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大班幼儿告状行为成因及改善策略研究(3)

时间:2022-04-05 15:03来源:毕业论文
观察记录显示大班幼儿求助行为的告状高达46。15%,所以针对这一告状行为绝对不可忽轻视。通过对老师的访谈内容谈谈您应对幼儿告状行为的判断依据?

观察记录显示大班幼儿“求助”行为的告状高达46。15%,所以针对这一告状行为绝对不可忽轻视。通过对老师的访谈内容“谈谈您应对幼儿告状行为的判断依据?”和观察法可以得出,案例中的“告状”行为是“求助”类型的告状。这个案例可以发现,明显是由郝博文的攻击性引起的,也许他的行为并非是有目的,但他却伤害到了同伴,郝道广对老师的依赖程度比较高,遇到事情不会自己想办法处理,首先想到的是向老师求助。当幼儿受到同伴的侵犯,自己又没有办法解决问题,他们就会为了保护自己而潜意识的找老师帮助。在这种“告状行为”中,也反映了幼儿对成人的依赖性很强。幼儿对周围发生的事情和评价多依赖于成人的帮助,自己不会主动地去想办法解决问题。[4]

   (二)“试探”型告状,幼儿想获取关注度

    【案例二】英语老师每节课开始上课之前都会强调纪律“小脚并齐,小手放平,小嘴巴不说话”,大部分孩子都挺听话都可以做到。今天英语老师刚开始上课,高坤宇就向老师告状:“老师,范景鹏说话,还把书包里的玩具拿出来了。”老师和所有的小朋友都把目光投向了范景鹏,只见他既尴尬又害羞的低下了头。老师对范景鹏说:“快把手里的玩具放到书包里,下课再玩。不然可就不是乖宝宝了,其他小朋友也可就不再喜欢你了哦。”范景鹏乖乖的把玩具放到了书包里并且坐的非常端正。老师说“范景鹏小朋友现在表现的非常棒,我们都要向他坐的一样端正,好不好?”其他小朋友也回过头都坐的非常好,老师也继续上课。

观察记录表显示出大班幼儿“试探”行为的告状占23。08%,这一行为所占的百分比也是比较重的。通过对老师的访谈内容“您认为幼儿告状行为的原因有哪些?”和观察案例可以得出,高坤宇小朋友是了解上课的规则的,他已经具备有了一定的认知和简单的判断能力。高坤宇小朋友的“告状”是想向老师确定这样做是否正确,他想从老师那里得到这种行为的解释,假如老师对这种行为不予理睬,他很可能也这样去做。反之,老师对于他的告状做出合理解释,他很开心得到老师的认可。从中可以发现幼儿也是想得到老师和小火伴们的关注与承认,心里也是渴望得到关注,因此产生这种告状行为。[5]因为幼儿在家中是最受关注的人,一家人关注的焦点都在他身上,家里的人都是围绕他展开话题,展开活动的,到了幼儿园,班里的小朋友特别多,老师都是一视同仁,不会特别去关注某个孩子,但幼儿仍希望自己还是焦点,老师和同伴像爸爸妈妈一样都关注他,以他为中心,所以,“试探”性告状可以满足他的这一需求。

   (三)“检举”型告状,幼儿因道德感萌发文献综述

    【案例三】下午课间休息的时候老师让小朋友看动画片,看动画片之前老师会要求一些纪律“一二拍拍手,三四点点头,五六伸伸手,七八不说话,九十快坐好。”待老师要求完小朋友们都自觉的坐好安静后,开始播放动画片。刚开始看动画片王宇辉就跑过来给老师说:“郭俊涛和何昊辰不看电视,他们两个在下面偷偷打架。”老师快速走到他们两个面前叫他们的名字,他们两个才停止打架。老师问他们“小朋友们要不要做听话的好孩子,爸爸妈妈的好宝贝呢?”小朋友都说想,老师又问“那好孩子好宝贝能不能打架啊?”小朋友说不能,老师给小朋友讲“我们要和小朋友愉快的友好的相处,坚决不可以打架,不然班里的小朋友就不和你玩了。”小朋友都默默的点点头,静静的继续看电视。 大班幼儿告状行为成因及改善策略研究(3):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9201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