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琴老师在《儿童心理及教育儿童之方法》一文中的开宗明义:我们为什么叫儿童穿起长衫来?为什么称儿童叫‘小人’?为什么不准他游戏?为什么他一举一动要想我们成人一样?假使我们要收教育的良果,对于儿童的观念,不得不改变;实行教育的方法,不得不研究。”[1]所以一个老师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是对其进行德育教育。也意着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鉴于此,根据自己在实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学生各种不良生活习惯表现,一直很关注这个问题,所以选择一个学生,以不良生活行为中心工作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观追踪。10128
经过几个月与学生们的相处,我对我们宿舍学生的基本情况大致有了一定的了解。根据平时的观察与交流来看,发现这个同学不正确的生活行为有很多。在此,我借助这个个例,对他日常生活不良行为形成的家庭情况、表现及所作的相应措施做出了系统分析。我所跟踪调查的男学生是优尔年十二班的一名学生,他叫田文豪,今年十二周岁,身高一米优尔零,他父母住处在淮阳县县城内,爷爷奶奶的住处在离县城不远的四通镇。他所在的宿舍是我实习所带领的宿舍之一。
一、家庭情况基本介绍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组成形式,是青少年最初学到知识、生活技能和养成良好习惯的第一场所,一个人从出生到成人,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此度过的,这一时期是决定一个人心理、性格和素质的关键时期。”[2]
“家长的行为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孩子的行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他的言行举止在孩子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3]根据我与他的谈话和从她的父母口中了解到他的家庭生活背景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基本状况
父母一起经营一家理发店,算是比较“潮流”的家庭,家里还有一个姐姐,由于父母比较忙,他从小就被爷爷奶奶抚养着,都是节假日的时候爷爷奶奶领着去看望父母一次,和父母的接触特别少,家庭缺乏亲情感,所以不能经常和父母很好的沟通交流,父母对他的日常生活学习情况也不知情。根据他所说平时都是和许多小朋友呆在一起,爷爷奶奶也不怎么管他,比较放任。
(二)父母和爷爷奶奶的生活环境
“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阶段来说,内化中期,社会期望起着决定性影响。”[4]“社会风气与学生的关系就像自然气候与植物的关系一样。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如风俗习惯、道德观念等,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影响着他们,是他们逐渐形成理想、信念、需要、动机、兴趣、世界观等心理品质。”[5]爷爷奶奶生活在县城的边缘地带,离闹市不算远也不算近,而父母的理发店则处于一个县城的黄金地段,来来往往的客流量比较大。
(三)父母和爷爷奶奶的管理方法
“家庭教育在小学生行为习惯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对小学生而言,生活中相对多的时间是和父母共处,父母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无不在其成长过程中产生影响。”[6]通过对他的父母进行访谈中了解到,他的父母本身的文化程度就不高,初中都没有读完,通过和田文豪谈话中得知,平时他去见父母的时候,他们总是问一些成绩之类的东西,如果成绩比较理想会有现金奖励,但如果考的不理想的话就会受到惩罚。而学习成绩以外的情况,如若是生活的费用,他的父母会按月支付给他的爷爷奶奶相应的费用,其他一概不过问。爷爷奶娘经常出门,有的时候直到做饭的时间才回家。
(四)在家里所接触的小伙伴群体 小学生不良生活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9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