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认为课外补习的几点要素:首先,课外补习作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教育现象存在于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之外,其通常于中午,晚上,周末以及寒暑假之中开展的教育现象。[5]其次,补习的科目:在小学阶段,低学段的包括:语文,数学;高学段的包括:语文,数学,英语。这里所讲的课外补习的范畴仅仅是指考试的文化课范畴,而不包括乐器,舞蹈,绘画诸如此类的兴趣特长课程。
因此笔者试着总结并提出课外补习的概念:以私人机构经营为主要存在形式,以提供教育服务为手段,通过提供教育场所,教育服务为手段来营取利益的一种教育现象。其范围不包括:学校在职教师在课余时间的讲解辅导,以及来自亲属,朋友的的义务性帮助,辅导,而是一个以提供教育条件和营利的这么一个互惠互利的过程。
二、研究方法的设计
(一)调查问卷的编订
笔者试着从影响小学生课外补习现状的各方面的因素来寻找编订问卷的理论依据,最终确立了四个方面的因素,分别是: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小学生个人因素。并依据四个因素为出发点汇编题目。其中涉及社会因素的问题分别是调查问卷中的:14,16,17,18,23,24,25,26,27,总计9题。涉及学校因素的问题分别是:1,25,29共计3道题。涉及家庭因素的问题分别有:3,4,5,6,7,12,13,17,18,19,20,21,共计12道题。涉及小学生自身因素的问题分别有:1,2,8,9,10,11,12,13,15,17,19,21,22,27,28,共计15道题。
(二)调查问卷的发放
笔者设计调查问卷共计50份,于2015年3月9号下午以周口市中心城区某小学四年级五班为调查对象随机发放给50名小学生,在给他们讲解来意、问卷目的、以及讲解问卷之中的问题后,表达了谢意并嘱咐他们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来填写调查问卷。为了避免因为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方面带来的影响,笔者在调查过程中随机在四年级五班发放问卷,在后期的整理过程中尽可能全面的记录信息,完备第一手资料,在统计数据过程中尽可能地排除个人主观意愿,尊重资料的客观性,并实事求是地提炼观点。
(三)调查问卷的回收
笔者于2015年3月9号下午进班回收调查问卷,之后经统计发现,调查问卷发放总数为50份,有效回收问卷总数为42份,其它问卷由于小学生保存不当等诸多原因未能收回,有效回收率为84%。在42份有效问卷之中得出的调查结果显示,42名受访对象之中参加各种形式的课外补习活动就有34名,约占有效收回问卷总数的81%,也就是说,10个人里面就有8个人参加了补习。而其余的8名受访者没有参加补习班的原因中,家庭条件不好的有3位,没有兴趣参加补习班的有4个,家中有人辅导的仅有一名。 城镇小学生课外补习现状调查与分析(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32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