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低碳生活视角下的高校校园节能减排制度探讨【5906字】

时间:2023-04-18 23:08来源:毕业论文
低碳生活视角下的高校校园节能减排制度探讨【5906字】

摘要:高校作为节能减排单位之一,应提高建设低碳校园生活的思想意识,积极探索建设校园节能减排的制度安排。本文从高校校园低碳生活的兴起及内涵为出


摘要:高校作为节能减排单位之一,应提高建设低碳校园生活的思想意识,积极探索建设校园节能减排的制度安排。本文从高校校园低碳生活的兴起及内涵为出发点,总结了校园低碳生活有利他性。环保性。科学性以及可再生性等四个方面的特点;接着从高校校园节能减排的工作分析出节能减排是实现高校校园低碳生活的基础。传播论文网低碳生活理念的需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保障。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使命等必要性;最后,针对高校校园在节能减排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要从制度的缺失角度分析,并提出了高校校园节能减排制度应从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监管制度体系。合理制定项目实施和运行的管理制度。构建节能减排激励约束制度体系。构建节能减排创新制度体系。推行校园低碳生活行为准则制度等方面弥补制度缺失。

关键字:低碳生活高校校园节能减排制度。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曾在2008年指出,全球各国要进行哥白尼式的低碳GM“,这场GM“重锤自此隆重敲响,再经过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全面酝酿催化成型,可以说到今天,这场GM已经开始席卷全球[1]

。高校低碳生活,在教育学习方面应成立研究低碳经济的科研团队,将低碳理念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在学校环境方面,注意身边的点点滴滴,营造低碳。环保。绿色的校园环境。因此,在低碳生活视角下的高校校园节能减排势在必行,是人与人。人与校园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1高校校园低碳生活的兴起及内涵。

1。1高校校园低碳生活的兴起。

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对低碳校园建设所涉及领域的研究逐渐深入和全面。低碳校园是在低碳经济理论。生态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高等教育管理理论等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具有深厚的理论依据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既是低碳经济等理论在高校的具体实践,又是高校践行低碳理念的具体行动。

低碳生活方式是指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在日常生活中主动积极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尽量避免使用排放CO2的商品和接受CO2排放的服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从而减少碳排放的一种简单。简约。健康的绿色生活行为模式[2]。低碳生活方式必须以尊重自然,爱护生态,保护环境,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为终极目标,打造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活模式。

1。2高校校园低碳生活的基本内涵。

低碳生活是一种态度而非一种能力,尊重自然,崇尚简朴,追求本真,把生态责任。消费责任对后代环境责任内化为一种道德,从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做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让低碳生活就在我们的身边。本文笔者认为,高校校园低碳生活即人的行为与生活习惯,通过在校园内师生共同节电。节水。节油。节气等节约行为,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活环境,创建一种简单。简约。健康的绿色校园生活方式。在学术界,通过对高校校园低碳生活构建的研究,发现高校校园低碳生活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1。2。1利他性。校园低碳生活的倡导虽然晚于节约型校园建设的提出,但是它却是对节约校园建设一个完满的补充和丰富;校园低碳生活并不是狭隘意义上的个体节约,是对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的思考,它是一种利他行为。所以说,校园低碳生活是一种生存危机下的个体自救行为,具有利己利他的特性。

1。2。2环保性。校园低碳生活方式与传统的生活方式相比具有很大的区别。传统的生活方式是一种不环保。不健康的高能量。高消耗。高消费的生活方式,而对于校园低碳生活就是把校园生活作息时间所耗用的能量降到最低,包括校园的办公场地。办公用品。生活用品等节能减排,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让校园中的个体都参与到保护环境的队伍中来,最终实现人与校园。校园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低碳生活提倡我们从校园生活的点滴做到节能减排,做到享受生活与环境保护两不误,所以,校园低碳生活凸显出环保的特性。

1。2。3科学性。校园低碳生活提倡的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科学生活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实现资源节约,为师生提供绿色。健康的学生。工作。生活环境,低碳高效的管理体系,科学制定校园节能减排制度,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和较大的管理效益。所以,校园低碳生活能渗透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的每个细节,让人与校园生活融为一体的同时也给后代留有舒适的生活空间和资源。

1。2。4可再生性。

在传统的校园生活方式下,高效校园每天浪费的资源是非常惊人。而校园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一种时尚环保的生活,它并不要求降低师生们的生活质量和标准,只是需要师生树立一种低碳观念,从自我做起,尽量减少碳足迹“。校园低碳生活最关键的是资源的循环利用,从而促进资源重复利用。如生活用水的循环使用。及时关灯。课本循环使用。材料文印重复利用。教学耗材的绿色化等,以此体现校园低碳生活中资源的可再生使用。

2高校校园节能减排的必要性。

2。1实现高校校园低碳生活的基础。

在学术界,吴楚等人通过福州大学旗山校区的调查研究,表明福州大学旗山校区学生在衣。食。住。行。用。娱乐各方面的生活情况和学校的基础设施的使用情况存在严重的不合理现象[3]。本文笔者认为,由此可以推测全国其他的地方性高校校园节能减排的情况,现状令人担忧。同时,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收集,发现高校校园普遍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学校教室利用率低,水电浪费严重;二是学生教材循环利用率低,缺少环保意识;三是材料文印浪费严重;四是学生宿舍水电浪费现象严重,节约意识淡薄;五是白色垃圾比较集中,环保意识缺乏。因此,高校校园节能减排工作是实现高校校园低碳生活的前提,也是高校师生的共同追求。

2。2传播低碳生活理念的需要。

目前,低碳经济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低碳观念虽然被社会大部分公众所认可,但是在实际工作和生活的推行过程中,还存在有较大的阻力。为此,高校是中国教育人才的主阵地,也是宣传低碳生活理念的地方。因此,高校校园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有利于使高校校园的资源达到最优化配置,引导学生践行低碳生活理念从身边做起,以便在社会中更好的传播低碳生活理念。

2。3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保障。

自2006年开始,国家教育部先后发布了关于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通知。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与管理技术导册等重要文件[4]。

从文件内容可知,高校校园节能减排工作是创建低碳经济国家的有益补充。本文笔者深知,当前在高校校园普及和推广低碳生活是极其重要的现实急需,以目前中国高校的扩张速度(高校数量。在校学生人数。办公设施)来看,未来国家经济的发展主力军是我们的大学生青年,他们是在低碳生活理念教育中诞生的一代,必将成为我们国家环保事业的建设者和传播者,而高校作为践行低碳经济的主体,只有在办学基础设施上做好节能减排的前期工作,才能更好的引导我们的学生去践行低碳生活理念。如此一来,高校则成为了中国当前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建设低碳社会的主力军,也是把中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保障。

2。4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使命。

高校校园的节能减排与高校本身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从而决定了高校校园低碳生活是发展高校校园节能减排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高校的继续扩招,高校规模在不断扩大,在校学生人数也在不断递增,办学设备耗能急剧上升,能源的消费开支逐年上涨,其中不合理消耗占相当大的比例,不但影响了地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严重违背了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此,我们每个师生都深知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的使命。

3高校校园节能减排制度的缺失。

3。1节能减排监管制度混同。

2007年,关于加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的实施内容为能耗监测。能耗统计。能源审计和能效公示[5]

而高校校园建筑节能减排监管体系的建设内容必须遵从实施意见

中四个方面,即高校校园建筑节能减排监管制度包括能耗监测制度。能耗统计制度。能源审计制度和能效公示制度。但是各高校在实际的节能减排监管体系建设中更注重能耗监测制度,把校园节能减排制度等同于能耗监测制度,不利于高校校园低碳能耗监管体系建设的整体推进,也不利于开展示范性高校校园低碳生活的构建。

3。2项目建设与运行的管理制度不健全。

建立切实有效的项目实施和管理保障制度并正常执行至关重要。在高校校园建筑节能减排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项目建设与运行维护的要求,必须建立规划设计。招标采购。建设调式。运行维护四个阶段的管理制度。而校园项目建设和运行的管理制度往往不健全,以至于高校校园节能减排监管缺乏效率。

3。3节能减排的激励约束机制存在漏洞。

高校作为节能减排的主体,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难以发挥制度约束和激励保障,主要是因为国家在高校校园节能减排的激励约束机制设计上存在漏洞。首先,高校校园节能减排的权责不明确,政府没有相关的激励机制来推动主体行为,学校认为节能减排在某些方面将加大运行成本而得不到相应的补偿;其次,学校各部门在节能减排工作中以应付的心态对待,节能减排工作差的部门没有一定的约束力;最后,学生作为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参与者,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积极性;因此,高校校园节能减排的激励约束存在漏洞,致使高校校园节能减排工作的全面落实。

3。4节能减排的创新研究机制不完善。

高校校园节能减排工作要注重实践与创新的结合,要树立典型高校,其他高校参照学习并创新。目前,全国首批节能减排工作示范高校已经出炉(共计12所),如浙江大学等[5]

。而其他的高等院校节能减排工作亟待解决,校园节能减排工作的关键是建立实践创新机制,以保证节能减排各项承诺落到实处。由于各高校之间的发展规模存在差异性,导致了节能减排工作的校级差距,大部分高校都未建立创新研究机制,或者说是形同虚设,根本就没有把此项工作落到实处,从而导致各高校在节能减排工作中整体效果不明显的现状。

3。5低碳生活行为准则制度落实不到位。

在高校校园里,普遍存在大学生不能将低碳生活进行到底的现象,这与学校的管理制度是分不开的。对于学生宿舍区域年用电量比较。学生参加公益环保社会活动比较。学生浪费粮食。乱扔白色垃圾等行为的比较都没有得到开展,高校如果不将这些行为进行具体化。量化细化,各部门及学生也不知道如何做。从何做起?对于做的不好的部门及学生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奖惩制度。因此,高校校园节能减排工作的关键是从每个师生员工入手,制定相应的低碳生活行为准则制度,狠抓落实问题。

4高校校园节能减排制度体系的构建。

4。1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监管制度体系。

目前,要做好高校校园节能减排监管体系,首先要发挥其在校园各项节能中明确目标的作用;其次,节能主体要形成系统观念,做到落实到位,责任到人,避免误区;最后,建立健全校园节能减排监管制度体系,保证高校校园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开展。校园节能减排监管制度体系主要包括能耗统计制度。能源审计制度。能耗监测制度。能效公示制度四个方面,高校要区分好监管制度体系建设与能耗监测。能耗数据采集建设的关系,健全节能减排监管制度,最终实现节能减排工作中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理想状态[6]

4。2合理制定项目实施和运行的管理制度。

从全国12所成功高校的经验来看,虽然受到高校建设能力。科研能力等多方因素的影响,不同的高校根据自身的特点有不同的项目实施和运行模式,但是在高校实施主体的统一布署下形成合理的项目实施和运行管理制度是校园节能减排项目顺利开展的组织保障。而对于高校校园节能减排工作中出现的规划设计不合理。招标采购暗箱操作。建设调试不认真。运行维护走过场的现象,只有通过合理制定项目实施和运行的管理制度来加以纠正。

以此来保证并指导高校校园节能减排监管体系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取得预期效果。

4。3构建节能减排激励约束制度体系高校校园低碳生活方式的形成,不但是校园节能减排成功与否的问题,而且还是个人道德的问题。一种公正的制度和政策对于人们的行为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这个公正的制度与政策中,人们都能平等地享受消费权利的同时也承担着相应的责任,然而,由于存在地区经济的差异性,各高校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高校校园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急需一种公正的激励约束制度。对于发达地区的高校承担的责任要比欠发达地区高校更多责任,大力扶持起步晚的高校校园节能减排投入,对于某些高校在节能减排工作上既有能力又做得不好的,政府相关部门一律要进行相应惩罚与约束,对于在校园节能减排工作做得好的,政府相关部门应大力表彰并给予适当的奖励[7]

。因此,高校校园节能减排激励约束制度体系得以形成,而校园低碳生活也能尽早实现。

4。4构建节能减排创新制度体系。

高校应立即行动起来,在现有学校基础设施基础上,做好调查研究,开发利用节能减排新技术,优化校园内有限的教学资源,不断升级和改造节能减排系统,关键是构建高校节能减排领域技术创新机制,围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开发领域,加大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研究的投入,推动产学研一体化,高校设立创新基金,保证学校在新技术研发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以此来改善校园生活环境,打造典型示范的校园低碳生活。

4。5推行校园低碳生活行为准则制度。

高校校园低碳生活要靠政府的大力支持,师生们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首先,要树立以低碳生活,绿色校园“为主题的节能减排理念,引导。激励广大师生参与到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行列中,普及节约资源。能源知识,形成健康。文明。节约。环保的生活方式,构建绿色的和谐校园;其次,构建高校校园低碳生活行为准则制度,进一步规范师生们的生活行为,引导广大师生养成节约每一张纸。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度电的好习惯,教育每一个学生掌握有关节能知识,学习并掌握科学节能方法,树立节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最后,大力推行高校校园低碳生活行为准则,在全国范围内树立典型,共同学习与探讨,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来推行校园低碳生活行为准则制度,从而达到全国高校掀起爱护家园的热潮。

总之,中国作为教育大国,高等教育的扩招给校园带来了诸多碳问题“。无论是从中国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自身要求来说,还是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说,中国政府面临世界低碳政治“的挑战,宣传与推行低碳经济理念还是要从教育开始。因此,在低碳生活视角下构建高校校园节能减排制度都是具有战略意义的。

参考文献:

[1]贺文华。构建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探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6)。

[2]陶曼,王友良。试论低碳生活方式的实现路径[J]。南华大学学报,2011(4)。

[3]吴楚,彭崇林,吴巧玉,石淋微,张滨滨。建设高校低碳生活的研究__以福州大学旗山校区为例[J]。环境教育,2011(6)。

[4]李久东,李迎新。低碳生活模式在节约型“校园建设中的引导实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7)。

[5]陈伟,屈利娟。全国首批节约型高校建设示范高校__浙江大学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思考[J]。建设科技,2010(22)。

[6]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商务印书馆,2003,11:P103。

[7]高飞,刘亚从。论低碳经济制度体系的构建[J]。生产力研究,2011(3)。

低碳生活视角下的高校校园节能减排制度探讨【5906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6079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