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教育公平小学教育中教师对学生关爱分配研究(3)

时间:2021-08-31 21:54来源:毕业论文
2.1 公平关爱学生有助于促进师生关系和谐 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是联系教师和学生心灵的桥梁,公平关爱学生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师生关爱和谐是教

2.1  公平关爱学生有助于促进师生关系和谐

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是联系教师和学生心灵的桥梁,公平关爱学生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师生关爱和谐是教育公平的直观反映。赞可夫曾说过,“孩子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特别是这种待遇来自一个亲近的人的时候,他的痛苦心情会在心灵里留下一个长久的痕迹。”教师的任何偏爱都会失去关爱的力量,使学生失去与教师交流的信心,失去对教师的信任。爱是相互的,如果教师不能公平关爱每位学生,学生也不会尊敬,爱戴教师,必将导致师生关系支离破碎。文献综述

2.2  公平关爱学生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布尔贝曾说过,具有教育效果的不是教育的意图,而是师生间的相互接触。教师对学生关爱在学生成长中有不可磨灭的力量。教育公平的关键是让所有学生获得合适的教育。遵循教育公平的宗旨,科学合理地分配关爱能激发学生的智慧道德潜能,增强学生学习知识的信心。如果关爱分配不当,则会起到反向作用。教师的形象将会大打折扣,其教育影响力受质疑,教学质量也会大打折扣。

2.3  公平关爱学生有助于满足学生心理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教师的关爱属于爱和归属感这一层次。学生在满足了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这些最基本的需求后,渴望获得爱和归属感。教育过程公平包括教育资源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给学生带来归属感,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使学生激发学习动机,增强学习信心。

3  当前小学教育中教师对学生关爱不公平几种表现

3.1  “重视优生,忽视中间,厌烦后进生”

部分教师在学校中重视优生,忽视中等生,对后进生态度恶劣,并不关爱。这种关爱分配情况是目前小学中比较“盛行”的。在我国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下,教师一方面以能够培养出优秀的、有才华的学生作为自我价值实现的标准,另一方面片面追求升学率,把能否培养出少数尖子生作为评价教育质量高低的标准。这同时也与教师的声誉及待遇挂钩,考上一个名校,教师就能获得丰厚的奖励。这些潜在的压力和外在条件的诱惑使得教师把有限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优生”、“尖子生”身上来,更多地关爱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绝大多数的中等生只能分得剩下的一点关爱。参与访谈的六年级学生小洁表示:老师不关心我,上课,写作业的时候看到我跟没有看到似的。老师只喜欢成绩好的,像我这样成绩一般的,老师都不管我。还有成绩更差的那些同学,老师看见就烦,看见就责骂。教师对后进生的关爱微乎其微,更多的是冷漠。教育结果公平要求每个人通过接受教育能达到一个基本的标准。这种关爱分配不仅与教育公平的要求相悖,还扩大了学生之间的差距,是不可取的。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3.2  “紧抓两头,忽视中间”

部分教师在学校中对优生和后进生的关爱较多,中等学生得到的关爱很少。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在其能力范围内对学生的关爱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很多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他们对学生的关爱大部分分配给了“优生”和“后进生”,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中间段的大部分学生。教师会比较关爱成绩优秀的学生,因为他们是班级学生学习的榜样。与此同时,优生的性格往往受到教师的喜欢,他们乖巧,听话,活泼,稳重。同时教师也关注后进生。现在的小学的班级鲜有优差之分,一个年级几个班,比常规比各种活动,教师最关注的还是比成绩。一个班级的平均分高低并不取决于班里优生成绩,而是后进生的成绩。只要班级里的后进生数量少于其他班,或者成绩高于其他班,班级平均分就高。小学教师深谙这道理,于是后进生得到了老师较多的关爱。大部分的中间学生得到的关爱较少,与教师的互动交流及课堂发言机会很少。这违背了教育公平的教育机会均等。不管学生的能力及性格如何,都应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可是有些教师教学半学期,还将班内学生姓名混淆,这对学生的心理伤害无疑是巨大的。这种关爱分配的表现牺牲了中间学生的利益,并不能保证学生教育机会均等。 教育公平小学教育中教师对学生关爱分配研究(3):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8124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