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梦龙将语文教学效果分成了记忆、理解、探索三种层次的水平,如果仅限于满足“求分欲”,那么教师的教学水平只需达到理解水平甚至记忆水平即可,但是要实现“求分欲”向求知欲转变的目标,就必须达到探索水平,而导读教学就恰恰达到了这个水准,即在获取必要语文知识和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将情感、价值观的体会与生成揉进其中。
二 导读法——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导读法是钱梦龙于20世纪80年代针对语文教学的讲读模式创设的新构想。钱梦龙指出:导读中的“导”即教师的因势利导;“读”,则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阅读实践。导读法的基础理论框架由“三主四式”构建而成。三主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若说“三主”是导读法的灵魂,“四式”则可称为其躯体。“四式”为: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是四种阅读教学模式。文献综述
导读法不仅在语文阅读教学的操作上有参照作用,更重要的是观念上的更新。
(一)教学要人道化和民主化
语文教学只有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才能让学生以真正的阅读者、认识者、体验者的身份进入文本。要实现人道化和民主化,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具有自己的独特体验和思想情感的认识者和实践者,他们身心的不成熟性特点又决定了他们蕴藏着巨大认识潜能。因此教师要敢于放手,激励学生到读、写、听、说的语文实践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制约作用:教师承担的任务将不再是向学生“灌注知识”,而是循循善诱,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经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中来,在自主发现知识、探寻文本内涵的过程中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协助学生自主地达到心灵与文本的融合。当学生意识到自己不是接受结论的被动者而是学习的主人时,他们必定会焕发巨大的认知热情,这种热情主要产生自学生内部的驱动力,这种内驱力会推动学生接触更广阔的知识领域,从而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汲取更多的精神养料,促进自身语文素养的提升。
(二)教学要科学化
一方面,教学过程要符合教学认识论,要紧紧地抓住语文实践这个基点,即“三主”中的“训练为主线”。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过程。但是学生的认识规律跟一般的认识规律相比,有着独特之处:其特殊性首先是认识内容的浓缩性,即先辈经过摸索、实践、质疑、辩证、总结等复杂长期的过程获得的事实道理,学生通常只需要几节课甚至更短的时间便可获得。然而,无论学生的认识过程如何浓缩,如何特殊,总遵循认识过程的基本规律,特别是离不开“实践”这个基础。语文教学中的认识对象,不仅是教材所描绘和解说的客观事物,而且也是这些教材选用的文章本身,这就决定了语文课上的基本实践形式就是“读”这些文章。另外,学生的认识过程与一般的认识过程相比还多出一个指导性因素——教师,从而构成了一个由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师的三边“认识结构”。在注重能力培养为主要特征的语文学习中,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师三者之间又是通过训练过程达到有机统一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p2)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不是生硬添加的成分,而是不着痕迹地渗透在说写听读等语文实践过程中的。因此只有在立体、科学、综合的训练实践过程中,才有真正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的目的。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以引导者的角色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入文本,经过认读感知、辨析文体、定向问答、深度质疑、复述整理等一系列“读”的实践,不仅能够建构知识意义、锻炼阅读和说话能力,同时能够在自主的阅读过程中收获审美乐趣,受到文本所渗透的人文精神的感染熏陶。自读式、以应用迁移为主的作业式等,都将学生的实践训练放于主体地位,而教师要做的就是确定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大方向和训练框架,授之以法,随机点拨。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QQ752018766* 钱梦龙的语文导读教学法(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85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