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大学学生社会支持、学习投入、核心自我评价的相关分析 14
5.5大学生学习投入在社会支持和核心自我评价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15
6 结论 15
参考文献: 15
附录: 19
大学生社会支持、学习投入与核心自我评价的相关研究
1 问题提出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21世纪,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高等院校学生的要求已不再仅仅局限于较高的学业成绩,学生的综合素质也逐渐成为人们对于高素质人才的评定标准之一,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与研究。核心自我评价作为个体对自身能力与价值的基本判断,也成为人们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准之一。大量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于增进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可以假设,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对其核心自我评价有着重要的预测作用。
而随着就业和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社会多种价值观并存的现象,大学生也容易在学习方面出现心理失衡现象,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全方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以及如何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重点。因此对大学生的学习投入进行研究意义重大。目前来看,国内对于学习投入的研究虽然并不是很多,但是调查发现,学习投入与社会支持和核心自我评价都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本文采用文献法和问卷调查法来研究当代大学生社会支持、学习投入与核心自我评价水平,目的是探讨这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学习投入是否在大学生社会支持和核心自我评价之间存在中介作用。本研究能够更好的了解在校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学习投入和核心自我评价水平,同时对学校或其它教育机构对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自我价值等方面的研究有着重要作用。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社会支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社会支持这一研究范畴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并于70年代在精神病学文献中首次以专业概念被提出。社会支持在在早期被看作是人们从社会关系网络(家人、朋友、亲戚)中获得的一种支持性资源,这种资源有助于个体解决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遇到的挫折与难题 [1]。在此之后,心理学家对其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
2.1.1社会支持的定义
虽然社会支持自被提出以来,并没有得到一个统一的内涵,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它并不陌生。一般来说,社会支持可以分为个体主观体验到的情绪情感支持和直接的物质上的支持。
国外学者Sarason等人对社会支持的定义是:个体对想得到的或者可以得到的外界支持的感知能力[2]。而Cullen则认为,社会支持是一个人从社会网络包括亲朋好友那里得到的物质或者精神方面的帮助[3]。国内对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的定义可以概括为:个体通过父母、亲戚、朋友等给予的精神或物质上的支持与帮助,得以帮助自己缓解焦躁的情绪、放松自己的心态,从而更好地应对压力情境、适应社会的一种循环系统[4]。
2.1.2社会支持的测量
一般来讲,我们可以用自我报告法、问卷调查法等来对社会支持进行测量,其中被广泛使用的是问卷调查法。
社会支持的定义虽各不相同,但是一般可以将其概括为两类——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前者是指个体在主观方面感受到的支持,是一种“无形”的支持,强调个体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感受到的被他人尊重、理解、支持的情绪情感以及对这种情绪情感体验的满意程度;后者相对应的则是一种“有形”的支持,是实际存在着的可以被看到、被听到或者被触摸到的支持,强调个体在承受巨大压力或遭遇重大挫折时收到的来自他人在物质方面或精神方面的实际帮助。我国学者肖水源又在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的基础上增加了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即个体对所能得到的社会支持的使用程度[5]。鉴于不同的研究者对社会支持的理解不同,这也导致了测量社会支持的方法也不止一种。下面就几种常用的测量社会支持的量表进行介绍。 大学生社会支持学习投入与核心自我评价的相关研究(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36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