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区域之间的教育机会不均等
有报道称,全国适龄儿童入学率已近乎100%。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只是全国的平均水平。由于我国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部分西部边远农村的儿童入学率很低。从辍学率来看,教育部相关负责人称,2006年往后,随着义务教育的不断普及,小学辍学率一直稳定控制在1%以内。[2]但是,即便小学辍学率在全国范围内控制在1%以内,绝对数量仍然很惊人。同样的,全国各地的推行义务教育的程度不同,在全国平均水平1%的情况下,中西部地区儿童的辍学率,完全有可能高达5%,甚至更高。
2.城乡之间的教育机会不均等
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在学校环境、教学设施以及师资力量等方面都处于优势地位,而农村往往无法享有这些优质的教育资源。此外,农村还经常出现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现象。这直接导致了农村儿童在受教育机会上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在教育起点上便输给了城市的孩子。从小学毕业开始,农村学生的辍学率一直高于城市学生,随着教育层次的不断提高,他们的在学率也在逐步减少。目前,在大学校园里,农村家庭的孩子所占的比重很少,在重点大学中比例则更低。我们都知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学技术必须通过教育这一途径才能得以传承。因而,我们可以说,教育是间接地作用于生产力、作用于经济的。起初,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教育公平的差距,后来,因为教育对经济的反作用力又使教育反过来拉大经济发展的差距,这将完全有可能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3.不同群体之间的教育机会不均等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这也成为影响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因素。高收入家庭的孩子能够进入重点学校学习,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购买电脑、书籍等各种学习用具。如有需要,他们还会参加补习班或请家教上门单独辅导。此外,父母为了促进孩子全面发展,还会让他们参加培训班学习各种才艺。这势必会使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孩子能够更好的成长,在以后的就业竞争中也更具优势;相比较而言,有些低收入家庭的子女甚至连学费都交不起,更不谈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了。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由于户籍制度和高考制度的限制,他们正在受到不平等的对待,这也是他们学习成绩不理想,辍学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教育过程不公平
1.教育经费投入上的差距
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关于2011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显示,全国普通小学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为4966.04元,其中,农村为4764.65元。全国普通初中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为6541.86元。其中,农村为6207.10元。[3]数据表明,在城乡的教育经费投入方面存在不公平的现象。表面上看,差距似乎不大,但是考虑到城乡原本存在的较大的不平衡,这样的差距便让人难以接受。经费投入的差距不仅仅表现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差别也十分明显。东部由于经济发达,经费投入明显高于西部地区,而教育经费的投入直接制约着学校的办学条件。那些边远地区因为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学校宿舍破旧,生活设施欠缺,危房比例较高,教学设施陈旧不全,农村中小学基本没有实验室和图书馆,至于电子阅览室更是无从谈起。所以,所谓的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到头来都只是一句空话。
2. 师资力量上的差距
一直以来,我国在教师的结构分布在城乡之间都存在明显的差别。相对于城市教师的数量而言,农村教师数量就显得相对缺乏。在农村的杰出教师稍微崭露头角,便被挖到城里去,农村中学似乎成了城里学校优秀教师的输送机构,师资很不稳定,优秀的教育人才流失极为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农村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同时,也加大了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造成社会不公,非常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我国基础教育公平性问题探析(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59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