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大學生创新教育的开展实践探寻【2658字】

时间:2023-04-15 08:19来源:毕业论文
大學生创新教育的开展实践探寻【2658字】

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开展实践探寻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3(b)-0156-02


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开展实践探寻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3(b)-0156-02

在当前人才竞争日渐激烈的社会背景下,高校只有加强对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积极将学生培育成为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才能够在提升人论文网才自身竞争力的基础上,促使的综合国力得到显著的增强,为国家建设发展贡献相应的力量。现阶段,应该正确认识大学生创新实践教育的重要性,结合学生特点和社会人才需求适当开展创新实践教育,促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一定的强化。

1高校创新教育的基本内涵

创新具体来说就是在对前人知识和经验加以积累的基础上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对人类文明的建设和发展以及个人人生境界的升华都产生着一定的积极影响。而高校创新教育就是在创新理论的指导下对学生实施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对创新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逐步将学生培养成为创新型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人才基础。具体来说,就是高校在开展相关专业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创新思想教育的渗透,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进而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够以创新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各项问题,将自身创新能力真正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为社会建设贡献相应的力量[1]。简言之,创新教育就是高校在开展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将创新型人才培养作为最主要的目标,希望能够在全面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增强高等教育质量,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相应的支持。

2高校大学生创新教育的主要特征

2。1开拓性

在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中,创新性质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人的本质属性,受教育者本身就属于一种价值层面的创新主体,其在学习过程中既完成了对相关知识的继承,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某些知识进行了适当的创新,对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开拓作用。因此,高校对创新教育的探索也应该保障教育活动的设置围绕创新精神的弘扬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来进行,将促使学生形成创新人格作为基本的教育目标,全面推进高校创新教育的开展,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化奠定基础。

2。2活动性

创新一般是借助于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的,没有经过合理的实践操作,就不会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因此,高校创新教育工作的开展应该增强教育的活动性,以创新教育活动促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相应的培养。具体来说,学校开展相应的创新教育活动应该注重突出学生的独立性和探索性,促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相应的激发。唯有如此,创新教育活动的作用才能够得到充分地发挥,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2]。

2。3社会性

高校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社会性主要体现在学校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并且受到学生社会生活经历的影响其创新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因此,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社会性,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和学习能力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唯有如此,才能够增强高校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有效性,促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

2。4差异性

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具有一定的创新潜能,但是由于个人能力不同。对创新的认识存在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个别学生的创新类型和层次存在一定的差异,所适应的创新领域。创新效率和效能也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创新教育中还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通过科学的教育引导促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多方面的培养。

3高校大学生创新教育实践

高校大学生创新教育与教育实践活动存在极其紧密的联系,只有保证创新教育工作的实践性,才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未来获得更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下面该文就对高校在大学生创新教育实践方面的探索进行具体分析。

3。1建立健全大学生创新教育工作机制

一般来说,工作机制具体指各项工作中事物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基本运作方式,机制的存在能够为体制作用的发挥提供相应的保障,对教育资源的主要流向也产生特定的影响[3]。因此,高校在开展创新教育的过程中也应该加强对建立健全创新教育工作机制建设的重视,借助良好的机制建设,对创新教育的开展作出相应的指引,为创新教育工作的优化开展提供相应的保障。首先,高校应该适当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创新人才的培养构建科学的教育模式,真正突破模式化人才培养传统,重视个性化人才培养,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强化奠定基础。其次,应该加强保障机制建设,结合高校大学生创新教育需求开展一定的政策法规教育引导,对学生的创新成果加以保护,增强学生对于创新教育的认同感和参与创新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唯有如此,高校创新教育工作的开展才能够在激励机制的激发和保障机制的规范下取得更大的成果,切实推进高校大学生创新教育获得巨大的成功。

3。2积极培育良好的大学生创新教育环境

在高等教育阶段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还需要构建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只有保证大学生处于创新教育环境中,才能够充分发挥环境的潜移默化影响作用,促使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逐步的提升。一般来说,对创新环境的构建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环境。其中,学校教育环境的营造主要指高校应该在教学实践中逐步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解决当前创新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盲点,进而积极开展一定的创新教育讲座。社团活动等,让学生在进行专业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创新教育的氛围,接受创新教育的积极影响,促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一定的培养。只有借助学校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学生的创新潜能才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最终成长为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3。3组织大学生参与相应的创新实践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创新实践锻炼活动,只有定期组织学生参与相应的创新教育实践探索,才能够将学生的创新意识转变为创新能力,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对创新实践活动的重视,联合社会相关企业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创新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通过亲身参与相关活动获得一定的创新体验,促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相应的培养,保证高等教育能够取得更大的发展成效。唯有如此,高校大学生创新素养才能够得到良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才得以进一步提升,进而以更好的姿态面对毕业就业竞争,促使该校学生能够在毕业后获得更好的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创新教育对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高校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只有认识到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工作的重视,才能够真正将学生打造成为可以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一定的力量。

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开展实践探寻

大學生创新教育的开展实践探寻【2658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5970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