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音乐教育培育民族精神的空间拓展
近些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音乐教育在高校教育教学体系中逐渐被重视。音乐教育在大学人才培养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冥想。音乐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生活情趣。陶冶大学生高雅情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论文网并且能够增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由此可以看出音乐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上阐述内容已经得到各高校的认可,但是却很少有高校关注音乐教育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能否起到作用,以及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音乐文化观,使我们的大学音乐教育能够更加有效的拓展其空间,这也应该是高等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当前大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一)在素质教育的推进下,大学音乐教育得到了普及
当前,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在此种教育环境下,大学的音乐教育基本上已经得到普及。另外,随着大学音乐教育的普及,各高校也意识到音乐教育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的作用。目前,大学音乐教育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绝大多数高校已经将音乐教育纳入正规的教学体系当中,音乐教育课程门数也有所增加。此,我们可以判定在不久的将来我们高校的音乐教育会发展的越来越好,逐步走向正轨。
(二)同高校中的传统学科相比,大学音乐教育还处于相对薄弱的地位
就目前情况来看,大学音乐教育在高校刚刚兴起,和以前的传统学科教育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重视程度上,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有学生都不是十分在意,仅仅把大学的音乐教育当成选修课来来看待,认为学与不学无关紧要。学生对音乐教育仅仅停留在音乐欣赏上,很少有人热衷于技能的学习,音乐课的课堂纪律也较其他课程的课堂纪律差,教学质量就可想而知了。
(三)音乐专业和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在教学资源上很难实现资源共享
一般情况下,大学中的音乐器材只有音乐专业的学生才能使用,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很难使用这些音乐教育资源。在学校的一些大型演出活动上,一般都是音乐专业的学生在演出,非音乐专业学生没有活动的空间,由此可以看出,大学音乐教育中还存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
二。大学音乐教育在培育民族精神方面的空间拓展
(一)高等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教育观念
一直以来,我们对于大学音乐教育在观念上存在一定的偏差,认为音乐教育是精英教育,认为只有有音乐天赋的人才能学习音乐,我们的这种精英音乐教育就把大部分人拒绝于音乐大门之外,这样也就大大的削弱了音乐教育的社会功能。事实上,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既需要精英文化的滋养也需要大众文化的滋养。也就是说我们的音乐教育既需要精英文化也需要大众文化。大学的音乐教育如果仅仅为少数人服务,必然导致音乐教育功能的丧失,我们的音乐教育的目的就无法实现。
由于我们的学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加之受到当前快餐式。消费式的文化环境的影响。我们的学生对于经典音乐和民族音乐已经很生疏和漠视,有的甚至是出现民族情感丧失的情况。调查显示,我们的学生对于经过一代又一代艺术家提炼出来,经过历史大浪淘沙的艺术精品了解的并不是很多,对于我们本民族优秀的音乐艺术精品了解的也不是很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认为音乐教育是精英教育,是少数有音乐天赋的人才能从事的艺术,这就大错特错了。作为音乐教育者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使音乐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变成大众教育,让大多数人都能够接受音乐的熏陶,这也是我们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要求。当然,作为高校美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教育对于学生成长成才很重要,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但是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还要处理好音乐教育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建立一种和谐的音乐教育体系,最大限度的发挥音乐教育的作用。
(二)审美实践是培育民族精神的土壤
音乐历来被各民族视为最宝贵的文化财富。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民族的音乐所内涵的情感和精神往往就是这个民族的灵魂和思想,是这个民族智慧的发源地。用文化来定位音乐教育,比我们过去对美育的认识有着更高的视点。因此,在大学校园文化中拓展民族音乐教育的领地,是高等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方面。在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愈来愈多的受教育者,在民族声乐的浩瀚海洋中,领略几千年来我们祖先传承下来的璀璨的艺术瑰宝,从民族声乐表演的声。情。字。味。表。养。象“七要素中,理解吟唱“与咏唱“的文化区别,领悟筐格在曲。色泽在唱“的特质,从而在这种审美实践中,享受民族声乐艺术所特有的美感,激活受教育者的民族认同感与民族精神。
近些年来,重视本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已成为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趋势。在许多音乐教育比较先进的国家,例如匈牙利。德国等,都非常重视自己的民族音乐,以本民族的音乐作为音乐教育的起点。这些欧美国家把民族文化教育渗透到了他们的音乐教育中。在,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当然也强调民族音乐的教育,但到大学阶段,音乐教育的定位就缺乏比较明晰的标准。与中小学相比,大学的音乐教育是在受教育者思想初步成熟,世界观。价值观初步定型,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的背景下施行的。
诚然,音乐作为文化的范畴,其教化功能是客观存在的,但我们的切入点的选择还应是音乐本身。应该首先看到,音乐是最生动而又易于使人喜爱的最普遍的艺术形式之一。当青年学生聆听宁静悠远的小河淌水。高亢跌宕的赶牲灵。婀娜柔情的茉莉花,还有蒙古族的长调。藏族的山歌。西北的花儿。江南的采茶调,这迷人的乐音很快就让这些在中华文化的大环境中长大的一代青年,找到那种难以言状的共鸣。
总之,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国家强大的根本保障。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更应该具有民族精神。作为高校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音乐教育也应该发挥自身的教育功能,让学生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培育民族精神。这样我们也就找到了高校音乐教育的定位,我们就能建立和谐的高校音乐教育体系。让我们的音乐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在面向全体学生的音乐教育中,把审美实践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
浅析大学音乐教育培育民族精神的空间拓展
浅析大學音乐教育培育民族精神的空间拓展【2462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62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