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小学堂在这一时期也得以发展起来。就苏北来说,1898年,海州厅改选青书院为赣榆县初等小学堂。1901年,淮安府盐城县在泰山庙设立县学堂,海门厅由师山书院改建中西中学。1902年,淮安府于府署西十王堂设公立山阳县高等小学堂。两年后再于淮城东长街设公立淮安府中学堂。1905年,通州在紫琅书院旧址上改立通州公立第一高等小学校。1906年扬州府原仪董学堂改设两淮中学堂。笔者据苏北各地地方志不完全统计,清末苏北设立了各类中小学堂130所(参见附表5)。
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从制度上为解决新式学堂建立以来对师资匮乏和师资不能胜任新式教育问题做了积极的努力和探索。它不仅促进了初等、中等和高等普通教育的发展,⑤[14]P316也有力催化了师范教育的出现和发展。
(三)清末师范教育的萌发
清末新式教育起步和发展过程中,塾师、山长、圣贤名家、官吏等旧式教师难以胜任教育教学,新式教育师资短板现象日益显现。张謇指出:“謇维教不可无师,师之道备于学记。后世科举之师学记,所谓呻其佔毕多,其讯言数进而不顾其安施之悖,而求知拂者也”。[24]P75有鉴于此,一些有识之士早就吁请设立师范教育,培养具有新学知识背景和掌握一定教学技能的师资力量。
1896年,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其中《论师范》首次触及到了近代师资培养问题,被认为是我国师范教育思考的开始。他指出:“今天下之变日亟,教学之法日新”,然而“一切教习,多用西人”,有言语不通、教法不同、不通中学、事杂言庞和薪资倍于华人教习的五不“相宜”。
1897年,盛宣怀经奏请批准,在上海徐家汇创办南洋公学,分设四院:师范院、外院、中院和上院,其中师范院即是我国近代最早培养师资的专门机构,由张经甫任总教学,负责教务。在沈庆鸿先生回忆师范班同学名单统计,1897年师范院40名学生中有江苏籍(不包括上海)学子20人,1898年16人中有12人,1899年13人中有6人。[25]P4-5师范院共分5层:
第一层之格曰:学有门径,材堪造就,质地敦实,趣绝卑陋,志慕远大,性近和平;第二层之格曰:勤学诲劳,抚字耐烦,碎就范围,通商量,先公后私;第三层之格曰:善诱掖,密稽察,有条理,能操作,能应变第四层之格曰:无畛域计较,无争无忌,无骄矜,无吝啬,无客气,无火气;第五层之格曰:性厚才精,学广识通,行正度大,心虚气静。[26]P271
此后,清廷先后创办了一些师范学堂:论文网
1898年7月,梁启超起草《筹议京师大学堂章程》,拟于“堂中别立一师范斋,以养成教学之才”。学堂速成科设师范馆,修业三年,毕业后任中学堂教习。1902年5月,张之洞于武昌宾阳门南开办湖北师范学堂,培养中小学堂教习,袁世凯在保定设直隶师范学堂。
1904年“癸卯学制”颁布,将师范学堂分为初级和优级,修业年限为八年。初级师范学堂每州县都须设立一所,是师范教育的起始阶段。为解决师资短缺的紧迫情形,省城初级师范学堂除了完全科外,还应设简易科以缓解压力。而各州县初级师范学堂尚未设齐之际,可先设师范传习所。初级师范学堂与中学堂学生学力大致相等,只是偏重教育学的学习。在省城初级师范学堂毕业的学生,应到本省各州县小学堂就任教员,州县初级师范学堂毕业者应至本州县小学堂执教。优级师范学堂是师范教育的第二阶段,京师及各省城宜各设一所。除此之外设有“简易师范科”、“师范传习所”、“实业教员讲习所”为补充师资之临时办法。 清末苏北师范教育研究(6):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81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