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排列方式像一个马蹄的形状,所以叫单马蹄形排列,即幼儿用椅子围成一个开口面向教师的马蹄形,教师坐在马蹄开口前方。[7]这有利于师生、生生之间进行有效互动,教师容易控制教学秩序,且小班幼儿处于动作迅速发展的时期,此布局形成的较大空间,适合表演式、讨论式教学活动的实施。当然,这种布局也存在弊端,如教师易忽略两旁位置的幼儿,使两旁的幼儿缺乏存在感,尤其是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容易情绪化,若不能得到应有的关注与回应,会出现不适应集体活动、对学习的积极性下降等问题,在接下来的学习与生活中可能诱发更为严重的后果。
3.3 双排马蹄形排列
当参与教学活动的人数超过25人时,就需要教师灵活的运用桌椅排列的技巧了,而这双马蹄形排列其实就是单马蹄形排列的一种延伸,即在单马蹄形排列的内围在安置一个相同开口方向的小马蹄形排列。这样可以有效解决因人数过多而导致难以安排位置的问题。由于小班幼儿喜爱模仿,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对幼儿实施榜样教学,让表现较好的幼儿坐在双马蹄形的内围,因为这些位置数量少且处于中心处,可以满足幼儿的存在感和求知欲,同时对外围马蹄形位置处的幼儿有一种榜样示范作用,有利于调动全班的学习积极性,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8]但这种排列方式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足够的空间给幼儿进行表演等其他大肌肉动作行为。
3.4 圆圈形排列
当参与教学活动的人数不多时,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围成一个圆圈,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幼儿的参与感 ,有利于师生、生生面对面进行交流与互动。对于好奇心极强的小班幼儿来说,当大家一起手拉手围成圈时,会有种做游戏的兴奋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但是圆圈式排列增大了幼儿的视觉空间,小班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的特点,导致他们更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出现分心状况比较严重,教学秩序较难控制,需要教师多加关注。
3.5 对阵形排列
当出现有表演性质或者辩论性质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对阵形排列方式,即将幼儿分为两组,分别靠活动室墙壁相对而坐,犹如两方进行对阵一样,所以叫做对阵形排列。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他们更青睐于非正式的教学环境,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其好奇心,还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宽松、自由、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学习与成长。[9]在使用这种排列方式时,教师要注意幼儿的安全问题,比如桌子与桌子之间的缝隙是否存在夹住幼儿手指的隐患等问题。
3.6 折扇形排列
折扇形排列,顾名思义就是像折扇一样呈弧形排列。这种方式可以说是我国国情决定的,由于现在很多幼儿园都没有实行小班化教学,导致班级幼儿人数过多,所以教师会采用折扇形排列。这种排列方式兼具了秧田形和马蹄形排列方式的特点,对小班幼儿来说,集中在一起有利于保持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活跃课堂发言表现的气氛,教师也容易控制教学秩序,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同样的,这种排列也存在着活动空间少、生生互动不足等问题。
小班活动室桌椅布局方式的种类和原则(3):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60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