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背景下推进中职教育的重点与对策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是其重要内容之一。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承担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的重任。如何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发挥京津冀中等职业教论文网育的比较优势,实现共赢发展,是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当前中职教育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背景下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整体协同发展规划欠缺。京津冀中等职业教育领域,目前顶层战略发展规划欠缺,尚未成立专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教育资源的协同整体运作。从政府层面给予的推动力不深入,京津冀地方行政壁垒依然存在。一些合作虽通过京津之间。津冀之间。京冀之间或京津冀三方之间共同达成的合作协议执行,但某种程度上,由于缺乏整体规划指导,具有阶段性和非强制性的特点。中职教育区域性合作规划的缺失,直接导致京津冀区域中职教育协同发展无法形成整体规划的长效合作机制。由此导致统筹规划京津冀中职教育发展方面运作协调困难,地方本位主义占主导地位。
二是尚未形成协同发展互利共赢局面。京津冀中职教育资源总量虽然丰富,但整体发展不均衡。京津两地中职学校数量较河北省少,在校学生及毕业生数也较河北省少,但平均每万人拥有的教学设备资产及经费投入费用,河北省却在京津冀三地占比最低。京津冀中职教育的优质资源尚未对于较为落后地区和院校有效发挥辐射及带动作用,未形成协同发展有效合力,互利共赢局面尚未形成,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京津冀各中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对区域内各院校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三是人才培养方向职业技能不够突出。有些中职院校存在着技能教育不够强化,倚重鼓励学生通过对口高考升入高一级院校,即中职升高职,中职升本科,虽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不失为中职生的发展出路,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往往使得中职课程教学偏重理论轻实践,中职专业设置学科化。中职生在校期间较少进行扎实的专业技能训练,失去了中职教育应有的功能定位与技能发展导向。最终导致中职生进入高一级院校毕业后,与高等教育毕业生抢饭碗,加剧了人才的结构性过剩与结构性短缺的矛盾,造成社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高技能一线蓝领技术工人比例偏低的局面。
四是校企合作缺乏深层次的合作对接。目前京津冀区域内各中职院校与行业。企业有一定的联系,但深度不够。各院校与行业。企业之间尚未真正建立起有效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没有形成校企共同研究制定培养方案的局面。校企双方缺乏从专业设置。理论教学环节。实训教学环节。师资及设备资源等方面的深入探讨与合作。行业。企业与中职院校的合作,一般停留在弥补用工不足和学生顶岗实习的层面上;企业对输送员工到中职院校进行技能培训内在动力不足,没有形成与中职院校进行深入的职业教学研究的格局。缺乏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等组织对中职教育发展的具体指导,行业。企业也很少组织人才需求调研及分析预测,较少发布行业技能型人才需求数据。
五是实训资源整合利用存在客观限制因素。目前京津冀中职教育拥有比较丰富并各具特色的实训基地教学资源,但在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培训。职业技能竞赛设备设施利用。实训教学示范以及标准开发。大师工作室的使用等方面,尚缺乏公共实训基地信息共享资源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某些专业类别以及企业和院校之间,实训设备设施的投入还存在着重复建设的问题;实训基地资源对外开放受到地理位置。专业。耗材。经费补偿等客观因素的限制;一些中职院校实训师资的实操水平还需要提升,双师型教师比例还有待提高。
二。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背景下中职教育发展的重点与对策
一是深化京津冀中职教育协同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需要突破现有体制性障碍,围绕区域经济。循环经济。新能源。资源环境等领域,实现对区域中职教育发展的统筹规划,资源整合。以健全合作机制为保障,加强京津冀中职教育的宏观管理和落实中职院校办学主动权。探索从国家宏观角度建立高层次合作协调机制,由行政机构统筹规划,由学校依法自主办学。面向社会协调发展的中职教育管理体制,打破区域政府的行政阻隔,杜绝分灶吃饭的现象,形成中职教育步调一致。协同一家的协调发展合作模式,力促京津冀中职教育协同发展有序推进。强化推动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推进京津冀中职教育资源互通有无,特色创新发展。强化推动建立绩效评估机制,合理设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京津冀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社会化服务。教科研成果转化等关键因素进行统筹考虑,客观。科学地评价绩效考核指标,使中职教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协同发展重点得以适度调整,协同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大幅提高,形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的京津冀中职教育发展新格局。
二是优化京津冀中职教育协同发展的外部环境。政府要发挥沟通。统筹协调作用,制定出台政策措施,不断强化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等法制体系建设,为京津冀三地中职教育协同发展营造协同发展的外部环境。京津冀在协商统一的框架下,制定三方都认可并对三方都有约束力的区域性法律法规,并借助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形势,在遵循国家政策的基础上搭建良好的合作平台。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实现政府行政部门与中职院校和企业的职能界定,从教育资源配置。运作方式和利益分配等方面进行重新定位。政府不断加大人才培养财政投入力度,搭建合作平台,创建合作载体,联动推进中职院校与企业的人才培养工作。企业主动与中职院校联姻,为其提供实习实训基地,并选拔能工巧匠担任中职院校实习指导教师,积极参与到中?院校的课程开发。专业建设等项工作中来。中职院校积极谋求建立与企业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不断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利用企业场地和先进技术及设备设施等优势,提供提高实践能力的环境,让学生充分感受职业氛围。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参照企业的一些激励机制或办法,鼓励教师到企业一线带实习实训学生锻炼,提高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三是构建京津冀中职教育协同发展的互惠共赢系统。深化京津冀中职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加强京津冀中职院校之间的广泛合作,优化师资队伍的能力结构和水平,着力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发挥更具效率的均衡互惠共生效应,构建起京津冀中职教育协同发展的高效互惠共赢系统。注重京津冀区域优质课程资源的开发。引进与创新,推进创新中职教育课程模式,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保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京津冀中职教育资源信息库,在课程开发。专业建设。师资培训等诸多方面促进教育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整体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在招生就业。技能人才培养。交流互聘专兼职教师。区域教科研。区域实训基地建设。合作办学等领域科学制定协同发展合作规划,积极开展各领域的协调沟通,真正实现全方位。多领域的协同互惠共赢发展。
四是注重京津冀中职教育协同发展的合作实效。注重京津冀中职教育合作领域的协调与实际运行成效,建立中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协调。中职院校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在多方调研基础上共同制定协同规划,落实细节,精准开展京津冀中职教育合作项目。定期组织中职教育合作发展论坛,协作开展人才培养。人才交流。教科研联合申报。科研成果推广。共享网上资源数据等方面工作,扎实推进公共实训中心建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不断完善现代中等职业教育体系,使京津冀中职教育发展层次结构和类型结构统筹协调推进,实现中。高职职业教育不同层次间的有效衔接和沟通以及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全日制与非全日制教育的协调发展。准确把握中职教育发展规律,结合京津冀中职教育特点深入研究,探索合作新方式。新方法,强化合作实效,实现共赢发展。
三。小结
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给中职教育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中职教育要主动出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充分发挥京津冀中职教育优质资源大势,积极寻求京津冀中职教育协同发展的契合点,紧紧围绕国家战略思路,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革。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之下,布局谋篇,统筹协作,调整京津冀中职教育功能,优化资源结构,优势互补,创新发展,使京津冀中职教育水平得以不断提升。形成点面?Y合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布局,实现互利共赢,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背景下推进中职教育的重点与对策
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背景下推进中职教育的重点与對策【3377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61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