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数学教学中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3)

时间:2022-09-24 20:56来源:毕业论文
二、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小学生学习兴趣缺失的表现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笔者根据研究需要,结合相关文献研究成果,以及笔者教育实习期间开展的

  二、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小学生学习兴趣缺失的表现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笔者根据研究需要,结合相关文献研究成果,以及笔者教育实习期间开展的小学数学课堂观察,将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教学目标狭窄

    受应试教育观念影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一直秉承“双基”的教学目标,“双基”即使小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形成基本的数学技能。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出发,“双基”教学目标仅仅局限于小学生的认知层面,忽视了教师对“过程与方法”以及小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无疑,“双基”教学目标是偏颇的,不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良好人格的形成。笔者在教育实习的观察发现,在小学数学课堂,由于教师在教学中过度以习题训练为目标,突出了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应试功能,忽视了数学课程小学生应具有的教育功能,造成较多小学生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以至于形成数学“学困生”的问题。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QQ752018766-

2。教学内容过于追求逻辑化

从小学生发展多年的特征出发,小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度阶段,但这一阶段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这一特征要求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必须按照数学教学“数形结合”的基本思想,把抽象的数字信息符号转化为小学生可感知的直观材料,才能有利于小学生的学习。然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事实表明,很多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量采用抽象的数学推理、演绎的方式,采用“合理推理”展开教学,缺失了数学教学中的“合情推理”,脱离了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年龄特征,造成教学内容的逻辑化,小学生难以接受,学习兴趣缺失的现象出现。

3。“灌输式”教学压制小学生的主体性

    尽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变革课堂教学方式,倡导教师开展自主、互动、合作、探究的多元化教学方式。”但是,现实中的小学数学课堂,多数小学数学教师没有认真研读《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缺乏新的教学理念,教学仍停留在“满堂灌”“灌输式”的“教师中心zhuyi”模式之中,课堂时间完全被教师占有,小学生无法直接参与教学之中,思维发展成为空谈,学习兴趣被遮蔽。

数学教学中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3):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9974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