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漪与李吉林深爱着自己的事业,这一方面表现于她们主动学习进取,另一方面表现于她们热爱学生、课堂。李吉林认为爱会产生智慧,她从“爱儿童”出发,探寻最适合儿童成长的环境,完善情境教育的基本模式。于漪认为对于师爱的流露,不能仅仅体现在纸上和嘴上,而是要体现在行动上,师者必须对他们充满关怀,具有激情。[2](P6)教育事业应该充满爱,师者要热爱其学生。
(二)都具有正确的语文教育理念
她们都注重推动学生的各个方面得到发展,把提高他们素养作为语文教育的目的;重视学生的人格教育,不仅教做学问,而且教做人,培育其正确的人生态度及丰富的情感,指引着未来国家之栋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在学习兴趣方面,他们都重视利用各自独特的教学方式引导其进入语文世界。
1。都以提高学生素养为语文教育目的
于漪自己极为根本的事业观念即“全面育人观”。育人是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她教育工作的积极追求,育人功能的结果在于促进人的素质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素养。
李吉林对小学教育的认识经过长年的实践与钻研也逐渐明确。她以全面增强学生素养为己任,加强能力的训练,淡化“习题式”的练习;注重感受熏陶,摒弃“发胖式” [8](P220)的分析。她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儿童的全面发展,一方面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推动他们知情意行相协调进步,而其目的都在于提高学生素养。
2。都强调语文教育的育人功能
“教文育人”是于漪教学观,准确勾勒出其教学事业理论的灵魂。于漪认为她的这一理念,把学生的兴趣作为前提条件,其核心要素是对学生的语言与思维进行训练,在课堂上的教学风格呈现出多功能的特点,这一观点是根据语文学科的实践情况,根据中学生的实际情况,长期研究的成果。[11]“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完善人的自身人格”。 [12]于漪语文教学独特印记,就是全力营造良好文化氛围,进而培育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如她在执教《春》[1](P110)一文时,课的一开始,她就利用古代文人的诗词来进行文章导入,让同学们想象杜甫的《绝句》、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对春色的描绘,从而营造出古诗词的文化氛围。她在对学生讲解文言文时,不局限于表面,更注重育人。她的方法培育学生的情感,陶冶其情操,使其于未来生活中与优秀中华文化产生共鸣,从中借鉴有益经验,因此,真正做到了育人。
李吉林说:“教文,也要教做人。”[8](P270)塑造孩子,头等重要的是教其学做人,在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时也提出了这一积极地倡导。在教《小音乐家扬科》[3](P186)时,为触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他首先以丰富的情感描绘文章内容,使学生感知其中鲜明的人物形象:可爱、聪明但生活穷苦。然后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起他们的内心情感以及对于扬科命运之关心,产生了这些感情,才能在内心深处产生爱及对于黑暗社会制度的恨。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培育学生是非爱憎的情感观念以及引导其树立良好价值观念有着重要意义。
3。都注重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讲堂来引导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尽可能利用一切教学手段,不断煽动他们的学习情绪。除此之外,两位教师均重视情感和美感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其所占据的地位。
《记金华的两个岩洞》[1](P80)这一文章不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于漪在执教时,首先写下了“如……其……”,让学生填空三个。他们只填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最后一个填不出,于漪点出“如历其境”,并由此导入课文,指领他们体味美景,并运用适时的提问激发他们的兴趣。来自优I尔Y论S文C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于漪与李吉林语文教育思想比较(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99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