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 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
研究表明,幼儿攻击性行为与家庭教育模式有着密切联系,攻击性幼儿大多来自“过度溺爱”和“绝对权威”两种类型的家庭。这两种家庭类型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对儿童限制的失当。[5] “绝对权威型”父母,会用多种方法控制幼儿的自主性,有些家长会采取体罚等暴力手段。有些则会采取情感、言语方面的控制。长期以往,幼儿会有逆反心理,从而会与父母产生对抗,并且从父母的言行中习得攻击的方式。当他们到了集体中,就会体现出家庭中父母的要求和行为,从而产生攻击性行为。我所观察到的一个现象就能很好的说明这一点。午睡时,有两个小男孩总是不睡觉,而且也不好好盖被子,当老师把被子盖到他们身上时,他们总是用脚把被子踢开,有一个小男孩不仅踢被子,还用脚去踢他的同伴。事后当老师问他为什么要用脚去踢被子并且踢他的同伴时,他回答说:“在家我不睡觉的时候,爸爸会生气地把我的被子掀了让我别睡了,还会用脚踹我。”由此可见,父母对幼儿的攻击行为对幼儿有着很大的影响。文献综述
“过度溺爱型”父母,满足幼儿所提出的任何要求,彻底放弃了对幼儿的控制。当幼儿所提出的无理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采取哭闹的方式。此时,父母不但不加以阻止,反而顺从,这会让幼儿觉得这是对自己行为的肯定。听到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年轻的母亲教育自己的孩子说:“谁打你,你就打谁,不要让自己受到欺负。”结果,这个幼儿一直很蛮横,对任何人都带有一种敌意,并有明显的攻击性行为。当老师和这位母亲谈论到此事时,那位母亲却说:“这有什么呀,我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受到欺负,别人能打我们家孩子,我们家孩子凭什么不能保护自己。”该母亲的言行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起到了一定的强化作用。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矫正策略(3):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71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