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小学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2)

时间:2019-08-26 19:27来源:毕业论文
以功能特征为标准,课程资源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类。[1]其中,素材性资源直接影响着课程和课程实质,学生身心成长的质量,成为课程的主要


以功能特征为标准,课程资源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类。[1]其中,素材性资源直接影响着课程和课程实质,学生身心成长的质量,成为课程的主要因素。条件性资源与素材性课程资源有差异,其也直接影响课程和课程实质,但不是课程本身的首要来源,间接影响课程施行的效果和学生的发展水平。可想而知,教材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承载体。
(二)数学课程资源的内涵
我们认为数学从幼儿园才接触,其实从学会说话,父母就开始教我们。我们会片面的认为数学只是简单的学习知识,和实际生活没有任何联系,其实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让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能够将学到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也将生活中的问题和数学联系起来,二者融会贯通,让学生喜欢上数学,对数学有个深刻的认识,而不是停留在表面上。在数学教育中应当充分体现数学在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有不可替换的功能。
数学课程资源是指在教学过程或生活或其他学科教学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有效的资源。[2]它主要包括文本资源,如教科书、教师参考书等;信息技术资源,如数学软件、多媒体光碟等;社会教育资源,如学科专家、图书馆、博物馆、报纸、影视广播等;生成性资源,如在教学活动中,师生提出的问题、学生的作业以及课堂教学实录等。这些多元化的途径提高了课程资源的有效性。[3]

二、我国小学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现状
(一)数学课程资源结构单一
当今我国小学使用的数学课程资源主要是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等,学生接触数学也主要是数学课堂学习和课外作业(练习册),除此之外,学生很少通过其他途径接触数学。数学课程资源结构的单一,决定了学生学习、运用数学的形式单一。课堂上教师设计的教学过程是比较机械、空想化的,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由于小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比较低,学习抽象知识时必须借助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让他们爱上数学。
随着新改革的提出,小学数学教材的形式呈现多样化。[4]例如,由于小学一年级学生抽象思文能力比较低,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也较低,所以在教材中增加了一些和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内容,比如“校园一角”、“学习乐园”,让学生无形之中学到知识,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学到知识,如“5-2=”这一公式的的理解,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例子,如果给你五元钱买铅笔,花了两元,还剩多少?教师帮助学生化抽象为具体,易于学生理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存在性以及真实感。这样的教学安排是因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老师过分依赖教材,改掉这一习惯,开发各种有效的课程资源,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和实际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并能把学到的常识和实力应用于生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难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研习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实际上来源于生活但是又高于生活和数学神秘的地方。
(二)数学课程资源开发主体单一
课程资源的范围比较广,不仅在课堂之上,其实生活过程中一切有助于完成教学目标、课程目标的资源都是课程资源。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主体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化的。[5]课程资源的开发是一个动态生成过程,开发出来的课程只有通过教师在学校的教学活动才能体现。因此,学校和教师都有权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老师只重视教材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认为课堂上就是教教材,其他的知识可以忽略掉,可想而知,这种教学方法只重视高分化的学生,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认为学生就是教育的对象,教师认为学生只需要把教材学好就行,对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相当薄弱,在实际教学中产生的一些课程资源,一些教师也不知道去开发和利用,阻碍了小学数学教师本身的发展。 小学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3828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