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浅谈中小學美术教學中對欣赏課的几点认识【1686字】

时间:2023-03-30 22:57来源:毕业论文
浅谈中小學美术教學中對欣赏課的几点认识【1686字】

浅谈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对欣赏课的几点认识

中图分类号:G61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23


浅谈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对欣赏课的几点认识

中图分类号:G61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233-01

一。欣赏和美术欣赏课

辞海中对欣赏“的解释为领略玩赏。“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长期以来论文网,中小学美术课程中一直都设置有美术欣赏课,美术欣赏教学的内容通常限定于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主要对优秀美术作品的美感体验与内涵了解等方面[1]。

二。欣赏课是美术视觉性特点的必然要求

图像。影像。网络等各种视觉资料充斥于我们周围,通过欣赏课获取信息作为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得到前所未有的认可和强化[2]。如果我们想通过自己的眼睛去理解和领会视觉艺术所传达的信息与意味,必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认识和感受视觉形象语言。视觉图像在向我们传递信息时,每个人的知识水平。所处环境及个人经验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理解与感受。生活在视觉文化背景下的中小学生,每天都面对着大量的视觉信息。看“什么,怎样看“,又看“到了什么都会对其各个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学生视觉化思维,提高审美判断能力,美术欣赏课成为其主要途径。教会学生如何正确解读视觉图像,是美术欣赏课的任务。

三。欣赏课是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正确看待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教育过程中学生的特点,这是取得教育成功的关键和重要条件。在教育学研究中,学生的特点主要有三个[3]: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青少年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变化最大的时期,在此时期,心理。生理发展变化快。程度深。不稳定且极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大的可塑性。2。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具有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3。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有其自身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的人。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根据生理学。心理学等科学研究成果和教育工作者的实际经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可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婴儿期(又称学前期)出生至三岁;2。幼儿期(相当于幼儿园阶段)三岁至六岁;3。童年期(相当于小学阶段)六岁至十二岁;4。少年期(初中阶段)十二岁至十五岁;5。青年初期(高中阶段)十五岁至十八岁。中小学时期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方面都出现显著的变化,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黄金期。美术欣赏课通过学生习得美术作品欣赏的专业表述与方法,对学生视觉审美方面的教育与正确引导,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

四。中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以往的中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欣赏教学方法以讲授―接受“型为主。单向的知识传递,不仅忽视了学生的感受能力和感受差异,也切断了欣赏者与作品之间的密切联系。这种状况不仅无法培养学生欣赏和分析作品的能力,也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索性,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是,仍然存在着过于强调突出学生而弱化教师的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不成熟性和待发展性,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未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4]。视觉文化时代来临之后,在大量视觉图像冲击下,看什么,怎样看,对于中小学的美术教学来说更是如此。美术老师承担着怎样让学生学会看。能够区别。恰当运用视觉图像的任务。美术欣赏课让学生学会看,通过观察,思考引导他们的审美阅读。价值判断。

五。利用多种资源开展美术欣赏教学

美术欣赏课堂教学受时间和场所的限制,一方面美术欣赏内容稀少,另一方面学生难以接触原作,因此课外美术欣赏资源是美术欣赏教学的有益补充。美术欣赏课资源渠道主要有[5]:1。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开展美术欣赏教学活动。2。教师可以将自己或他人创作的美术作品或名画的仿制品带进教。3。鼓励或组织学生课余时间到博物馆。美术馆。画廊。艺术家工作室实地参观。考察。欣赏,促进对美术作品的体验和理解。4。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邀请艺术家和民间艺人到学校介绍创作经验,演示创作过程,拓展美术欣赏教学的活动形式。5。组织某一主题的欣赏活动,指导学生从前期的相关资料检索,制作宣传手册,邀请家长或朋友及老师一起参与,到现场欣赏。分析。记录,至回校反馈交流,递交本次活动的成果并展示。

浅谈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对欣赏课的几点认识

浅谈中小學美术教學中對欣赏課的几点认识【1686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5413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