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高警觉工作人群的元认知
警觉,一个具有广泛意义的主题,是人类早期生存必备的能力,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些心理治疗研究者发现警觉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例如,缺少睡眠、压力过大,都会影响个体的警觉水平;而多动症儿童和老年痴呆患者则在警觉功能上严重受损[1]。现代心理学中,警觉又称为持续性注意,开创警觉系统研究的Mackworth,将警觉描述为在一定的环境中,对以随机的时间间隔出现的某种具体的微小变化进行觉察和反应的准备状态(N.Mackworth.1948)。警觉性是指在某种环境中维持注意力和反应变化适当的应对需求和变化的能力。较高的工作量,更大的性能下降,长时间的高警觉会导致资源枯竭,导致性能衰弱。本文就是以运动员、驾驶员、初三学生、高三学生、计算机IT员工、会计、手术室医生等为主要代表的高警觉工作人群为研究对象,进行元认知与心理疲劳的相关研究。
2.1 元认知的概念
元认知(Meta-cognition)一词最早出现自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弗拉威尔(J.H.Flavell)在1976年出版的《认知发展》一书。近30年来,研究者们围绕元认知开展了大量研究,使其逐渐成为当前心理学,尤其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元认知对心理学研究的深刻意义在于,它对传统的不同认知领域之间的界限提出了质疑。传统观点将认知活动人为地划分为知觉、记忆、思维、言语等范畴,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这些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而元认知研究则削弱了这种人为的分离,它强调传统认知范畴之间的相似性而非其区别,因此有助于传统认知领域的重新整合,有助于将个体作为一个完整的来研究。并且,元认知研究在教育领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而在众多的元认知定义中,以元认知研究的开创者Flavell所作的定义最具代表性。1976年,他将元认知表述为“个人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或其它相关事情的知识”,以及“为完成某一具体目标或任务,依据认知对象对认知过程进行主动的监测以及连续的调节和协调”[2]。1981年,他对元认知作了更简练的概括:“反映或调节认知活动的任一方面的知识或认知活动”[3]。A.Brown与L.Baker也认为,元认知是“个人对认知领域的知识和控制”[4]。可见,元认知这一概念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有关认知的知识,二是对认知的调节。也就是说,一方面,元认知是一个知识实体,它包含关于静态的认知能力、动态的认知活动等知识;另一方面,元认知也是一种过程,即对当前认知活动的意识过程、调节过程。作为“关于认知的认知”,元认知被认为是认知活动的核心,在认知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Yussen认为,现有的元认知的定义是开放的定义,而非封闭的。随着研究的深入,元认知的概念及理论应该将会有所发展。
2.2 元认知的研究与实践应用
关于元认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种类型:一种主要以元认知知识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个体关于自己和他人的认识活动、过程、结果以及与之有关的知识来探讨元认知的有关问题:另一种主要以元认知监控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个体为了达到预定的目标,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监视、控制和调节行为来探讨元认知实际监控活动的心理机制与活动规律。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以介绍国外资料为主,但也取得一定的成果。国内对于元认知的研究主要涉及教育以及问题解决方面,特别是阅读活动中的元认知,已有一定成果。思维活动中的元认知对提高教学效果,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开发人的智能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警觉工作人群元认知疲劳来探索研究(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69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