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非X不Y”的研究主要存在一下两个维度即对外汉语教学角度和语言学研究角度。
2。1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20年来,对紧缩构式“非X不Y”的研究论文数量呈井喷式发展。由于“非X不Y”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日趋升高,且用法灵活,简洁的表达中蕴含着丰富的隐现信息,“非X不Y”构式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对“非X不Y”的研究维度主要有:历时和共时。历时研究的优秀成果主要有郭攀(1999)《“非A不B”句型的出现及其发展》[3]以及洪波、董正存(2004)《“非X不可”的历史演化和语法化》[4]。这两篇论文皆指出“非X不Y”构式起源于先秦,并将其演化的历史过程细分为四个阶段。历时的描述为我们理解“非X不VP”中“VP”常为具有文言色彩的动词提供了深刻的诠释,也为对外汉语中“非X不Y”的教学提供依据,具有许多借鉴之处,但不可忽略也不可否认的是两者在“非X不Y”的共时描写上不够详细,有所欠缺。
再者,对“非X不Y”的共时研究获得业界广泛认可的有:张谊生(1992)《“非X不Y”及其相关句式》[5]和李卫中(2002)《析“非A不B”固定格式》[6]。其中张文和李文对“非X不Y”做了综述性的研究,并从语义、语用以及句法等多个维度对该构式进行翔实的描述。李文将“非X不Y”进一步细化为“非X不VP”、“非X不可/行/成”以及“非(得)X”三种构式,张文则细分为四种构式,笔者结合留学生的使用情况,更偏向李卫中老师的划分方法。高文和王文则聚焦于“非X不Y”微观研究。高文详细解释了“非”由本意否定,即“不”在紧缩构式中转变为“肯定、一定、必须”论断性副词的现象。王文则重点阐释了“非X不可”中“不可”的脱落和虚化现象。这些优秀成果为对外汉语教师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
2。2“非X不Y”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研究
从对外汉语教学视角解读“非X不Y”的相关研究数量有限,其中颇具影响力的有完权(2006)《“非X不Y”格式的语义分析》[7]、杨玉玲(2002)《“非X不可”句式的语义类型及其语用教学》[8]。其中完文和杨文皆对“非X不可”进行详细的语义解析,完权更是主张以语义为推动力,实现留学生对“非X不可”的否定情景这一隐含信息的理解。在此基础之上,完权提出预设否定性情景的教学主张。杨玉玲则将“非X不可”的语义细分为三类,并根据不同的语义设置与之像贴合的情景,以便留学生掌握该构式的使用规律。王艳红从语法、语义和语用三个角度分述教学策略。
二、留学生紧缩构式“非X不Y”的偏误分析
1。语料来源及紧缩构式“非X不Y”小类的偏误统计
本文的语料来源于三个方面: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前辈论文中的例句、教学实践中的收集。
(1) “非X不Y”的遗漏偏误
留学生“非X不Y”的遗漏偏误主要集中于“非X不可/性/成”结构中,在“非X不VP”结构很少出现。
a。 “非X不VP”的遗漏偏误
1) 非+prep phrase+不+VP的遗漏偏误
*这种水果非夏天不能看到。(非+NP+不+VP)
→这种水果非在夏天不能看到。
2)非+VP1+不+VP2的遗漏偏误 紧缩构式非X不Y的偏误分析与教学策略(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200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