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是人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体现出人的精神面貌。[3]作为学习者个体因素中的情感因素主要包括动机,态度,性格特征(内向和外向,自尊和抑制,焦虑和移情)。
(一)动机因素
动机在情感因素中占用重要地位,一般认为,动机是激励个体从事某种行为的内在动力,常表现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付出努力的愿望。[4]动机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个体自身所产生的动力,常常来自个体对所做事情的兴趣和对其意义的认识。内部动机能对人产生持久的激励作用。外部动机包括别人的影响、奖赏、惩罚等。它只能取得短期的效果,比内部动机要弱。动机也可以分为近景动机和远景动机,近景动机是指与个体直接联系、具体、局部的动机。远景动机一般与长远目标联系。远景动机较稳固,能长时间发挥作用。
(二)态度因素
态度是情感因素的构成之一,它是个体对某种客观事物的评价性反应,是在对事物了解的基础上产生感情上的褒贬好恶,并反映出对之采取行动的倾向性。一般情况下,个体的态度决定他们对待人或客观事物的表现。态度大体上可以分三种:积极态度、一般态度、消极态度。
(三)性格特征因素
内向和外向:性格从心理学的角度划分为内向和外向,外向的人活波开朗、积极活跃,内向的人不善交际,言语少,独立性较强。不同的性格影响个体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外向的人勇于说话,积极活跃,但有时缺乏严谨。内向人则大多能做到独立思考,逻辑思文强。
自尊心和抑制:自尊心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的一种判断评价,抑制是个体自我保护的一种心理屏障。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自尊心强的个体,一般自我保护意识弱一些,对自己持肯定、认可的态度,这样的人一般对自己充满自信,勇于学习,勇于挑战。自尊心弱的人,自我保护意识强,对自己持怀疑、否定的态度,总会认为自己做不好一件事,对自己缺乏自信,在对待事物上表现不积极,心理压力大,抑制心理较强。
焦虑和移情:焦虑是性格特征的之一。焦虑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做好一件事情的
焦急,忧虑和担心的一种情绪。焦虑是促使个体从事工作或学习的重要推进器。移情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换位思考”,它是设身处地的领会他人的感情的思想,它不仅是人们设身处地理解他人.还要求对自己有足够的认识。
二、学生情感因素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情感因素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情感因素对学生认知具有强大的激励和驱动作用,对课堂教学产生积极影响;学生的消极情感因素可以看成是可能阻碍学习者认知的一种心理障碍。它会严重阻碍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掌握,对课堂教学产生消极影响。 谈情感因素对课堂教学的影响(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5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