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研究意义
目前国内有关大学生孤独感的相关研究虽然在呈增长的趋势,但是还是相对较少,非常不完善。相反国外对孤独感的研究就要比国内要丰富,先进的多。然而,由于地区性,人口的差异性,生活节奏以及生活水平的不同,国外孤独感的相关研究并不能照搬使用到国内。所以国内就孤独感相关研究的形势还是严峻的。
在现代社会的存在的孤独感是一种普遍现象,而孤独感持续的结果是一个严重问题,持续的孤独感将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个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很长一段时间,甚至会引起生理上或者心理上的疾病。
大学是青春的重要时期之一,在这段重要而又特殊年纪中,明确自我,改变自我,这对大学生以后走向工作,迈向社会有着重要的地位!许多大学生在离开了父母的庇护和家庭的港湾后,独自面对一个新环境,遇到学习焦虑、人际压力和麻烦,如果没有强大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容易产生孤独感。内心感觉就像校园民歌的歌词常常可以看到诸如“遥远的荒凉,独自徘徊”,换句话说,充满忧郁的气息。因为大学生的身心尚未完全成熟,在面对困难的挑战的生活相对缺乏独立的能力,抗压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不强。长期的孤独体验将逐渐伴随一系列其他消极的情感体验:如自尊、抑郁、敏感、无助、沮丧,颓废,易怒、抑郁和绝望,各种不健康状态持久化可以导致精神障碍和行为问题。
为了降低孤独感对大学生带来的各种危害,让大学生了解孤独感。本文将从大学的生源地,是否为独生子女,以及专业和年级四个方面研究孤独感的相关性分析,并给出结论和建议。给大学生以及后人研究做出参考。
二、大学生孤独感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调查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对38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了377份问卷,回收率为99%。最后确定327份有效问卷,有效问卷率为86%。有效问卷具体分布情况见下表1
表1、被试基本情况
变量 组别 人数 百分比(%)
生源地 城市 182 55。7
农村 145 44。3
独生子女 独生子女 196 59。9
非独生子女 131 40。1
专业 理科 164 50。2
文科 121 37。0
艺术类 42 12。8
年级 大一 101 30。9
大二 132 40。4
大三 70 21。4
大四 24 7。3
性别 男 150 45。9
女 177 54。1 大学生孤独感调查(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88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