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道德思维初探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8-0384-02
一。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思维
(一)道德思维概述
从道德产生的角度看,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活动形式,道德产生于协调人与人。个人与社论文网会之间的关系的需要。从道德本质的角度看,是人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创造出用以认识。肯定。发展。完善。超越自己的手段。按照唐凯麟教授的观点,道德思维是主体依据道德感知而进行的理性思考和推理,是对道德对象的本质。特征。内部联系和发展规律的认识过程,在此过程中,主体对道德实践活动对象进行感知。判断和推理,形成某种道德观念和道德理念,并对自我的处境。道德观念和理念进行内在的反馈和调适,从而使道德实践活动顺利进行[1]。黄富峰教授则认为,道德思维是一种与科学思维。艺术思维。宗教思维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特殊思维模式[2]。
简而言之,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思维就是大学生们关于道德问题的思维活动。我们将道德思维定义为:关于人类个体与群体的相互利益关系的思维。这里有几层意思要加以阐述,第一层意思,也是核心意思:道德思维的对象是一种关系,而任何关系都是相互的,因而是一种相互关系。第二层意思是,所反映的关系是利益关系,强调的是利益的损益。第三层意思是,这种关系是人类的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包括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综上所述,道德思维是关于人类个体与群体的相互利益关系的思维。
(二)道德思维的形式
懂得道德思维的形式很重要,从理论上讲,要做一件事,当然必须知道做这件事的方式。大学生的道德思维出现问题,通常与不知道道德思维的形式有关,也就是说,在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不能够运用道德思维的形式来指导道德思维,而造成道德思维缺失。
1。道德评价。所谓道德评价,就是当代大学生依据一定的道德观念。价值标准等对一定行为。动机道德价值的估量与评价。这一评价的结果就是对行为动机善或恶。善的程度或恶的程度的判定。然而,要能正确地对事情做出评价首先必须弄清事情的价值,其价值的大小是怎样,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考量道德价值。社会多元化价值取向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目标追求,使大学生在价值取向选择上呈现多样性。如在一组调查中,98百分号的学生认为考试舞弊是不光彩的,但在同一调查中,却有52百分号的学生选择在巨额重金聘请下会替人代考[3]。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虽然崇尚集体主义价值观念在大学生中占主导地位,但社会消极价值导向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
2。道德判断。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评价等都离不开道德判断。道德判断是指学生们即德育主体根据其所认可的道德价值和道德规范进行的判断。道德判断能力直接制约着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活力和道德水平。道德评价与道德判断实际上是同一过程的两个阶段,它们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
3。道德信仰。道德信仰,意思是大学生对某些道德观念的相信和景仰。道德信仰是道德思维的一种最简单。最快捷。最有效的形式。说到底,信仰就是一个人自我做主。保持人格独立。勇敢追求和捍卫真善美的精神。正是有着坚定的信仰,一个人才能在面临冲突时有所不为,而在义之所至时,又必有所为。我们应当培养大学生追求道德的勇气以及对真善美的向往。
(三)当代大学生道德思维的特点
1。当代青年学生自主独立意识显著增强,崇尚自我实现,追求独立人格。社会的变革和时代的变化,使常规被突破。无序性扩张和不可预见性倍增,多元文化思潮正在形成。大学生道德主体意识的增强是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体制对主体意识呼唤和培养的必然结果。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0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分别有55。6百分号的青年选择做自己的事,让别人去说“,11。6百分号的青年选择敢为天下先“为自己的座右铭,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青年自主意识的觉醒[4]。即青年在面对道德问题时强调个人在道德生活中的权利以及社会对个人应负的责任,他们不愿意一味地服从外界的道德规范要求,而是试图将道德成长纳入自我发展的轨道。
2。大学生思想活跃,求新意识较强,善于运用多种方式获取信息,但自身道德判别能力和控制力较弱。随着改革的深入。开放的扩大,与世界的交往和联系越来越密切,受西方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影响的渠道和机会大大增加。大学生思想非常活跃,他们求新求异的意识比较强,喜欢接受新事物。新潮流。新看法。但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大都采取说服教育。情感陶冶等方法,他们的共同缺点在于重传递,轻思考,忽视了价值的多样性和对学生道德判别能力的引导。导致有些学生道德评判能力较弱。道德信仰不坚定。一些自主能力较弱。自我控制力较差的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特别是当自己的理想和对社会的理想与现实社会发生矛盾时,可能会感到无所适从并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由于生活经历的单纯和价值环境的复杂,学生中不少人存在价值真空和道德失范。
3。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总体积极健康,但其道德价值认知容易出错。党和政府倡导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得到青年学生的广泛认同。绝大多数学生认同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认同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但是有些学生们在进行价值认知的时候,通常容易出现下面两类错误:一是对价值视而不见,也就是看不到事物的价值。二是当有多个价值任选其一的时候,往往抓了芝麻,丢了西瓜。任何道德教育计划,也总是以一种价值理论为依托,或总是反映了某一种价值理论。4。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不够坚定。道德信仰虽然是一种价值理念,但也不是纯粹主观的存在,需要一定的道德情景和道德信息的刺激的发动,需要有现实的道德内容与之相对应,才能释放出应有的道德意义,显示自身的存在[5]。在道德情景中的道德问题所负载道德信息的刺激作用下,就会激活德育主体的道德信仰,释放出强烈的道德意义覆盖道德问题,以强大的道德驱动力,对所面临的道德问题进行整体的。直接的。本质的快速反应和把握,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抉择,凸显出道德信仰的巨大作用。学生们由于社会阅历不足,思想还不够成熟,容易受社会多元价值的影响,出现两种极端。要么对道德事实表现出冷漠,没有信仰,要么,道德信仰不坚定,随着直觉思维不断变化。
二。培养大学生道德思维的方式与途径
(一)建立向导型的道德教育模式
为了避免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并且崇尚变化的大学生误入歧途,少走弯路,我们的道德教育几乎全部都是教师或成人代替学生做出选择,而且,所选择的又无非是一个或几个单调的模式。其实,无论生命还是生活都没有那么简单。并且,这种要么好“要么坏“的极端二分式法的选择方式,从根本上肢解了生活,学生也只会带着好“。坏“的有色眼镜去机械地理解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说,道德的一切活动都是以选择为前提,没有选择就没有道德活动。而道德领域中一切真正的选择又是以自由为基础的。那种迫于外界压力,不能进行主动的自由选择,只能等待他人和社会替你选择的行为,其实根本不具有道德意义,无论这种选择本身所指向的现实和未来多么有魅力。这种单调的道德模式灌输方法只会让大学生丧失选择的外在自由和意志自由。因此教师的合理角色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是教育过程。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即建立向导型的道德教育模式[6]。
(二)创设开放型道德学习模式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社会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在学校德育实践中,学校和教师应更具有开放的精神,对各种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以辩证的,历史的态度进行评析,而不是以僵化的。教条的态度进行简单的说教。同时,学校老师和学生间应建立民主对话关系。民主化教育教学也是开放型教学,这种方式表现为教师的职责越来越多的是激励学生思考;除了正式职能以外,老师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在道德教育的方法上,主要采用平等对话。说服疏导。实际锻炼。自我评价等尊重学生主体作用的方法。学生只有通过与教师的合作,才能建立起对教师的信任感;教师只有通过与学生平等对话,才能实现师生间思想上。情感上的交流,使教师了解学生的道德水平与心理矛盾,对症下药。
(三)组织实践活动,进行对口教育
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学校多组织实践活动能够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使他们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活动沟通校内。校外生活,使学生在参与社会道德的改革中适应社会。学校在道德教育上的全部努力不外是改善学生的道德生活,形成良好的道德思维从而使他们真正参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青年志愿者活动。校园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但值得注意的是,多进行对口教育,积极建立实践活动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增强实践效果,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评价。判断能力。
(四)多层次。宽领域。多渠道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它有别于正规课程,具有广泛性。实践性。非强制性和持久性等特征,故也可以把它放入道德教育隐形课程来讨论。校园文化具有丰富的教育功能:以校风。学风。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等观念形态和优美。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陶冶人;以其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使生活于其中的每个个体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与既定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达到社会化的目的;对课堂教学起补充作用;在多元文化价值冲突中,对学生有导向功能;校园文化作为中介,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实现社会整合。因此,迫切要求的高等教育采取相应的改革,使校园文化功能日趋完善。多层次。宽领域,多渠道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形成大学校园文化新格局。
当代大学生道德思维初探
當代大學生道德思维初探【3882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75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