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工程师教育模式本土化过程中本科毕业设计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4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9-0059-02
近年来,逐渐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教育部已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一些高校也积极响应并推动工程技术人才的论文网培养。[1]其中,法国工程师培养模式因其优秀的培养质量。高度的社会认可度而受到了人们较大的关注。[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民航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纷纷建立工程师,尝试学习法国工程师培养模式。[3]中山大学也在2010年与法国以格勒诺布尔国立综合理工为首的五所法国工程师学校合作组建了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引入法国工程师培养的培养模式,借鉴法国在核能工程师培养上的经验,为培养国际一流的核能工程师。[4,5]于2010年纳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对外招生。至今第一批学生正好本科毕业,刚经历了本科毕业设计阶段。笔者作为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组织和协调的中方负责人,同时,也参与了毕业设计的具体指导,包括独立指导1个小组。与法方BertrandMercier教授共同指导1个小组,同时,笔者之前也完成指导了2008级和2009级两届传统中国模式下的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本科毕业设计(共21人),所以特对法国工程师教育模式下的本科毕业设计进行了总结与思考,希望能对的工程师培养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工程师培养模式下的本科毕业生
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完整课程将分六个学年完成,分别为三年的预科教育阶段和三年的工程师教育阶段(对应着四年本科教育阶段和两年硕士教育阶段)。课程按照法国工程师的培养模式进行开设,预科教育阶段主要借鉴法国工程师理科精英学校预科班的课程设置,包括法语。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及实验。普通化学及实验。电子技术及实验。计算机。社会和管理科学以及英语等课程。工程师教育阶段课程设置主要包括量子物理。流体力学。材料化学。核物理与中子物理。安保概论。系统可靠性。核安全与防护。环境与社会。核电站管理等专业基础课程以及相应的专业课程。
工程师培养模式下的4年级本科毕业生完成了3年预科阶段的学习,主要掌握了语言。数学。物理和少许化学的相关知识,尚未涉及到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课程相关的内容。另外,本科四年级对应着工程师阶段的第一年,课程任务繁重,从星期一到星期五的早上到晚上,除了星期三晚上没课以外,其余时间都在上课;另外,课程安排基本上采用短期集中授课的形式,每周或者隔一周的周末都安排有考试。因此,学生在本科毕业课题的开展过程中面临着缺乏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投入时间有限的双重压力。
二。毕业设计开展情况
经中。法双方的共同协商,本科毕业设计分组进行,3~5名学生组成1个小组,每个小组对应着一个大论文,每个下设3~5个子,对应着学校要求:每位同学的本科毕业设计不得相同。同时,毕业设计强调国际化和企业参与。本届学生共分为25个小组,其中8个来自法国原子能委员会(CEA)。4个来自格勒诺布尔综合理工(INP)。1个来自法国电力公司(EDF)。5个来自中国广核集团。剩下7个来自中法核工程与技术(IFCEN)。根据学生的法语水平评估,选取其中的4个小组的毕业论文用法文撰写,其余同学的毕业论文用英文撰写。最后,每组经过答辩后提交一篇总的毕业设计报告;另外,每位同学根据子提交1篇毕业论文。
论文开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有:
(1)认知问题:法方指导教师对工程师的培养机制较为了解,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水平针对性地给出了较为简单的,类似于传统教育模式下的课程设计,学生不需要花很多时间就可以较好地完成。而中方指导教师往往习惯于传统模式的本科毕业设计模式,特别是来自中广核的指导教师,由于之前对中法核工程与技术的课程设置了解不多,完全假设这些学生和传统本科毕业生一样,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并且最后一学期没有课程,全部时间可用来做毕业设计,所以,他们所提供的对中法核工程与技术的学生来说普遍偏难,学生需要自学很多专业知识才能完成。
(2)距离问题:中法核工程与技术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紧密联系,随时交流,每周都召开毕业设计的进度讨论会;而校外导师来自法国和中国广核集团,较难跟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一般说来,学生基本上是通过网络工具,比如skype。Webex。Email等跟法国指导教师进行交流;而中国广核集团虽然在深圳,距离所在地――珠海不太远,但是由于平时学生和教师们都很忙,只能偶尔组织周末见面讨论,平时也是通过Email或者电话联系沟通的。
(3)核能行业的保密问题:由于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很多企业指导教师的资料和数据受制于严格的保密制度,无法提供给学生。这样,学生只能通过网络和一些公开的文献获取数据,完成毕业论文,论文的质量受到了一定影响。
(4)个别外方导师问题:由于是第一次开展这种形式的本科毕业设计工作,学校没有对企业导师进行严格的选拔,导致了一些不是很有经验的人员被聘为本科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而这些老师对学生的指导力度比较有限。另外,有些外方指导教师比较忙,责任心不是很强,从而影响到本科毕业设计的完成质量。
三。总结与建议
经过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的开展与实践以及具体指导工作的开展可以发现:如果可能,可针对中法工程师培养模式的学生,取消本科毕业设计的环节,代之以一到两门课程。目前这些学生的课程设计都是借鉴了法国工程师培养模式,距离传统的大学本科教育要求较远,因此,可以灵活处理,以课程设计代替毕业设计不仅仅在课程安排上比较合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信心,同时增强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倘若坚持继续开展本科毕业设计环节,笔者给出如下建议:
一是将本科毕业设计时间增加至1年以上,特别是在3年级结束的暑假前将落实到每位学生,这样,学生们可利用这个暑假和接下来的寒假来开展本科毕业设计的工作,以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毕业设计。
二是提高本校教师的参与度。本校教师跟学生交流比较方便,特别是以年轻教师为主,这些老师没课的时候一般都在办公室,可很方便地跟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加上老师们都经过本硕博的严格训练,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可以确保毕业论文的顺利开展与质量。
三是严格选拔校外导师。不能盲目向合作企业征集毕业设计课题,可通过校外合作企业的相关负责人或者专家推荐指导教师的形式;也可以鼓励校内资深教授推荐自己认识的校外专家作为本科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确保校外导师的指导水平。同时,可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协议,明确校外导师的责任与义务。
课程设置方面也可将本科毕业设计作为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纳入课程安排表,从日常制度上保证学生的投入时间。
法国工程师教育模式本土化过程中本科毕业设计的思考
法國工程師教育模式本土化過程中本科毕业设计的思考【2631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60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