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我国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现状
我国幼儿社会性发展总体状况不是太好,对幼儿的早期教育没有引起重视,大多数父母只是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日常生活中并不关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加上社会风气差,父母自身没有做好榜样,对孩子太过于溺爱,家庭关系不融洽,父母离婚率高,留守儿童多等原因,我国幼儿社会性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尤其是幼儿在同情心、自信心、责任感、自控力、交往主动性、独立自主性、面对挫折的勇气等方面还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家庭、幼儿园、社会三方共同努力,改善我国幼儿社会性发展状况。
二 动画片对幼儿性别角色意识的影响
(一)幼儿的性别差异决定其社会性差异
调查显示,4岁女性幼儿的人格总分明显优于同龄的男性幼儿,具体体现在独立能力,自控能力及关心人与物三个方面;6岁男性幼儿的好奇心,情绪稳定性优于同龄的女性幼儿,6岁女性幼儿的关心人与物一向优于同龄的男性幼儿。4-6岁,幼儿性别差异的内容发生了变化。①我们可以看出,幼儿的性别差异决定着他们一部分社会性内容的差异,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改变。
(二)动画片帮助幼儿获得自身社会性别角色认识
3-6岁的孩子对自己的性别已经有了认识,男孩女孩会分开来上厕所,男孩更喜欢玩具枪和玩具刀,女孩更喜欢洋娃娃和过家家;男孩总是爱捉弄人,女孩相对文静一点,更喜欢偷穿妈妈的高跟鞋,会偷偷用妈妈的口红。对于那些性别偏向明显的动画片,男孩和女孩有着不同的喜好也是因为孩子会因为自己的性别更能融入到动画片的人物角色中去,这让他们对自己将来的家庭角色以及社会角色有一定认识。Teresa(特里萨)L.Thompson(汤姆森)等人在 1997 年对 89 名 4 到 9 岁的儿童进行了访谈调查,访谈的问题是他们如何理解动画片中男性和女性人物的表现。调查发现儿童认识到动画片中人物的性别模式、行为与表达与自己或别人的传统的职业期望之间有很大的关系。①除了关注动画片中的主人公,孩子往往会关注动画片中爸爸和妈妈的角色,男孩会更关注爸爸,动画片中的高大形象往往会引发自身对父亲的崇拜,会把将来的自己想象成爸爸一样的人;同样女孩会更关注妈妈的角色,会希望自己跟妈妈一样美丽能干。这一时期的幼儿有些会对异性亲人产生恋父或恋母情节,也通常会向往成为同性亲人一样的人。动画片能让孩子对自己这一性别的社会角色的特点有一定认知,也会去模仿动画片中同性人物的行为,有时会将自己与动画片中同性人物放在同一水平位置,认为自己也可以是那样的,如果引导好,这就为孩子以后更好的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做了一个更好的准备。
三 动画片对幼儿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一)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的含义及表现
亲社会行为又叫利社会行为,是指符合社会希望并对行为者本身无明显好处,而行为者却自觉自愿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一类行为。一般亲社会行为可以分为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而3岁左右的孩子比较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男孩比女孩更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而这个阶段的孩子的攻击性行为主要表现为身体上的攻击,女孩择更偏向于言语上的口角,随着年龄的增大,这种攻击偏向于侧面攻击。而日常嬉戏玩耍过程中的碰撞不属于攻击性行为。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是两个相反的概念。实习期间我发现其实很多孩子是懂事的但同时又是冲动的自控力差的,当看完一些亲社会题材的动画片并加以老师的讲解后,我能看到每个小朋友都能点着小脑袋指出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应该要乐于助人等等,在老师的鼓励下,通常也能相互帮助,有时会回家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但是孩子之间总是会是不是发生摩擦,总有一个留着西瓜头的小男孩,总是很霸道,他要的东西就一定要抢,抢不到就会打,但是又很有小聪明,每次别的小朋友跟老师告状后,他都会非常迅速的对着老师喊“老师,我错了”脸上表情总是很委屈,老师看他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就不忍再多加呵斥,过后会偷偷露出得意的表情,事实上根本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只是非常聪明的认识到老师爱他,假装道歉求饶就会获得原谅,孩子为何会有这样的认知?我想离不源`自*优尔?文.论~文`网[www.youerw.com开父母家人,从与小男孩的奶奶接触后,我们不难猜想家长是有多溺爱这个孩子,男孩子顽皮是正常的,犯错是正常的,家长也应该会有斥责的时候,但是我想主要目的并不是要斥责或打骂孩子,而是应该真正让孩子明白自己错在哪里,如果只是一的打骂孩子以制住某些不正确的行为,就会像这个小男孩这样,他想的不是自己错在哪里,而是如何能避免大人的责备,投机取巧。另外,家长的是非不分,一袒护自己的孩子会助长孩子的这种思想和行为。以至于像这个男孩这样,攻击性行为频繁。其实孩子很聪明,只是家长过分溺爱,没有花太多心思在教育上,只是一的责备,孩子缺乏情感体验和道德认知,就会攻击性行为强,亲社会行为弱。 动画片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3):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54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