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颜之推教育理念的现代审视以早教为例(2)

时间:2021-10-17 20:23来源:毕业论文
(一)有胎教之法重视早期胎教 《颜氏家训教子篇》: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书之

(一)有“胎教之法”———重视早期胎教

    《颜氏家训•教子篇》:“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书之玉版,藏诸金匮。”[1](P2)

 最早提出胎教的其实并不是颜之推,儒家经典《礼记》里边就有过关于胎教的记载。由此可见中国人自古以来都很重视胎教,颜之推重申胎教,主要是将家庭教育时间前移。

在这里颜之推举了古代王室的例子来证明,在古时候的王室,就已经有了“胎教”的这一做法,当孕妇肚子里的孩子长到了大约三个月的时候,她们就要出去并且是搬到别的更好的房子里,在之后的生活中,眼睛不能斜视,耳朵不能乱听,要听优美的音乐吃适合的美味,并且这些行为都要需要按照礼义来加以节制。还得把这些写到玉版上,藏进金柜里。[4](P123)

放在现在来看,就是说在怀孕三个月后,孕妇就要开始注意休息起居,自己在平时日常生活中就要注意,要只去看好的事物、只去想好的事情、只去听好的声音,要杜绝掉一切不健康不适合的内容、杜绝与他人吵架、杜绝邪恶的想法,要保持一个相当好的胎教环境。孕妇同时还可以在心里默念,自己的孩子在将来一定是一个像圣贤一样伟大的人物等等,一定要注意到孕妇只能想好的,使自己保持心情上的愉悦,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4](P97)这样,可以为子女培养圣贤之心。文献综述

在中国古代,人们其实对儿童的早期教育十分的重视,早在奴隶社会时期就已经有了关于儿童早期教育的种种主张,这些主张都在各种古籍之中零散的记录着。中国其实是全球无数个国家中最早提出胎教这一思想并正式施行了胎教的国度。中国的胎教最早开始是在距今约3600多年前的周文王的母亲太任对周文王的胎教。刘向的《烈女传》中就记录了公元前11世纪的周文王的母亲十分注重胎教的事情。在贾谊的《新书•胎教》篇里边,也有详细的指明孕妇应该有的行为举止。[2](P30) 

上面提到的,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周文王。他是一位十分成功的帝王,文韬武略,并且在姜太公的帮助下建立了周王朝,造福百姓,深得百姓的信服,名扬古今。他对中国的历史具有重大且深远的影响。

但说起来,还要感谢他有一位好母亲。

周文王的母亲名叫太任。《礼记•保傅》里边有过记录,太任有着端庄的品行和高洁的德行。她在怀文王时,做到了只去看好的事物、只去想好的事情、只去听好的声音,杜绝掉一切不健康不适合的内容、坚决不与他人吵架、杜绝邪恶的想法。所以“孝仁礼义”这四个字,周文王从小时候就已经深深的懂得并能做到了。太任教一而识百,触类旁通。周文王作为帝王,不但特别孝顺父母、关爱众人,而且熟悉骑马、箭术、对安邦定国之法更是了解透彻,让朝廷大臣们不断称赞。由周文王的例子可以看出,母亲对孩子的胎教和早教对孩子的成长发展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啊。 

我国专家曾做过一个观察实验,他们通过借助一系列的科学仪器对一些被实施了音乐胎教、对话胎教、抚摸胎教等胎教的胎儿们的各种表现进行的及时的跟踪观察,而且在后期还对进行过胎教的孩子做了一系列的跟踪调查与研究,接着得出结论,接受了胎教的婴儿们在以下几方面相比普通婴儿有着更加优秀的表现能力,它们分别是:更有力的手的握力和更强的运动能力,扶坐时有更有力的颈部肌肉的张力,更强的抬头和吮指能力;情绪相对平稳,容易安慰,能分辨哄和逗;眼睛又亮又炯炯有神,具有更好的注视能力;对于音乐更敏感。以上实验结论都可以证明,被实施过胎教的婴儿拥有比一般宝宝更为强大的认知、运动、精神、言语及情绪还有表现能力等。 颜之推教育理念的现代审视以早教为例(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8310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