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技术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更新较快、以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本课题的研究对新时代的学校课程建设以及信息技术人才培养都有着很深远的意义。但是信息技术在现实教学中遇到很多问题,为了培养更多信息技术人才,要从根本抓起。因此,中小学需要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重视起来,要付出时间和耐心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深刻的讨论及研究[3]。
1.1教师运用传统教学方式教授信息技术课程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与信息素养,使每个中小学生具有个性化,不只是让学生学习基础的信息技术或者基本的电脑操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运用学习到的知识加强合作与交流。信息技术课程也不单单教给学生基础技能,更多的是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创造力,提高思考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思想和能力。但是,在现实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在对待中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大多数老师本能的认为学生年龄较小、学习能力差等,忽略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对其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更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单一性教学,只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和操作,忽略了实际性的作用[4]。还有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就是对计算机的简单操作,完全脱离教学思想和目标。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应用于全新的信息技术中的情况很严重。
1.2教师对中小学生对待信息技术课程能力和认识把握不准确
教师教学过程中,对于中小学对待信息技术的认识和掌握程度把握不准确。现代经济和社会飞速发展,有很大一部分城市的中小学生在生活和各种情境中会有多多少少接触到计算机,了解和使用过计算机。教师会认为中小学生对计算机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中国各个省市中小学发展并不完全相同,甚至有很大差别。农村或偏远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学生对计算机接触和认识很浅薄,这些地域的中小学生对待计算机以及信息技术课程的接受能力更慢,因此,如果对待信息技术教学不“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那样会导致中小学生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学习水平不平衡,影响其对更高层次的信息技术学习和发展[5]。
1.3教师对新教材的理解不够完全
现实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学还存在着教师对教材把握不准确的问题。教师把信息技术课程当作一般的文化课去教学,更多注重对理论知识的“死记硬背”,而忽略更多的实际操作。由于各个地域教师教学水平也存在差异,教师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也有待提升,对于中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教学单纯的按照课本上讲解的教学方法描摹下来,课堂趣性降低,导致学生对待信息技术课程减少积极性。综合这些地域、教学资源、中小学生自身水准等多种因素,造成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不小的困难[6]。
1.4学生自主性得不到体现
由于我国中小学人数众多,资源分配不均,中小学生在对待信息技术课程内容选择上得不到自主性。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较多,知识点较为分散,由于我国比较不重视信息技术技能培养,在众多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中由老师选取教授哪些内容,并不是依据学生喜好[7]。由于是被动选择,信息技术又不被作为升学的条件,种种暂时不可改变的因素,造成了中小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以及教师家长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都比较浅薄。
1.5考试限制学生个性化
学生为应对考试,也被教师强迫进行反复练习,源Z自+优尔=文@论(文]网[www.youerw.com。由于学生的个体化又不尽相同,中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不一样,如果教师对每个学生都要求反复练习,有可能导致学会的学生和学不会的学生都对课程产生厌烦,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更多注重个性化,不应该强调表面上那些对计算机的操作。信息技术重在培养中小学生运用计算机去创造,要更多培养艺术性和创造性[8]。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52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