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高年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关系研究(2)

时间:2020-05-10 10:38来源:毕业论文
13 致谢 17 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高年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关系研究 积极心理品质是指个体在先天潜能和环境教育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正向

13

致谢 17

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高年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关系研究

积极心理品质是指个体在先天潜能和环境教育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正向心理特质,这些心理特质影响或决定着个体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的积极取向,继而为个体拥有幸福有成的人生奠定基础[1]。

目前,国内关于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方面的研究方兴未艾,从研究对象来看,有关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研究的文献较多;从研究内容来看,大多是理论研究或是对某项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策略的介绍,实证调查研究较少[2]。其中,有马晓亮撰写的《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内涵与途径》和张小菊、赵敬撰写的《大学新生父母教养方式与积极心理品质关系研究》。孟万金、官群[3]等领导的中美英合作团队经过系统研究建构出的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六大维度15 项品质结构,使得积极心理品质在操作定义上更加深化。还有一些学者调查了积极心理品质的影响因素包括学校类型、学生区域分布、家庭背景、父母职业、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等其他[4]。然而,许多研究表明,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众多家庭因素中,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影响最大。父母教养方式通过亲子关系,进而影响着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发展[5]。

 本研究从父母的教养方式入手探讨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影响,其目的是使学校充分意识到家校合作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6]。同时,教师作为家校的沟通者,如何针对不同的家庭结构做好角色定位,如何通过活动与沟通促进家长的积极教养内容与方式,帮助家长认识到自己的教养方式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从而引发家长对自己子女积极心理品质的关注,最终促进小学高年级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1研究设计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衡阳县岘山小学的四、五、六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样选取260名学生实施了《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问卷调查,回收问卷241份,回收率为93%,其中包含有效问卷228份,男生119人;女生109人。研究对象的人口学分布情况详见表1:

表 1  被试人口学分布情况人数 百分比

性别 119 52%年级

家庭结构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核心家庭

主干家庭

单亲家庭 109

1.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将《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两个量表打印成份,利用课后空闲时间以班为单位,随机在岘山小学高年级发放问卷。由本人或者班主任担任主试,统一解读指导语以及注意事项,现场回收。

1.3研究工具

1.3.1《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

该量表是官群和孟万金等人在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以及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于 2009年编制的,适用于青少年尤其是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评定。该量表包括六大分量表、15项积极心理品质,共61题。认知分量表包括创造力、求知力、思维与洞察力3项品质,意志分量表包括真诚和执着2项品质,情感分量表包括爱和友善2项品质,乐群分量表包括领导力和合作力2项品质,律己分量表包括宽容、谦虚和持重3项品质,超越分量表包括心灵触动、幽默风趣、信念与希望3项品质。问卷采用5点评分,1表示非常不符合,5表示非常符合。量表经检验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大规模测评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7]。 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高年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关系研究(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5124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