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2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0-0240-02
音乐中最先引起人们共鸣的就是音乐的旋律。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节奏的训练和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节奏是在时间。组织上的总体特征,它是构成音乐的三大要论文网素之一。没有正确的节奏,音乐就没有骨架。节奏可以脱离音乐存在,但是音乐不能没有节奏。因此,加强对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感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重点从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入手,结合教学实际,对如何加强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感的培养。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出了一些见解。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也能够对小学音乐教师今后的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感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们生活在有声的世界里,泉水叮咚。惊涛拍岸。滴水穿石。跳?拥穆霾?……节奏时刻伴随在我们身边,节奏是音乐美感的重要来源,是音乐的生命。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强调从节奏入手。行之有效的节奏训练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节奏感,而且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去学好音乐。
在当前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音乐是一门副科课程,家长和学校都不是很重视。在这种情况下,很多音乐课都是由非音乐专业的教师兼任的,音乐课就成了唱歌课。同时,音乐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很大,教学也没有制定具体的计划和目标,不是教授学生唱歌就是单纯地对乐理知识进行一定的讲解。正是由于教学过程中缺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造成很多学生对音乐不感兴趣。即便是开展了节奏训练的教学,也是形式主义,完全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提高,教师的压力增大,想要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就要帮助学生建立起节奏感,以促使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首先是小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缺失,尤其对音乐节奏美感的体验缺失,教师没有有效的手段来让学生产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是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存在应付心理,对科学有效的节奏训练方法钻研不足,没有创新,单纯地对简单枯燥的理论进行讲解,对小学生来说是很难理解和领会的。另外,素质教育理念贯彻力度不足。教育在素质教育方面起步较晚,很多地方还没有真正贯彻好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音乐在小学教育中大多都是作为兴趣和娱乐,没有上升到素质教育的高度来对待,有个别学校音乐教育往往流于形式,没有系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尤其是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更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这种局面的影响下,很难让音乐在学生的素质培养方面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从而更容易被家长和学校所忽视。
二。行之有效地培养学生节奏感的方法
(一)感悟激趣,提高其对音乐节奏美的认识
学生在唱歌。舞蹈。器乐等活动的学习中,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节奏。节奏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音乐教学的效果。在以往的教学中,笔者总是把歌曲中的主干节奏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用da“的形式来读,或者用手拍一拍,单调。乏味。枯燥的节奏训练抑制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那么,怎样将这些乏味的知识,变成学生乐于接受也易于接受呢?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必须从现实生活入手,挖掘节奏,寻找节奏。如:学生喜欢的动物的叫声。自然界的声音。交通工具的声音等。这些声音都是非常形象的节奏,学生能轻松地找到这些声音,在兴趣的前提下模仿这些节奏,并用语言。动作。借助乐器等形式表现出来,这样才能把教学中的节奏难点逐步解决,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得学生不仅能唱读节奏。记节奏,还能灵活地运用节奏。
(二)教学中节奏训练的方法
1。节奏模仿。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知识从感官开始“。尤其是小学生,注意力不能长久集中在抽象呆板的节奏符号上,只有利用有趣的。形象生动的感性认识,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欲望,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音乐的学习。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到处都充满着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节奏。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开展了各种听觉训练,让学生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去感受生活中的各种节奏,如火车声:轰隆轰隆;钟表声:嘀嗒嘀嗒;小鸡叫声:叽叽叽叽;青蛙叫声:呱呱呱呱;等等。小学生富于想象。善于模仿,而由于附点节奏是最难掌握的,于是笔者会先让学生们听一段马蹄声,哒,哒哒,哒,听着激烈的马蹄声,学生们禁不住就做起了骑马的动作,此时笔者就开始示范节奏拍击,无需多言,学生们就会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轻松地掌握知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2。设计律动游戏。儿童的心理特点表现为爱动。喜欢参与和表现自己。因此,笔者尝试把节奏与动作相结合,使理性的东西变成感性的东西。例如:笔者在黑板上按上。下。左。右的方位出示四种节奏:上方位xx,下方位xxx,左方位xxxx,右方位x?C,要求学生能听辨出笔者弹奏的是哪方位的节奏,并在身体相应的部位拍击节奏:左―转身向左拍;右―转身向右拍;上―举手向上拍;下―向下拍。由于在练习中既要注意听旋律,又要注意方位和节奏拍打的变换,既提高学生节奏听辨能力,也发展了他们的有意注意。同时,笔者总是能很容易地从方位上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这样一来,就可以让学生在动“中加深对节奏的感受和听辨旋律节奏的能力。
3。朗读助力。生活中音乐与语言是密不可分的。在节奏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学生们的语言能力,通过朗读来帮助学生掌握节奏。如三年级的小号手之歌的节奏教学,笔者先给孩子们讲了放牛娃小勇参加红军当上小号手英勇杀敌的故事,再利用孩子们的好奇心,问:想不想看看小勇平时的训练?接着出示一张图片,问:①小勇在干什么,谁能来模仿一下,能不能用歌词把节奏读出来?5553|5552|嘀嘀嘀哒。②小勇这次吹出了一连串的节奏,我们一起来读读吧!5553|5552|33363|1111|嘀嘀嘀哒,嘀嘀嘀哒,嘀嘀嘀哒嘀,哒哒哒哒。③小勇的冲锋号吹出了一系列的音符。旋律,让我们一起唱唱吧!这样的节奏练习,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歌曲的难点,为学生学习歌曲降低了难度,做好了铺垫。
4。巧用打击乐器。学生对乐器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乐器的使用可以让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打击乐器的使用,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提高注意力,带动学生的节奏感。平时课堂上,笔者会为学生准备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如三角铁。串铃。沙球。双响筒等,在学唱完乐曲后,让学生边听旋律边敲打乐器,边敲打边唱歌,为自己伴奏,孩子们特别地兴奋,此时再引导学生感受节奏的美特别容易接受。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三年级的儿童圆舞曲,这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笔者把学生分成三组,一组用沙球来伴奏,一组有舞蹈基础的学生来表演,一组同学来演唱。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充分地感受到了三拍子强―弱―弱“起伏的特点,从而获得审美的体验。通过对小乐器的操作应用,让学生们了解各种打击乐器不同敲法所产生的音响效果,既培养了节奏感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能力,也使音乐艺术得到了一定的升华。
小学音乐节奏训练是音乐基础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学中,我们要从小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出发,运用形象化训练。创造型教学和模拟化教学,让学生始终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节奏。教师只有多从课堂细节入手,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才能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节奏感,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使小学音乐教学的价值和意义得以充分体现。
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感的培养
小學音乐教學中节奏感的培养【2885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56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