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论國外环境教育對生态文明教育的启示【4147字】

时间:2023-04-22 23:01来源:毕业论文
论國外环境教育對生态文明教育的启示【4147字】

论国外环境教育对生态文明教育的启示

人类进入后工业时代以来,伴随着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环境教育已逐渐成为一种在全球广泛开展的教育活动。


论国外环境教育对生态文明教育的启示

人类进入后工业时代以来,伴随着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环境教育已逐渐成为一种在全球广泛开展的教育活动。国外的环境教育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积累了许多成熟的经验。学习借鉴国外在进行环境教育方面的有益经验和成功做法,肯定有助于的生态文明教育更好地开展。论文网p>

环境教育“(EnvironmentalEducation)一词,最早是在1948年召开的国际自然保护联合会成立大会上提出来的。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首届人类环境会议“则标志着环境教育在全球的正式兴起。1977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召开了第一届政府间环境教育大会,使环境教育“的共识不断趋于完善。1999年悉尼环境教育国际会议对环境教育的目标又做了进一步阐述,在全世界形成了环境教育的国际热潮。综观国外环境教育的蓬勃发展,可以看出他们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环境教育的目标注重系统

国外的环境教育,尤其是学校的环境教育在实施教育目标方面已形成系统化。早在1989年,英国就发表了5-16岁环境教育文件,分小学和中学两个阶段对中小学生开展环境教育制定了具体的目标。在日本,环境教育的目标是非常明确的,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关心环境问题,正确认识和理解人与人及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二是提高对环境问题的思考力和判断力,掌握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三是从保护环境的立场出发,重新认识自己的生活方式,形成对环境负责任的行为态度。日本各学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开展环境教育时进行了系统的分工:第一阶段是亲近自然教育,教育对象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第二阶段是了解自然教育,教育对象是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生;第三阶段是保护自然教育,教育对象是高中生。澳大利亚政府在把环境保护“作为第一国策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学校的环境教育,从幼儿园一直到大学都将环境教育列为必修课程,环境教育的效果因系统化的实施得到了较好地保证。

二。环境教育的内容突出针对性

在内容上突出针对性,是当代世界发达国家开展环境教育的一个重要经验。概括来说,主要体现在:第一,善于从个人成长的需要出发,提出对教育对象富有适应性的环境教育内容。美国教育学家克奈尔撰写的与孩子共享自然一书专门研究在游戏和活动中怎样开展环境教育。第二,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新的环境教育内容,针对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注重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教育。例如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召开后,发展低碳经济和过低碳生活成为全世界人们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在美国。德国等国家,许多学校就适时地开展了低碳教育,如在学校中普遍推行了旧课本的循环利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除此以外,国外在学校环境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方面,也体现了针对性。针对不同阶段学生学习的特点,许多发达国家都广泛地采用现代化的手段来进行环境教育,通过营造各种在教室和书本上不可能展示的生态情景,从而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环境教育工作的效果。

三。环境教育的途径趋向综合化

在教育途径上,通过结合网络世界。日常生活来实现综合化是当今国外环境教育发展的大趋势。首先是在学校内部,环境教育的途径已趋向综合化。各国的环境教育,最初主要是通过设置一些专门的课程来进行,现在普遍都注重把环境教育融入到学生的各门学科和日常生活之中。如瑞典在现行的义务教育阶段的16门课程的国家教学大纲中,有生物物理化学等9门课程明确规定了环境教育方面的内容要求。其次是许多国家改变了以前单纯依靠学校进行环境教育的做法,注重教育主体的综合化,要求政府。学校。家庭。社区共同担负起相应的教育职责,共同形成一个分工合作的教育网络。如在美国,环境教育的模式已从完全依靠学校慢慢演变为注重通过学校。家长以及社区,利用节假日时间,借助一些庆祝活动。文艺表演甚至宗教仪式等形式来完成。除此以外,环境教育已逐步从书本转向活动,从课堂转向现实生活。如在德国,孩子们的幼儿园都建设得像花园一样美丽,园内有沙地。水池。草坪和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并尽量保持环境的原生状态。孩子们从小在这里就享受到亲近自然的乐趣,同时也得到了良好的生态启蒙教育。这些途径形成了强大的合力,促进了环境教育的效果。

四。环境教育的方法凸显渗透性与实践性

在当代国外学校中日益受到重视的隐性课程,作为一种养成教育的有效形式,在环境教育的实践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注重课堂教育的同时,一些发达国家学校在开展环境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发挥隐性课程的渗透性作用,希望通过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来加强环境教育的效果。如英国的学校十分注重通过户外学习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早在1979年,英格兰的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就设立了360多个环境教育基地。学生在基地通过资料收集。调查研究。知识对比等实践活动,在增长了他们的环境知识的同时,还改变了他们的环境态度,也进一步提高了他们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除此以外,国外的学校还注意利用各种课外。校外活动的机会,组织学生广泛开展形式变化多样。内容丰富有趣的环境教育活动,如围绕与环境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举办讲座。召开演讲会。报告会和展览会等,通过开展这些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来养成学生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五。环境教育的保障走向法制化

国外发达国家在保障环境教育的实施方面一个成功的经验就是借助完备的立法和严格的执法,这也是当代国外环境教育发展的一个总趋势。世界上最早立法保障环境教育实施的国家是美国,美国从1970年开始就制定了环境教育法。环境教育发展计划。环境教育和培训计划等一系列环境教育法规和发展计划,为环境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了依据与保障。根据需要,美国政府在1990年又重新制定了新的环境教育法,对环境教育政策和措施做了更为详细的规定。根据该法令,联邦政府教育署还专门设置了环境教育司。日本。巴伐利亚和俄罗斯等国也都制定了相关行政法规来宣传环保和环境教育。在英。法。德等国家,学校还在制定的各种准则之中融入环境教育的有关内容,如与学生有关的社会准则。与环境有关的社会准则等,通过严格执行法规与准则,使环境教育的实施得到了有力的保障。自从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概念后,学界就开始对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深入的探讨。尤其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总目标,并强调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以后,在全国形成了生态文明教育的热潮。在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大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如何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国外环境教育的主要特点,学习借鉴他国的有益经验和成功做法,肯定有助于更好地开展的生态文明教育。

综观国外环境教育的发展,至少对的生态文明教育具有如下一些启示。

六。生态文明教育要注意全民性与层次性

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重视生态文明教育的关键一方面要体现全民性,另一方面要注意层次性。生态文明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学校的正规教育,而应成为全民终身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首先要注意教育对象的层次性,针对小学。中学。大学(含研究生)的不同学生层次,在保证教育根本目标一致性的基础上,从整体上体现各层次的特殊性,做到各级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目标的层次化。相应的,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知识水平的公民,在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上也应注意层次性,确定不同层次的教育内容。同时,在进行全民教育的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层次的人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通过不断实现生态文明教育的全民化和层次化,让所有公民在成长的各个阶段都能得到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从而保障生态文明教育的全面推进。

七。生态文明教育要强调整体性

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营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衔接的综合教育网络,使生态文明教育在空间上进一步扩大,是生态文明教育取得成效的重要措施。同样,的生态文明教育必须从封闭“走向开放“,通过建立以学校为主体,以家庭。社区和社会为补充的,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教育网络,来实现生态文明教育的综合效应,加强全方位育人的整体合力。同时,还要改变原有生态文明教育随意性。零散性的状况。正如北大校长周其凤指出的:的生态教育应突破知识条块分割,要覆盖到社会的产业结构和消费行为等各领域。避免学生出现在学校一个样,在家里另一个样,走入社会又是一个样的尴尬情形。

八。生态文明教育要注重道德约束和法律约束的结合

生态文明教育要强调道德约束和法律约束并举。一方面,生态问题的解决,单纯依靠法律的强制执行是不能实现的,它必须建立在强烈的生态意识的基础之上,依靠公民的道德自律,即以生态伦理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以生态伦理来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来实现。另一方面,道德规范对公民行为的约束是有限的,单纯依靠道德规范来改变人们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不良行为也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道德约束和法律约束有效结合起来,才能制止公民对待生态环境的不当行为。我们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除了充分发挥党的各类大众传媒在生态文明宣传与舆论引导上的巨大影响力外,还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法制建设。建议国家在搞好试点的基础上,先制定一些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地方性法规,以便于为全国性的生态文明教育法制建设提供经验。

九。生态文明教育要促进灌输式教育与体验式教育的融合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主要是实行灌输式教育,通过专门的课程教学来传授生态文明教育相关的知识和理论。作为一种特定环境下的实践教育,体验式教育则是通过受教育者感受所处的环境,产生相关联的情感反应,在认识上。情感上。思想上逐步形成深刻的体验,从而达到特定的教育目的的一种有效教育方式。体验式教育可以很好地把生态文明理论转化为人们的社会实践,有利于在实践中增长教育对象的生态知识。培养他们的生态情感。提高他们的生态责任感。体验式教育模式在国外的环境教育中已经得到广泛的运用,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时也应当注意灌输式教育与体验式教育的融合。让教育对象通过参与社会实践,进一步体验到生态危机的严重性,进一步认识到改变生态现状的紧迫性,从而培养生态情感,增强生态意识,自觉养成符合生态文明的行为习惯。

论国外环境教育对生态文明教育的启示

论國外环境教育對生态文明教育的启示【4147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6175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