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浅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3)

时间:2020-08-25 15:26来源:毕业论文
道路自信是一种在现实基础上的情感认同,这种自信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没有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空谈道路自信只是一种变

道路自信是一种在现实基础上的情感认同,这种自信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没有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空谈道路自信只是一种变相的自我嘲讽;这种自信需要科学的理论基础,没有科学的理论基础,道路自信将失去前行的指明灯,看不到方向,甚至迷路;这种自信不是盲目的情感认同,而是基于一种道路自觉,所谓道路自觉就是对这条道路有正确的认识,它的开辟不是偶然产生的,而是有深厚的实践基础、合乎历史性与逻辑性的统一,有其必然性,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才能做到自觉自愿地坚持这样一条道路并且充满信心;这种自信不是特指某个人或某个团体、阶层的自信,而是全国人民的自信,唯有全国人民都赞同这样的道路才是真正的道路自信。

当代中国的发展可以说是国际国内风光无限,无论是在经济实力上还是在国际话语权上都有了举足轻重的位置,中国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现了非凡的魄力,越来越多的世界人民在聆听中国声音。国内的发展总体上有条不紊,成绩卓越,届时提出道路自信不但是对这条道路的肯定,更是为了进一步积聚力量、汇聚民心,让更多的世界人民听到中国声音。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来源

(一) 道路自信源自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科学性及其理论的与时俱进

马克思哲学将辩证法应用于唯物主义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并且应用于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为基本范畴,发现了社会发展的两大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正是这两大矛盾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从而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实现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有其规律性。马克思将社会发展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的发展呈现一定的顺序性,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必然性,但是由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本民族特点等因素的影响,社会形态的更替又呈现前进性与曲折性。马克思曾经认为资本主义将为人类社会进入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提供物质基础,共产主义是建立在巨大的生产力基础上的,晚年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东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提出了著名的跨越理论,认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对于这个理论的实践。马克思理论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科学性源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但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继承了前人的理论成果,而且还通过大量反复的实践与理论论证,与时俱进是其理论的本性,它总能站在时代的先锋,高屋建瓴,引领未来。

中国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的第二次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每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发展形势与阶段必然要形成相应的思想理论作为指导。理论是行动的指南,理论基础上的实践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因此理论应该走在实践的前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与发展,始终走在时代的前面,为道路自信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浅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3):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5905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