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从论语探究教育家孔子的君子”标准【3029字】

时间:2023-04-15 08:10来源:毕业论文
从论语探究教育家孔子的君子”标准【3029字】

从论语探究教育家孔子的君子“标准

作者简介:杨彦科(1979-),男,陕西汉台区人,硕士研究生,宝鸡职业技术讲师,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文


从论语探究教育家孔子的君子“标准

作者简介:杨彦科(1979-),男,陕西汉台区人,硕士研究生,宝鸡职业技术讲师,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文学评论。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2-0-02

论文网

论语详细地记录了孔子和众多弟子学习和生活的一言一行,集中反映了教育家孔子及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在一部两万多字的论语中,君子“这个词出现的频率很高,大概有一百多次。毋庸置疑,君子“是教育家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更是其毕生的人格追求。笔者力图通过对论语中孔子关于君子“的言语。界定和文字描述进行深入的归纳。探究和分析,从而探究。理解和把握君子“的深刻内涵和衡量标准。

一。君子“的内涵

君子“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是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孔子家语?五仪解中说:所谓君子者,言必忠信而心不怨,仁义在身而色无伐,思虑通明而辞不专,笃行信道,自强不息。油然若将可越,而终不及者,此则君子也。“由此可见,君子“的内涵丰富,要求宽泛,标准较高。

君子“一词在论语中高频率出现,约有109次,可见孔子对君子“的重视程度之高和向往程度之深。笔者认为,教育家孔子之所以大力张扬君子风范,严君子小人之分,其用意十分明显,就是为了借笔抒怀,展现自己的人格追求和修身要求,教育弟子注重个人品行的塑造和自身道德水平的提高,教化广大民众以君子“标准做人做事,从而匡扶人性,合力转变不良社会风气。

二。君子“的标准

所谓标准,指的是衡量某种事物的一般性准则。总体说,论语所体现的孔子思想中,衡量是否是君子“的标准大致有四个,即基本标准。核心标准。做事标准和做人标准。

(一)君子“的基本标准是不忧不惧,善良厚道

孔子提出,不忧不惧。善良厚道,这是要成为一个君子的基本标准和前提要求。在论语?颜渊中,司马牛曾经问孔子何为君子?“孔子回曰:君子不忧不惧。“这六个字看上去简单,但认真揣摩之后,其实不是一般都能到达的要求。何谓不忧不惧?“通俗地讲,就是夜下无人时,自我反省,扪心自问,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值得愧疚的,更没有什么担忧和惧怕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要做到不忧不惧“,反躬自问,自己做过的所有事情都光明磊落,经得起深究追溯,的确是太困难了,可见,孔子的这个最低标准并不是那么容易达到的。

在论语?宪问中,孔子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即君子的标准有三个,我是没有能力达到的:内心善良。心怀仁义。厚道待人。心胸宽广的人,就没有什么烦恼的事情困扰他,没有什么成败荣辱左右他;充满智慧。博文明理的人,他通常能够通达看事,抓大放小,懂得取舍,从而不会对这个纷繁复杂社会中的各种问题所困惑;内心强大勇敢的人,心中就会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推动着你勇往直前,他心中自然就不会有什么畏惧害怕了。这三句话虽然是在两千多年前说的,但到现在还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代社会,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片面追求物质享受和感官刺激的思想愈演愈烈,如何在这个充满诱惑的社会中独善其身,这就需要我们从论语中汲取营养,努力拥有仁心。智慧和勇敢,最终才能在各种诱惑面前不至于迷失方向,失去自我。

(二)君子“的核心标准是胸怀天下,敢于担当

在孔子的思想中,不忧不惧。善良厚道只是成为君子的前提和基础,仅仅做到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孔子认为,成为君子的核心标准是胸怀天下,敢于担当,心系苍生,做一个伟大和高尚的人。在论语?宪问中,孔子曾经说过: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意思是说真正的君子要胸怀天下,心系苍生,敢于承担,而不要总惦记着自己家里的小日子,关心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的事情。这种责任担当和广阔胸襟,逐步就演化成为儒家学派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至于在后代的杜甫。范仲淹身上都能看到论语以及孔子的思想印记。为了阐述和证明自己的观点,孔子多次把君子和小人进行比较,通过对小人行为的驳斥,从而反衬君子的伟大。在论语?里仁中,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心中常思提升道德水平,常思礼乐法度的约束;而小人则常思个人的私利,常念个人的荣辱与得失。言下之意,小人往往只追求满足自己的私利和欲望,并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可以视道德于不顾,视法度于无睹,也就是人们经常所说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而真正的君子则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严于律己,从小事做起,以道德为约束,以法律为准绳,以公平正义为原则,胸怀天下,心系苍生,这也是君子的最核心的标准要求。

(三)君子“的做事标准是言行合一,身体力行

要想言行合一,首先要心口合一,而后才能做到言行合一。言行合一也是一种求真求实的做人原则。在论语?学而中,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话意思是说那些经常巧舌如簧,看上去老是讨好的脸色,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之心的。由此可见,孔子很厌恶那种喜欢说大话,善于夸夸其谈。说大话的人。在论语?公冶长中,孔子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意思是说,以前我对人的态度是,只要听到他说的话,便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人的态度是,听到他说的话,还要考察他具体的行为后,才能相信。“孔子一生游历多国,阅人无数,正因为遇到过许多言行不合一的人,所以痛定思痛,在以后考量一个人是不是君子时,尤为重视对一个人具体行为的观察。正因为如此,在论语?里仁中,孔子提出,真正的君子应是讷于言而敏于行“的,即真正的君子要尽力使自己做到话语谨慎,做事行动敏捷,身体力行见实效,而不是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做起事来稀稀拉拉,成为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中的侏儒。

(四)君子“的做人标准是周而不比,和而不同

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周“指对人包容。以诚相待,即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个人品德和正义力量去团结其他人;比“是互相依附,即用个人的私利和小团体利益勾结在一起。意思是说,作为君子,他们往往会用正义和道德去团结大多数人,而不是用个人私利去勾结一小撮人;而小人则往往是用个人私利拉帮结派,勾结一小撮人,却从来不用正义和道德去团结大多数人。毫无疑问,孔子对团结大多数人的君子是大力赞赏的,但对勾结在一起党同伐异的小人极力鞭笞的。在论语?子路中,孔子还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是指能够和睦。友好的相处。同“是指完全相同,没有任何分歧。孔子认为,在处事为人方面,真正的君子能够与其他人和睦。友好。融洽的相处,但他们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见地,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不会为了维护和睦的关系而去附和。苟同于对方的意见;而小人则是为了私利表面上毫无原则的去迎合。赞同别人的意见,但内心却抱着一种不和善友好的态度。其实在日常生活,再亲密无间的朋友难免有对同一件事情持有不同看法的时候,这很正常,但对待分歧时所持有的处理方式的不同,却成为了君子和小人的分水岭。

综上所述,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中对君子的内涵和标准进行浓墨重彩的阐述,其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历久弥坚,它所蕴含的思想价值直到现在还有巨大的现实意义,笔者不能一一概括总结。在继承和发扬孔子教育思想中,我们要取其精华,剔其糟粕,尽可能用历史的观点和当代的观点对论语中君子“的标准进行合理的分析。研究和扬弃,从而古为今用,使其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和教化作用。

从论语探究教育家孔子的君子“标准

从论语探究教育家孔子的君子”标准【3029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5949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