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解析民族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分析【3339字】

时间:2023-04-22 22:58来源:毕业论文
解析民族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分析【3339字】

解析民族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8。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5-0155-02


解析民族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8。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5-0155-02

随着近些年对加强民族交流。交往。交融问题重要性的认识程度越来越高,国家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了一些专门的高校,这些高校的建立对于提升该地论文网区的整体教育水平,推动民族交流。交往。交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这些处于民族教育前沿的内容和问题进行有效的研究,对于发展的民族教育体系。深化具体的教育改革,促进民族教育学科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就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如下的论述和分析。

一。民族教育政策

(一)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

民族教育政策是推动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关键,的政府向来重视民族教育事业的推进和发展,并根据少数民族的自身特点和区域性限制,制定了许多政策,优惠政策就是其中一种,并且在的民族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与一些西方国家不同的是,的少数民族由于其特殊的历史。自然和社会原因,在发展教育事业时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照顾。

对少数民族执行优惠的教育政策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这种特殊的优惠政策更多的是体现在学校和自然。社会。经济。宗教等多种因素的内在联系上,是建立在和谐理论。均衡理论和公平理论的基础上的。对于少数民族的具体优惠政策包括:高考加分制。在高校中成立民族班。双语政策和预科班政策等。此外,义务教育制度提出的两免一补。农村义务教学的经费保障等政策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民族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二)从优惠政策向特殊政策过渡

优惠政策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行使得全国各地区都培养了大量的少数民族人才,促使民族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着社会和民族文化的不断发展和演化,针对少数民族教育制定的优惠政策开始向特殊化政策进行转化和过渡,这集中体现在外部环境的转变。

特殊政策的提出是建立在少数民族文化。语言的特殊化以及民族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基础上的,主要的对象是民族教育的具体内容。评价方法。内在价值和教育目标等多个方面。不同于优惠政策,特殊政策主要集中在学校内的多个方面。民族教育的优惠政策向特殊政策的逐渐过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一直坚持的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对于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民族政策的具体制定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民族教育和民族文化之间的有效传承

(一)民族文化具有的教育职能

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该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对每一个民族进行民族教育的主要教学内容。民族文化既可以表现为一种精神,也可以通过一些客观的实物和抽象的艺术进行表述,其中精神涵盖的内容也是包罗万象的,可以是一种爱国主义,同样也可以是一种乐观主义。英雄主义。人道主义和甘于奉献的精神等等。这些精神的延续与传承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很好的教育职能,为每一个民族的后人提供了行为规范的参照标准,对每个民族的品格修养和人民思想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作用。民族文化一方面表现出该民族的自身特点,另一方面也表现出民族发展过程中族人对美好生活的崇高追求,这些都会成为整个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二)民族教育的具体使命

教育在不同的层面表现出的使命和意义是各不相同的,在社会层面上,其使命就是寻找一种构建和谐社会环境的有效手段和规范社会发展以及相关具体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在民族层面上,其使命就在于维持种族的有效延续,辅助民族形成特有的人文精神和内涵文化。民族文化是每一个民族得以延续和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其民族自身的优秀文化就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内容和关键之处。此外,民族教育的具体使命还体现在充分发扬民族的自身个性上,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决定了世界文化的多种组成,这些都要倚仗于每个民族不同的文化特点,而造成这种文化多样性的恰好就是每个民族的自身教育内容。

(三)高等学校教育对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做出的积极影响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教育和文化的传播应该是一脉相承的,通过高等教育的实施帮助民族文化进行快速的推广,通过民族教育实现了民族文化的延续。少数民族自身的文化特色是在长时间发展过程中积累形成的,这是保证各民族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民族团结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在现实中,相关高校在民族文化学科的建设上还存在很大的欠缺,使得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对于自身民族文化传统缺乏具体的了解,使民族文化得不到系统的传承。造成这种现象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缺乏相关的教育制度作为保障。这主要体现在没有具体的教育法规和教育制度,同时,民族文化的教学往往需要完善的师资力量和大量的理论基础,但在这些方面的教育体系中并没有得到很好地体现。

2。各地区政府和高校在民族文化教育的资金投入上存在明显的经费不足的现象。这种问题就会导致很多民族地区的高校根本没有能力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民族文化教学课程的开展。

3。师资力量相对匮乏。这种问题是对以上两种问题的进一步延续,因为民族文化课程的建设得不到大力的发展,使得很少有学校会培养相关专业的高素质人才,这就造成了从事该领域的师资力量出现断层现象。此外,从事这一类专业的学生往往面临着就业面狭窄的问题,也使得很多高考学生不选择民族文化教育的相关专业。

(四)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承过程中出现的几个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全球步入一体化的影响下,传统的民族文化教育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这具体表现为:不同地区在开展合作和交流时,更多提倡使用共同的语言和同一种文化思想,进而寻求工作开展的高效性和便捷性,在人才需求上也呈现出一体化的集中,在这一过程中就会产生强烈的文化冲突。

2。高校的学科建设缺乏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进一步完善,这就使得许多学校管理人员忽视了民族文化教学的具体师资培训以及一些文化课程的建设和学科设置。

3。民族文化逐渐脱离于现实世界。现实中少数民族文化的体现更多的是存在于一些文学作品和音乐作品中,对文化的传承更多的是一种艺术上的表现和交流,而缺乏实际的具体应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民族文化教育的发展空间十分有限,得不到有效的传承和延续。

三。民族文化教学的改革方向

(一)在教学过程中树立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和主流文化并立的观念

相比于主流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在文化内涵和文化因素的表现上是不同的,但是在提高整体民族文化综合素质这一根本理念上,二者是不谋而合的。这两类文化共同组成了的民族教育体系,以它们特有的方式来制约。影响着各民族。各地区之间教育课程的发展和深化改革。

(二)强化民族文化课程的资源开发

民族地区高校的建立同样也是近些年来相对热点的一类问题,在这些地区建立高校对于推动该地区整体教育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人才培养要求的提升,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也建立了一些高等院校和相关教育机构,但这些院校的具体课程建设和普通高校并无真正意义上的差别,没有一些专门介绍少数民族。研究民族传统文化的具体科目。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当地的教育管理部门对这一类学科建立的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是具体教学资源的匮乏。很多教师本身具备教授民族文化的能力,但受限于没有具体的教材和相关的教学辅助材料,不能有效地开展民族文化内容的课程。这就需要国家加强对这一类教学资源建设。积累的重视程度。对此,在少数民族文化内容教材的编写上可以借鉴汉语教科书的编写程序,采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教材,这对于促进民族教育的传播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还能够有效地促进各民族之间传统文化的有效结合,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快速发展。

在进行课程建设时,少数民族地区应该采取民族文化课程和国家课程相结合的方式,在保证传统基本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开设一些民族语文的课程,教学重点应关注于民族文字和语言的学习。

四。结语

综上所述,重视民族文化是开展民族教育事业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是推动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重要手段,近些年来国家的相关教育机构和政府职能部门对于发展民族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但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对这些处于民族教育前沿的内容和问题进行有效研究,对于发展的民族教育。深化具体的教育改革,促进民族教育学科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具有积极的意义,这还需要地方政府和各个院校进行紧密的合作和联系,共同推进民族教育事业的更好发展。

解析民族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分析

解析民族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分析【3339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6171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