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如何全面提高師生员工的道德素质【3327字】

时间:2023-04-29 22:39来源:毕业论文
如何全面提高師生员工的道德素质【3327字】

摘要:当前,师生员工道德素质建设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学校在重视学生德育教育的同时,更要重视教职员工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使师生员工的


摘要:当前,师生员工道德素质建设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学校在重视学生德育教育的同时,更要重视教职员工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使师生员工的道德素质建设同步进行,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又提高教职员工综合素质,从而为学校教育教学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此点,本文对提高师生员工道德素质论文网的途径进行探析。

关键字:学校;教职员工;教师;学生;道德素质。

一。提高教职员工道德素质的途径。

(一)立足于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教职员工道德水平。

思想政治工作是开展教职员工道德素质建设的重要途径,学校领导应当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教职员工管理的首要任务,提高教职员工的道德水平。首先,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培养教职员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学校领导要调动起广大教职员工参与学校建设和改革的积极性,做好教职员工的思想工作,使他们在面对利益调整时摆正心态,正确处理好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让他们支持教育教学改革,并贡献自己的力量;其次,学校领导要主动关心教职员工的心理。生活状况,从实际情况出发为教职员工排忧解难,解除本职工作的后顾之忧。学校要营造用心留人。安心敬业的文化氛围,为教职员工道德素质的提高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

(二)开展师德建设,努力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质。

学校要始终将师德建设作为全面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关键性工作。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所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主要表现在师表。师品。师能。师智四个方面。在把握师德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师资培训。典型引路。政治学习等渠道加强师德建设,使教师具备以下道德素质:首先,教师要坚定爱国敬业。献身教育的观念,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增强自身社会责任感和职业光荣感,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使自己成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引路人;其次,教师要有严谨治学的精神,遵守学术道德和规范,维护学术严肃性,用严于律己的治学态度,追求学术的不断创新;再次,教师要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全面践行素质教育,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通过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素质教育。同时,教师还要主动关心学生生活。品德。学习。思想。心理等方面的状况,以德育教育优先,坚持育人为本;最后,教师要提升自身文化修养,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行为举止端庄,言语文明规范,以此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三)职业道德建设与制度建设相结合,规范教职员工道德行为。

教职员工的职业道德建设是道德素质建设的重要内容,由于职业道德建设不具备强制性,所以为了使职业道德规范充分发挥行为约束的作用,就必须运用制度建设与职业道德建设相结合的方式,为职业道德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从而提高职业道德建设成效。新时期下,教职员工的职业道德建设既要依靠政治思想教育这一有效途径,也要依靠学校规章制度的约束和校园文化的熏陶。感染。在职业道德建设与制度建设相结合的过程中,应遵循引导与制约。教育与管理的原则,一方面要积极开展政治思想教育,通过树立先进模范来弘扬学校良好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约束和规范教职员工的行为。学校应当杜绝将职业道德建设停留在口号。文字上,而是要将其渗透到学校管理中去,使教职员工成为教书育人的践行者,良好职业道德的推动者,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者。

二。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途径。

(一)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思想素质。

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作为生力军,而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必须承担起德育和智育的双重责任,在重视学生学业完成的同时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以理想教育和信念教育为主,引导和帮助学生坚定主义和主义信念,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学校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纳入到重点课程建设范围内,始终秉承教书。育人相结合的原则,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同时,学校还应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其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平台,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学生的课余生活中去。如,在科技。文娱。体育活动中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激发学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信念。又如,在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青年自愿者活动中,明确思想进步的活动主题,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思想教育,提高思想素质。

(二)重视日常养成教育,培养学生道德习惯。

道德习惯是指人在日常生活中处理对人。对己关系时表现出来一贯性行为。在学校教育中,要以日常养成教育为切入点,通过建设校园文化,将物质环境。制度环境。精神氛围融为一体,使学生可以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对思想道德。精神风貌。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习惯习俗产生认同,自觉抵制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消极观念,提高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同时,学校教师要将日常养成教育作为重要的德育教育方式,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关系,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帮助学生增强识别错误观念的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使学生形成敢于面对错误。改正错误的良好道德品行。

(三)实施情感教育,完善学生道德人格。

情感教育是有效的德育教育方式,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道德素质培养氛围。教师要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用集体的温暖激发学生爱祖国。爱集体和爱他人的热忱;用良好的师德师风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勤学文化知识的责任感;用校园良好的风气培养学生正义感和乐观向上的心态;在教学中用赏识鼓励的方式增强学生学习进步的喜悦感和成功感;在实践活动中用赞赏的方式培养学生为集体服务。为他人服务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在这情感教育中,通过教师细心的引导和帮助,有利于在最短的时间内教育感化学生,使学生不断完善道德人格,提高道德素质。

三。师生共同进步,提高道德素质的途径。

(一)以思想道德建设为根基,构建深层次校园文化。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构建校园文化的中心环节,更是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有助于师生在校园文化同进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学校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用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来武装师生,引导师生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学校要以营造道德文明风尚环境为切入点,倡导师生之间形成真诚。友爱。和谐。民主的关系,引导师生用和谐的态度对待事物,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增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社会意识,从而形成理性平和。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心态,为了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奠定思想道德素质基础。

(二)始终坚持校风学风建设,展示师生精神风貌。

校风学风建设是塑造师生人格。陶冶师生性情。展示师生精神风貌的必然选择。校风学风是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综合反映,加强校风学风对于规范师生道德行为。提高师生道德思想起着重要作用。学校要将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爱国敬业。勤奋务实作为良好校风学风的建设宗旨,通过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和表率作用,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教育教学观念,营造优良教风;通过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切实落实学生行为规范和准则,确保学生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从而营造奋发向上。勤奋好学的良好学风。在大力开展校风学风建设的校园氛围中,可以促进师生在道德素质建设方面共同进步。

四。结论。

总而言之,对于教职员工而言,应当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师德建设。制度建设着手,提高教职员工的道德水平,规范教职员工的道德行为;对于学生而言,应当从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养成教育。情感教育着手,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培养学生道德习惯。完善学生道德人格。师生员工的道德素质已经成为学校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为此必须重视师生员工道德素质的共同提高,为教育教学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郭英华,马延军。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提高师生道德素质[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8(18)。

[2]占丽芳。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湖南大学,2007。

[3]李军。学校努力提高教职员工道德素质的基本途径[J]。企业家天敌(下旬刊),2011(02)。

[4]童宗红,陈健琼。新形势下高等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版),2008(06)

如何全面提高師生员工的道德素质【3327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6311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