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当前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受应试教育和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除了班主任对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错误解读外,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还存在班级文化缺乏个性,过于形式化等问题,这些问题有碍班级文化的发展和壮大,是值得反思和研究的。[2]
2。2。1 班级文化意识淡薄,认识片面
这里包括教师、家长、学生三方面因素。一些教师由于对班级文化内涵缺少科学系统的认识,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时,把更多的目光放在“班级学风”的塑造上,一味的强调学习,忽视了学生的思想品德、审美情趣,行为表现等方面的发展,导致了班级文化的“发育不良”。部分家长对学校教育也缺乏深刻的认识,往往只关心学生的学业考核成绩,而忽视甚至学生综合素质的均衡发展,这就造成教师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时,学生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和引导。家长与教师的意识当然也影响到学生,久而久之给他们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2。2。2 班级建设缺乏个性,没有新意
在班级文化的建设中,很多小学的班级中找不到个性文化,一方面是由于班主任与小学生创新意识欠缺,活动方式陈旧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于教育管理者没有重视小学生的兴趣特长,大多数都集中在文体活动中,如千篇一律的诗歌朗诵,流动红旗评比等。教育是为了培养有个性的学生,教师应该积极的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形成自己的班级特色。
2。2。3 班级活动流于形式,忽视民主
班级活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普遍存在班级活动流于形式化,忽视民主的问题。流于形式主要是因为很多班主任对于班级活动不予以重视,仅仅为了应付检查而递交活动方案;而当前的班级活动忽视班级成员的民主性,问题主要是由于教师的态度和管理体制造成的,一成不变的班干部管理制度,存在着很大的弊端,使得小学生容易对集体活动产生叛逆心理[3]。此外,班主任对于个别优秀学生的偏爱往往会导致班级制度建设失去公平,阻碍了班级文化建设的民主化发展。
3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及其发展
1943年,美国人本zhuyi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它是解释人格的重要理论,也是解释动机的重要理论[4]。其提出个体成长的内在动力是动机。马斯洛认为动机是由多种不同层次与性质的需求所组成的,而各种需求间有高低层次与顺序之分,由最低需求至最高需求依次为:
(1)生理需求层次:是最低层次的需求,包括食物,衣物,睡眠等的基础的需求。 文献综述
(2)安全需求层次:保证周围环境安全,没有威胁。
(3)社交需求层次:希望在社会中有所贡献,有一种归属和爱的感觉。
(4)尊重需求层次:希望别人注意自己的能力并希望自己的价值能够得到实现。
(5)自我实现需求层次:能意识到自己的最高潜能并希望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这五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不同层次递增,但这个顺序不完全固定,可以改变。需求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人人都有需要,某层需要获得满足后,另一层需要才出现;二是在各种需求未满足之前,首先要满足迫切需要;该需要满足后,后面需要的激励作用才能够显示出来。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与此同时,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就不再有激励作用。
4 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指导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应用(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86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