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探讨
分类号G760
改革开放以来,残疾人高等教育从无到有,到目前为止,中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从1985年第一所残疾人高等院校的成立到现在数十所残疾人高等院校,残疾人高等教育正蓬勃发展,为残疾人高层次教育。就业。整体素质提高及论文网残疾人自身励志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残疾人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制度是否真正具有优越性的体现,是否关注弱势群体的社会道德与社会良知的体现。残疾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正是改革开放后国家对弱势群体全力关爱的表现,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以人为本。实现教育公平。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视角,提出了重视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这些表明,党和政府一直关注残疾人的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未来中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将越来越会得到重视。
1问题提出
一所优秀的高等院校,其综合实力体现在教育。科研及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势上。残疾人高等教育办学历史相对较短,仅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规模范围较小,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无论是学生整体素质。教育设施条件。专业建设及教学课程模式都有很大的差别。因为,残疾人高等教育的主要对象就是残疾学生,其生理特征决定了其接受教育条件的艰难性与自身付出程度的刻苦性。据2009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目前残疾人全日制高等教育的培养对象主要是肢残。聋。盲学生,其中肢残生约占残疾大学生的70%,肢残生主要集中在一些普通高校学习;而盲。聋学生约占残疾大学生的30%,盲。聋学生大多数集中在普通高校内部独立设置的特教(系。专业)中学习,他们多数是学习困难较大的盲。聋大学生。无论残肢学生,还是盲聋学生,他们学习的身体。生理。心里。方法及生活习惯都与身体健全的大学生有很多的差异,需要克服难以想象的各种困难。而面对如此一群自强不息的残疾大学生,作为残疾人教育服务的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除了特殊的教学设备。教学设施及各种教学硬件外,最重要的是教师队伍的建设,残疾人高等教育培养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其教师队伍有着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普通高等教育的特殊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了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残疾人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更好的实现发展目标,首先要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虽然20多年来,中国残疾人高校教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教师队伍,但从数量。质量上都远远不够,还不能满足和适应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目前,高等特殊教育师资现状:以接受残疾人大学生的高校中,绝大多数残疾学生的任课教师没有受过特殊教育专业培训,特殊教育教师在数量上严重缺乏,在质量上无法保证是不争的事实。
由于长期以来对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关注较少,因此,残疾人教育研究多集中在对中。小学残疾人教育的教师研究,而对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教师的研究相对薄弱。从目前的文献检索看,对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多是论述教师队伍现状和存在问题,但较少对存在的问题系统地提出解决思路,目前尚未检索到对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章。由于中国当前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要求接受高等教育的残疾人越来越多,而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本文以系统论作为研究视角,对目前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结构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队伍的优化策略,期望能对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促进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本研究所指的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限定在独立设置特教(系。专业)的高等院校中承担全日制聋。盲大学生教育教学任务的在职的专职教师。
2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队伍现状
笔者对目前独立设置特教(系。专业)的高等院校专职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向长春大学特教。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南京金陵科技。上海应用技术。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中州大学特殊教育。西安美术特殊教育艺术。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郑州师范特殊教育系等9所高等院校发放了教师队伍学历。职称。年龄等情况的调查问卷,在此基础上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2。1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队伍整体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2。1。1学历结构尚需提升
在独立设置特教(系。专业)高等院校专职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为5。7%,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为49。1%,具有学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为41。46%。从统计数据上看,现有的学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尚能满足目前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但与国内其他普通高校和国外同类高校相比,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的比例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学历结构是教师队伍在基础理论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方面的一个重要标志,从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看,让所有人都能够平等接受适合其独特需要的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提升特殊教育教师学历是必须的要求。
2。1。2职称结构亟待调整
专职教师中具有高级职务教师比例为34。35%,具有中级职务教师比例为55。65%。很明显,从事残疾人高等教育的教师在职称方面还有处于偏低水平。一个领域的学术带头人的水平是制约其向高层次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高级职务教师的比例偏低无法发挥学术骨干等带头人的激励和辐射功能,必然会成为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
2。1。3年龄结构尚需优化
专职教师中年龄在35岁以下教师占教师总数的39。57%,35―45岁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0。00%。青年教师存量和比例偏高,而中年教师存量不足,难以形成老中青均匀分布的教学和科研梯队。
2。2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能力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从知识结构看,从事残疾人高等教育的专职教师主要问题是特殊教育知识方面严重欠缺。综合学历结构。年龄结构情况分析,可以看出目前从事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整体学历层次与年龄水平呈现反向趋势,这种现象表明特教院校的教师多数经历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很快步上讲台。同时,经统计,专职教师中在职前接受过特教培训的教师比例仅占14。35%,至今仍有35。22%的教师没有接受过特教的相关培训。这两个因素综合起来就说明教师在特教知识和特教教学经历方面同样存在着欠缺。
2。2。2从能力素质结构看,教师在实践教学经历方面有很大欠缺。如前所述,教师来源单一,大多数都是从学校门到学校门,缺少相关行业企业实践锻炼,实践应用能力较低,进而造成残疾大学生在社会就业岗位中职业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较低。其次,教师特殊教育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方面上存在着欠缺。由于残疾人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当前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却面临一系列的困境:专业课与特殊教育教法结合困难,研究能力欠缺。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虽然针对残疾学生的特点有一些调整,但大部分仍沿用学科型教育和健全人教育的策略。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大部分教师在用手语。盲文作为辅助教学手段以外,其他方面基本上与健全人的教学一样,并没有根据残疾学生生理特点造成的学习障碍但同时又具有很强的生理补偿能力。动手能力的情况,开展因材施教的教学和研究,不能从根本上适应残疾人的需要,进而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此外,由于残疾学生身心发展上的特征和特殊教育需要,对特教教师思想道德品质提出的职业道德要求更为严格。但目前特教院校教师队伍呈现年青化趋势,同时职前接受过特教培训的教师又不足半数,因而从事残疾人高等教育的教师在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观念方面的建设还是当前比较迫切的任务之一。
3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策略
3。1系统理论的教师队伍建设理念
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创立了系统论。系统论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是研究某个系统的一般模式和结构规律,研究该系统各个部分具有的共同特征。系统通常是由两个以上相互区别。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为实现整体的目的而存在的有机集合体。具体来讲,系统的各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之间,以及整体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有机联系,从而在系统的内部和外部形成一定的结构。系统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质。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以优化系统观点看问题,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是普遍存在的。以系统论视角来看,教师队伍是一个系统。对于教师队伍这个系统来说,教师队伍结构很重要。系统的整体功能并不等于它的各个组成功能的总和,整体大于各部分的总和,它具有各个组成部分单独存在时并不具备的功能。要使高校教师系统发挥其最理想的作用,就必须对其构成要素加以适当的控制和安排,使其以合理的方式联系在一起,协调合作并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从而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教师队伍结构合理与否是衡量教师队伍建设质量的重要体现,是形成高水平教师队伍的重要条件。结构的优化是教师队伍优化的主要途径。
残疾人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形式,其教育目标。专业要求及人才培养体系架构与普通高校没有差别,其区别在于培养对象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要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同时也要融于普通高等教育中。如果我们把残疾人高等教育看作是一个系统,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则属于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必须按照系统整体需要进行运作。由此可见,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必须同时具备高校教师“和残疾人高等教育“两个方面的要素特征。即在队伍整体结构方面要遵循普通高等教育对教师队伍的共性要求;在教师个体素质方面又要符合残疾人高等教育对教师队伍的特殊性(简称:特性)要求。这里所涉及的教师个体素质“是指从在微观层面上看,从事残疾人高等教育的教师所应该具备的素质。这二个方面缺一不可,且要有机结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教师队伍整体结构和教师个人素质决定着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性能与学校办学质量,是衡量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准。
3。2系统理论的教师队伍建设思路
3。2。1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队伍整体结构应符合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共性要求
残疾人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形式,其本质是高等教育“,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为高层次人才“。因此,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结构首先要达到普通高等教育教师队伍结构的目标要求,如: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学科专业结构等,这是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所必需的共性要求,也是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离开了普通高等教育教师队伍结构的目标要求,就无法保证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同时,由于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更多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教师队伍整体结构要素还应进一步拓展,即经历结构。应用能力结构和组成结构。经历结构扩展了一般性结构中学缘结构的内涵,该结构要素强调将具有相关学科行业企业实践经历“作为专业教师的入职条件;应用能力结构要素强调专业实践能力是专业教师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组成结构要素强调兼职教师的作用与来源,兼职教师更强调来自于行业企业的专家和技术骨干在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3。2。2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的个体素质结构应符合培养对象的特性要求
残疾人高等教育培养对象的特殊性要求从事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学的教师必须具备特殊素质才能够满足培养目标的要求。
(1)知识结构
残疾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与特殊教育相融合的过程。首先,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是要将残疾学生培养成为相关领域的高层次人才。这个基本定位要求教师应具备所从事学科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教育学科知识“,以帮助教师在掌握一般教学规律的基础上解决教育教学中教什么“的问题,这也是普通高等学校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第二,据调查,用人单位的需求和残疾学生实际情况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岗位的核心技能方面。残疾大学生是否掌握了岗位的核心技能是用人单位录用人才的重要指标。作为培养人才的教师本身应具备相应的岗位核心技能。第三,残疾人高等教育的教育对象为残疾学生,他们与普通高等教育中身心健全的学生相比,生理和心理特点存在着差别,同时残疾学生因残疾类型不同在心理和认知方面也存在着显著差异。培养对象的特殊性导致培养过程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就要求教师除应具备上述知识外,还应该掌握关于残疾学生心理。医学。康复。社会等多方面的知识,具有对残疾学生身心缺陷进行诊断。评估及教育。康复等更为综合化。个性化和精细化的特殊教育知识,以帮助教师在面对特殊教育对象时,解决教育教学中怎么教“的问题。上述分析和认识,从事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应该具有所从事学科专业-职业教育学-特殊教育学知识“的复合知识结构。
(2)能力结构
首先,从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看,残疾人高等教育的主流应该是就业教育,目前残疾人高等院校中多数残疾学生接受高职教育。因此,其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途径都应突出职业性和技术性,这就要求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应该在相关学科专业领域具有较强的本行业的实践应用能力。其次,对于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而言,除具备基本的教学设计。教学组织。运用教学媒体和信息化技术。教学评估和常规的教学研究能力外,还应该具备满足课堂上学生特殊需要的教学和研究能力,包括认识和了解残疾学生身心特点的方法;在评估。了解学生基础上,运用手语。盲文技能。计算机以及生动的语言表达等手段设计。创建教与学的环境并善于灵活依据实际。变通地利用环境及辅助技术对残疾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以及关于特殊教育理念。特殊语言等教学研究能力,才能有效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3。2。3职业道德素质
残疾人高等教育是一项崇高但又复杂的育人事业,因此,它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教师应有的共性职业道德,还要形成体现特殊教育特性的以爱。奉献为核心,以教育公平公正等教育观念为导向“的职业操守。
综上所述,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一个目标,两个标准。一个目标是指教师整体结构与个体能力素质有机结合,相互作用,最终能够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提升;两个标准是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既要符合普通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共性标准要求,同时又要符合残疾学生培养过程中所产生的对教师能力素质的特性标准要求。
3。3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策略
综合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队伍目前存在的问题,运用系统理论,提出教师队伍结构优化策略,它为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教师队伍健康发展,真正促进特殊教育学科专业优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很好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3。3。1坚持整体性观点,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结构与个体能力素质共同优化
整体性是系统原理的核心,它要求人们在认识和改造系统时,必须从整体出发,从组成系统的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中探求系统整体的本质和规律。把这个原理应用到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队伍优化上,就要求我们必须将教师的整体结构优化和教师个体能力素质优化综合考虑,使之能够相互作用形成合力,发挥整体效应。
一方面建立人才引进的导向机制,积极引进残疾人高等教育所需的具备高等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双重知识背景的学科专业人才,尤其是要补充年富力强的中年骨干教师,这是改善教师队伍结构的直接而有效的途径之一;另一方面是健全现有教师培养和培训机制,在鼓励教师提升原有普通高等教育学历层次的基础上,在职攻读特殊教育专业学位或参加特殊教育国内外访问学者项目等,补充特殊教育的知识。技能和分门别类的特殊教育能力。通过这种提升增量结构“和完善存量结构“相结合的方式,在优化教师队伍学历。职称。年龄等整体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教师个体能力素质,进而真正促进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3。3。2坚持层次性观点,重点推进残疾人高等教育青年教师结构优化和能力素质提升
任何较为复杂的系统都有一定的层次结构,系统的运动能否有效,效率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分清层次。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也应遵循系统理论的层次性原则,应有层次。有重点的进行队伍优化。从上述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分析,青年教师比例过高,且这些青年教师普遍缺乏特教背景知识和教学经验,特殊教育教学和研究能力相对薄弱。因此,我们在坚持教师整体队伍优化的基础上,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是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教师队伍的重点任务。
(1)实施双导师“制度。鉴于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特殊需要,对于没有接受过特殊教育职前培训的青年教师而言,短时间内可能无法完全胜任相应的教学工作。因此,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应建立双导师制度“,为青年教师配备一名相关学科专业导师和一名特殊教育教学方面的导师,在双导师“的传。帮。带作用下,青年教师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完善所从事学科专业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又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学会特殊教育方面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方法,避免理论脱离实际的弊端,让青年教师在实践的教学活动中真正提高自己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学能力。同时,通过双导师制,还可以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培养青年教师为献身特殊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勤奋好学与刻苦钻研的奋斗精神,治学严谨与执教认真的科学精神。
(2)鼓励特殊教育教师在职提高。为完善青年教师特殊教育的教学和研究能力,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应鼓励青年教师通过攻读学位。短期培训。访问讲学等方式,不断学习特殊教育相关专业知识和提高特殊教育教学技能并支持教师积极从事残疾人高等教育的教学研究。同时,制定政策鼓励教师参加本行业的实践活动,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当然,对于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青年教师参加职后培训的要求也是有所区别,这样才能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层次性。实用性。
3。3。3坚持相关性观点,为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系统原理的相关性原则要求我们在考察系统时,必须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方面要考察系统内部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另一方面,又要考察系统要素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因此,我们在优化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队伍结构的同时,还要注重教师队伍结构要素与教师队伍所处的外部环境之间的相关相互协调,促其产生合力,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教师队伍整体发展的外部环境。,
(1)从学校层面上说,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一方面应推进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完善特殊教育教学理念,明晰教育教学方法,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平台;一方面,要不断探索和完善教师职后培养培训的方式和相应的激励措施,在制度上为尽快提升特殊教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供制度保障。另一方面,应进一步拓宽兼职教师的来源和渠道,以弥补教师某一方面能力不足的问题。一是根据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聘请特殊教育行业的。具有丰富的残疾学生教学经验的人员参与到教学实践中;二是根据学生培养的专业方向,聘请相关行业的符合教师资格要求的人才参与到教学实践中。
(2)从国家层面上说,为营造有利于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教师队伍结构优化的社会环境,国家应从的实际出发,加快特殊教育教师的立法建设,制定全国性的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标准,实施特殊教育教教师格准人制度。同时,加强和完善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职前-入职-在职“一体化教育。
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探讨
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教師队伍建设探讨【7706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63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