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理论基础。内在逻辑与动力因素
作者简介:邵晓枫(1967-),女,重庆永川人,教育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终身教育与学习研究中心社区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社区教育。中国教育史研究;罗志强(1992-),男,四川成都人,四川师范大学终身教论文网育与学习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区教育。成人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当代中国社区教育学术思想史研究(1986-2016)“,(编号:16YJA880032),主持人:邵晓枫。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7)12-0051-05
共享数字化学习资源是信息化社会的必然要求和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这一点早已成为了各国的共识并正在努力付诸实践。现代社区教育起步晚,教育资源比较匮乏,而且由于各地。各部门各自为政地开发资源,导致各个社区教育机构的资源难以形成规模,重复建设严重。近些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社区教育要得到良好的发展,就必须整合和共享学习资源,一些人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但迄今为止,国内的大多数研究都还停留在工作总结层面,极少探讨其中的基本理论问题。如对社区教育数字化资源共享的理论基础。内在逻辑。动力因素等几乎没有研究。本研究拟对这几方面作较为系统。全面的探讨。
一。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的理论基础
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可以在多种理论中找到依据:
(一)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解释社会互动的理论,代表人物有霍曼斯。布劳。爱默生等。该理论认为,交换不仅仅是市场中才会出现的行为,所有的人类行为都是交换,交换是人与人之间交互的本质,其背后的普遍动机是个人对利益的追求,是为了相互的需要。因此,互惠主义“是在许多社会交换过程中起作用的一个重要特征。据此,一个人在对另一个人给予的同时常常伴随着对相应回报的期待,回报“的表现可能是金钱,可能是情感,也可能是一些物质产品,回报“可能是及时兑现的,也可能是远期的。社会交换理论不仅可以用来解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可用来解释组织与组织间的关系[1]。尽管社会交换理论因对理性人的过分强调而受到了学术界的批评,但是该理论对人际行为较为深刻的解释依然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从这一理论出发去看,各社区教育机构之间。社区教育机构与社区其他单位和组织之间,都各自有其资源上的优势与劣势,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的实质也就是通过资源交换而满足彼此的需要,实现互惠。只是交换双方各自在为了实现更大利益而凭借自身拥有资源而相互竞争时,他们在这一过程中的关系可能是平等的,也可能是不平等的,正如布劳所言,交换关系与竞争关系分化开来,同时还有在竞争过程中出现的社会地位分化“[2]。但不管怎样,社会交换理论应是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博弈理论
博弈论,又称对策论或游戏论。作为一门现代学科,博弈论诞生的时间并不?L,一般认为,1944年约翰?冯?诺依曼与奥斯卡?奥根斯坦合著的博弈论和经济行为的出版标志着博弈论学科的建立,之后,约翰?纳什提出的纳什均衡“概念以及豪尔绍尼。泽尔腾。莫里斯等的不懈探索,都推动着博弈论不断发展。博弈论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利益相互制约下策略选择时的理性行为及相应结局“[3],也就是人与人之间都努力使自己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利益的过程,但这个过程必须要有全局思维,将所有参与者的利益考虑进去,从而达到各方利益的均衡。至今,博弈论已经广泛应用于经济学。政治学。计算机科学。社会学等领域。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中的各主体(如社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等)由于价值目标与利益诉求的不同,对于是否合作。如何合作等问题的看法不一,从而就产生了博弈。以社区与企业的教育资源共享为例,二者都想以最小的付出获取对方的教育资源,但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有:希望获得支持社区教育的良好的社会形象,以及社区的相关资源,但同时必须付出自己已有的教育资源。社区必须考虑的问题有:希望获得企业的教育资源,但同时必须拿出自己已有的教育资源。从此可以看出,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各方利益博弈的过程。因此,博弈理论理应成为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的重要理论基础。
(三)教育均衡理论
教育均衡发展问题从上世纪80。90年代开始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近年来已经成为国内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人们一致认为,教育均衡最核心的含义是指在教育公平理念的指导下,各教育主体最终实现多元优质。和而不同的和谐发展。教育只有得以均衡发展,才能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实现教育民主,促进教育的高效和可持续发展。而在教育均衡中,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是其基础与前提[4]。当前社区教育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之所以发展极不均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要改变这种社区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状,共享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是一种重要途径。此外,在同一地区的各社区之间,以及社区与本社区的企。事业单位。机关之间,也拥有不同的教育资源,只有实现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才能取长补短,实现多元优质。和而不同的发展。因此,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是实现社区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必然选择,教育均衡理论本身也成为了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重要的基础。二。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的内在逻辑
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的内在逻辑包括三个方面:教育与知识本身具有公共属性。各数字化学习资源具有互通性。参与社区教育的各组织间存在彼此依赖的共生关系。正因为具有上述内在逻辑,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才能实现共享。
(一)教育与知识本身具有公共性
一方面,社区教育具有公共性的属性。教育的公共性不是人为赋予的。主观思维的结果,而是人类教育发展中历史地展现出来的,教育的公共性主要表现为教育作为一种公共领域的现实存在,是公共性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说明与应用,是教育在特定领域对公共性的反映[5]。就社区教育而言,其公共性体现在多个方面:从其资金来源看,各国的社区教育都主要由政府投资,具有鲜明的公共性特点;从教育对象看,大多数社区实行免试入学,任何社区居民均可以参与社区开设的课程学习;从学习费用看,社区教育机构开设了不少免费的公益课程,体现了教育的公共性;从产品属性看,社区教育培养的是促进社区和社会发展的人,也具有公共性。正因为如此,虽然学术界对社区教育产品属性存在公品说“和准公品说“两种观点,但其都承认社区教育具有公共性的属性。因此,社区教育应秉持公正的理念,排斥任何团体或个人的特殊化,平等面向所有社会成员,以全体人民的福祉为指向[5],其师资。课程。教学。校园文化等教育资源都应面向社会公众开放,任何人都可以从中受益,作为教育资源的一种的社区数字化学习资源自然也应被包含在这个共享机制之中。
另一方面,知识也具有公共性的属性。从语言哲学出发,知识的公共性来源于语言的公共性。反私人语言论者“维特根斯坦认为,一个人只有学会了说话,他才能说某种东西。谁要想说些什么就必须掌握一种语言“,虽然思想是因存于个体而具有私人性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从语言哲学出发,语言是一个社会事实,公共性就是其基本特征[6]。这样,知识就通过语言传达而具有了公共性。从社会建构主义出发,认为知识的基础是语言知识。约定与规则,语言是一种社会建构,知识的客观性应被理解为社会性等假设[7]。从经济学出发去,知识的公共性来源于知识的非排他性,即一人掌握了某种知识并不会阻碍其他人掌握这种知识。虽然现实中确实存在以专利等形态存在的知识资本“,但是公共知识确实广泛的存在于社会各领域。知识的公共性表明知识是面向所有人开放的,任何人都能够学习,而不为权威所垄断和控制,同时,知识的公共性具有巨大的外部效益,人人都去学习知识,既可以增进个人素质,又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因此,知识的公共性决定了公共知识应该是共享的。
既然社区教育与知识本身都具有公共属性,那么,作为教育形式和知识载体的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当然就应该向有利于教育普及和知识的公共传播的方向发展,实现资源的共享。
(二)各数字化学习资源可以实现互通
数字化学习资源都是经过数字化处理的多媒体材料,在结构模式上具有相似性,都具有内容广泛。检索方便。网络共享等特点,因而可以实现互通。所谓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互通,指的是资源技术的互通和资源开发的互通两个方面。首先,从资源技术出发,各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具有互通的可能。有人发现,只要同时满足资源是自包含的“与资源是可寻址的“两个条件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就具有共享的可能,当然,要将这一可能转变为现实,还需要讨论资源互通的技术标准,如可以建立数字化学习数据的元数据标准。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元数据收割标准。认证服务标准。以此为基础,再遵循一定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层次和步骤后,数字化学习资源便能实现互通,从而在技术层面实现共享[8]。基础教育领域。高等教育领域已在这一方面进行了较为成功的实践,教育部已经发布了一系列教育资源共享的技术标准。同理,只要我们确定了社区教育数字化资源共享的技术标准,就可以实现学习资源的互通与共享。其次,从资源开发出发,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也具有互通的可能。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常常表现为在线学习的课程,因此不妨从课程论的视角对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发进行一番考察。有人认为,确认学习需求是成人教育课程开发中重要的实际依据,成人教育课程开发模式实质上是一种需求导向型“模式[9]。社区教育课程至少要考虑社区发展的需求与居民学习的需求,而一些需求在全国各地的社区中具有相似性,因此以这些需求为导向而开发的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必然就具有功能上的共通性,即满足不同社区的某种共同的需求。加之社区教育的公共属性,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就具有了共享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三)参与社区教育的各组织间存在彼此依赖的共生关系
共生关系本是一个生物学术语,指的是两种生物互惠互利地生存在一起,缺此失彼都不能生存的一种种间关系,又叫互利共生。如今,人们将生物间的共生关系“拓展运用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领域而形成了大量研究成果。对于社区教育而言,有人指出,由于社区教育机构个体办学能力不足,各地区社区教育基本条件差异较大因而需要抱团取暖[10]。这正说明了参与社区教育的各组织间彼此依赖的共生关系。同样,在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过程中,没有一所社区能掌握其自身发展需要的全部资源,尤其在涉及一些地域特色。民俗特色十分浓厚的资源时,这一点体现得尤其明显,因此,社区必须从外部。从其他组织那里获取资源,因此,参与其中的各组织必然是共生关系。这种关系为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提供了无限可能。共生关系实质上反映的是共生单元间的物质。能量。信息关系,是物质。能量。信息的产生。交换。配置的过程[11],简言之,共生关系就是一种分享同类资源。互补异类资源的合作竞争关系。合作竞争就必然带来资源共享,共享是共生关系的题中应有之意。据此,社区之间应该采取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的举措,社区与社会上的其他部门之间也应该通过一定措施建立?Y源共享的机制,因为有时候所需要的资源是各个社区都没有的,必须开拓视野向其他类型的组织寻求。这些都说明,参与社区教育的各组织间彼此存在的共生关系,决定了共享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综上所述,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以社会交换理论。博弈理论。教育均衡理论等多方面的理论作为基础,同时,教育与知识的公共属性。数字化教育资源模式的相通性。参与社区教育的各组织间的共生关系决定了其在内在逻辑性上具有共享的可行性,另外,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各种推动力量为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理论基础。内在逻辑与动力因素
社区教育数字化學习资源共享理论基础内茬逻辑与动力因素【4785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63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