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近代一百多年来历史选择的结果。历史证明,只有把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才能救中国。建国以后,的社会主义GM和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出现过曲折乃至严重失误。建国以来所取得的成就,都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理论指导下取得的,同时使主义的指导地位进一步得到了加强;论文网而建国后出现的某些严重失误,也使主义的指导地位有所削弱。应该看到,历史的选择往往以其惯性使人们在现实中作出同样的选择,但是,历史的选择终究不能完全左右现实的选择。在历史上形成的主义的指导地位,还需要在变化发展了的现实环境下,在准确把握和与时俱进的创新中发扬光大。在新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不但要准确地把握主义真“的学说,而且要准确地把握其善“的学说,这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主义并不是高深莫测的玄“学,它是朴实的真理。同志说:我们讲了一辈子主义,其实主义并不玄奥。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1](P382)
什么是主义?列宁说:主义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这些观点总起来就构成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_世界各文明国家工人运动的理论和纲领。“[2]的观点和学说“,实际上是包括恩格斯的贡献在内的观点和学说。列宁以后,人们所说的主义,还包括和恩格斯的后继者列宁所发展了的主义,所以也叫列宁主义“。今天我们所说的主义“,有了更广泛的内涵,在许多情况下,它是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理论“的省略语。所以从广义上来说,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指导思想,是与时俱进的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的理论体系。正因为如此,主义还可以从不同的领域和角度下不同的定义,即主义是工人阶级解放斗争的学说,是指导被剥削被压迫的劳动人民摆脱奴役的学说,是揭示资本主义的矛盾运动和经济规律,论证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学说,是揭示建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规律的学说,是论证社会主义必然发展到主义的学说。
任何社会科学理论,都包含着对理想目标的诉求,都有其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我们知道,主张建立一个公正合理。自由平等的社会,并不自主义始,它是人类几千年的梦想。战国时期的礼记·礼运一书就曾描绘过这样的理想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世界上其他国家类似这样的思想也是史不绝书。在西方,从16世纪以来,出现了一系列空想社会主义者,他们著书立说,向人们描绘了一幅幅妙不可言的关于未来社会的图景,要求人们按照他们的方案去做,据说只要这样做了,天堂就会降落人间。但是,所有这些思想,到头来都仅仅是思想“,没有一个变成现实。人类社会依然在人对人的奴役中演进,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剥削还是剥削,压迫照旧压迫,一次次发生于社会下层的抗争大多无可奈何地失败了。
随着历史的发展,出现了主义。主义是科学的武器,因为它揭示了经济发展的规律,社会发展的规律,认识发展的规律,是真“的学说。主义与上述种种思想的区别在于:第一,主义产生于新的历史条件下,这种历史条件使得人类关于建立公平社会的理想不再仅仅是空想,而是能够变成活生生的事实。第二,主义指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就是通过无产阶级有组织地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包括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斗争,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一步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第三,社会主义是主义的第一阶段,还带着它脱胎而来的旧社会的痕迹。只有通过生产力的极大发展,通过对社会的多方面的改造,才能过渡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主义社会。综上可见,主义把理想社会的实现看作一种自然的历史过程,它诉诸客观规律,诉诸经济必然性,诉诸GM阶级,诉诸GM群众,因而获得了众望所归的真理权,是解放人类的科学武器。因此,主义理论的生命力首先在于其真“,在于对客观现实的冷静。辩证的剖析,我们在建设。发展社会主义事业中以主义为指导,也因为其真“。
主义之所以是真“的学说,是因为它以实践为基础,在实践中形成,不断地经受实践的考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因此,主义同任何事物一样,只有不断发展,才有生命力。停止了,老是那么一套,脱离了变化发展了的实践,就没有生命力。主义在20世纪的风雨历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主义发展的历史要求我们:既要坚持主义,又要发展主义,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
为什么要坚持主义?很简单,就是因为它正确,它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反映了事物的共性,它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史上一切优秀成果,熔铸而成为科学的结论;它经过实践的一再检验,其基本原理的正确性是无可争辩的,坚持它是以信其真为前提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固然面临发展的问题,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立新观点,不能停留在原有的结论上。但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普遍适用的,必须坚持而不能背离,背离了就要犯大错误。
综上所述,主义绝对不是什么臆造出来的乌托邦“,而是深刻反映历史发展规律的伟大学说。它深刻精辟,完备周详,具有严谨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它具有鲜明的阶级立场,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全体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它汲取了人类精神文明的优秀成果,熔铸为璀璨夺目的文明精品。其基本原理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和时间的洗礼,被证明是正确的,它源于实践,扎根实践,析世界发展之规律,指人民解放之道路,既不玄“,也不奥“,是朴实无华的真理。
二
我们之所以坚信主义,并以它作为实现自己奋斗目标的思想基础和凝聚人心的精神支柱,不仅仅因为它是客观真理,更因为在主义的理论中包含着善“的价值取向,在这个理论中不但包含着社会发展的道德理想。道德追求,而且也包含着基本的伦理规范。因此完整准确地发掘出真“的理论中的善“的追求,这对我们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用主义理论武装头脑中,不但要解决信其真的问题,还要解决信其善的问题,只有把信其真与信其善结合起来,才算是对主义完整准确的理解。
主义是一种最高境界的道德追求和价值追求。说它是最高境界,是因为它不仅仅着眼于对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日常行为规范的探讨和分析,不仅仅是具体的道德论说,而是把崇高的道德追求和价值追求隐含在理论思考的出发点中,隐含在对社会历史发展客观。冷静的剖析之中,隐含在对社会未来发展目标的热烈追求之中,因而它是一种大善的学说。大音希声“,大善的学说不需要标榜自己的善,不需要进行喋喋不休的道德说教。
那么,主义作为善“的学说,蕴涵着哪些伦理内容呢?我们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体现在道德理想中。首先,追求平等的社会环境,平等是主义伦理价值的核心。主义从现实社会经济上的不平等入手,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不平等的社会,提出了通过建立社会公有制使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获得经济地位和经济权利上的平等,从而求得政治上的平等。平等准则蕴涵了社会主义的伦理目标和取向,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实践上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公平,进而走向人与社会之间最大限度的融合,从而使每个个人对于社会来说成为全面社会化的个人,而社会对于个人来说成为真正个人化的社会。其次,追求共同富裕的社会发展目标,共同富裕是主义的最终伦理目标。从党宣言发表之日起,在主义的旗帜上就写上了消灭私有制“,他们认为私有制必然导致生产资料被少数人占有,生产过程为他们所支配,劳动财富被他们所占有,认为私有制是社会不平等。贫穷和苦难的根源。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1](P110-111)通过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运动成为历史上最宏大的消灭社会不平等和社会不公正的实践。尽管这是一个逐渐实现的过程,是一个社会主义本质逐步展现的过程,但是作为价值追求的目标是确定无疑的,是世人所向往的。第三,追求民主的社会制度,民主是主义伦理所追求的社会公正目标。主义认为,民主首先是一种国家制度,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本质属性。列宁曾经说过,不实现民主,社会主义就不能实现,这包括两层意思:1。无产阶级如果不在民主斗争中为社会主义GM做好准备,它就不能实现这个GM;2。胜利了的社会主义如果不实现充分的民主,它就不能保持它所取得的胜利。社会主义的民主标志着在以民主的方式和民主的机制来治理社会。管理社会时,它本身就充分代表和实现了社会绝大多数人的意志。第四,追求人类社会的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人类社会的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是主义伦理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社会主义的发展,可能而且应该为社会的每个成员创造出比起以往任何时候更多更大的自由权利和自由机会,提供并实现真正的经济自由。政治自由和精神自由,正如主义在创立时指出的那样:任何社会进步和社会解放应该首先是人的进步和人的解放。
[1][2]下一页
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伦理诉求【3915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78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