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行知思想照亮幼儿园常规教育路【2006字】

时间:2023-04-19 21:33来源:毕业论文
行知思想照亮幼儿园常规教育路【2006字】

行知思想照亮幼儿园常规教育路

陶行知是中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民主GM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


行知思想照亮幼儿园常规教育路

陶行知是中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民主GM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换言之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可见幼儿园常规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日常生活组织论文网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必要的合理的常规,坚持一贯性。一致性和灵活性的原则,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儿园是社会大世界的缩影,幼儿生活在其中,必然??受到老师及同伴的制约。他们生活在幼儿园里,需要学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不被允许的,如何生活自理以及与人相处。幼儿从入园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接受教师对他们的常规教育,小到洗手。吃饭,大到游戏。学习,常规教育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使幼儿的一日生活具有合理的节奏,使幼儿保持愉悦的心情参加各种活动,从而受到更全面和谐的教育。

一。对幼儿园常规教育的认识

常规教育的重要作用就在于促进幼儿对规则的理解和内化,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体来说,持之以恒的常规教育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促进幼儿对生活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掌握;能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等等。常规教育是幼儿园素质教育乃至整个基础教育重要的核心内容。

二。幼儿园常规教育存在的问题

1。常规教育中,幼儿的主动性较弱

幼儿园常规教育尽管保证了儿童生活的有序,但却是以牺牲儿童的主动性为代价的。福禄倍尔将其所创办的学前教育机构命名为幼儿园“时,就已经暗含着这样一种意义:儿童在幼儿园的生活是主动的。自由的,生活常规的设置根据儿童生长发育规律总结出的科学常规以帮助儿童生长,促进其自由发展。但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常规教育,已经不是根据小孩的主动性行为,而是由于外面的加压而屈从的“[3],教师从帮助者“一跃跳到主导者“。例如:不少教师会要求幼儿吃饭。吃点心时动作要快且不能说话这条规则,仅仅是为了方便对幼儿的管理,是为了营造安静而且有序的秩序。教师为了方便自己组织教学活动,为了方便自己管理,却忽视了幼儿身心发展的内在需要,忽视了幼儿内心的体验以及主动性。

2。常规教育内容要求过细,过于繁琐

幼儿园教师列出的常规教育内容,经常存在规则过多,要求过细,过于繁琐的问题,这会阻碍幼儿的发展。其中生活常规的内容详细到从入园。吃点心。午餐。午睡。洗手。离园等各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是教师规定的常规,幼儿要按照教师的规定遵守,这将会对幼儿自主性及创造性产生负面影响。

3。常规内容主要由教师确定,忽视家长参与

常规教育的内容制定主要是以教师为主,教师根据班级的情况来制定常规,幼儿园也会参与小班常规教育内容的制定,但幼儿园只是制定大体方向,具体内容还是由班级教师制定。有的教师意识到常规制定应有幼儿的参与,但是觉得小班幼儿还太小,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所以有意识,但是并没有在实际行动中让幼儿参与常规的制定。在小班幼儿常规内容的制定过程中,忽视了家长的参与,常规教育与家庭相脱节。

三。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对策

1。增强教师对常规教育目的的认识,使幼儿最终能达到自律

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之前,应先弄清楚常规教育真正的目的。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目的观,而不是以管好孩子。不让孩子调皮为目的。应该以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能适应集体生活,并能在集体生活中获得快乐为目的,且最终由他律变为自律。在常规教育中,我们应重视对幼儿常规意识的培养,常规意识一旦养成了,常规教育就会更加顺利,同时对幼儿的一生发展也是受益匪浅。

2。鼓励幼儿。家长共同参与常规内容制定,要求避免过细

虽然教师是常规教育内容制定的主体,教师根据班级幼儿的情况制定相关常规内容,但是如果只是教师单方面地确定常规内容,这会抑制幼儿与家长的积极性。常规内容的制定有幼儿和家长的参与,既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又与家庭常规教育接轨。教师可以吸收一些家长好的方式,更有利于家园合作,也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加强与家庭之间的交流,共同促进幼儿常规养成

家庭是幼儿生长的地方,幼儿的常规情况与家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教师应重视与家庭的联系,运用多种方式和途径与家长进行交流,比如入园。离园交流。家长手册。家长会。家访。家长座谈会等形式,来了解家庭的常规教育及幼儿在家的情况,也将幼儿在园的情况反馈给家长,同时也方便家长与家长之间交流,来共同促进幼儿的常规的养成,使家园保持一致,这样也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常规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儿童的发展,符合儿童发展需要的常规与常规教育,应该是与儿童发展的客观规律相一致的。在幼儿园的常规教育过程中,儿童学习常规是从成人那里接受的,常规是成人教“给儿童的,是他律“。要使他律“变为自律“,必须经由儿童自身的意愿与实践,即让儿童参与常规的制定,体验常规带来的和谐与自由。这样,儿童在一种有限却又相对有序的环境里才能得到自由地发展。

行知思想照亮幼儿园常规教育路

行知思想照亮幼儿园常规教育路【2006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6100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