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y W.Golter(1996)则从监管成本的角度进行了阐述,认为“货币市场基金与银行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尽管两类中介都受到高度监管,但是,在银行中介上的监管成本是可变的,银行在新增单位美元存款上必须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以及存款保险费用,而投资与货币市场基金的新增单位美元可全部用于购买货币市场工具。这种投资效率加上投资者承担风险意愿的可能性增加,使得货币市场基金的增长性非常显著。”。
William Miles(2001)则从制度安排的角度做出了分析,指出货币市场基金可以作为银行存款的替代,货币市场基金可以和商业银行形成竞争。
通过这些文献,我更加了解货币市场基金的特点、优势,它们发展的现状、遇到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但综合而论,他们的结论还不够深入,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认为应该根据国外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经验,我国货币市场基金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结合我国的国情与制度,为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进行更深刻的思考。
货币基金与其他金融产品比拟,拥有高流动性、低风险性和低成本的优点,这是它们占领市场份额的竞争优势。然而在金融市场里,也有较多类似于货币市场基金的产品,如余额宝、招财宝、招商银行的朝朝盈、民生银行的如意宝和渤海银行的添金宝等,它们也占领了一部分的市场份额,这不利于货币基金的成长。那么,在当前的金融环境里,分析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前景,提高其竞争力,扩大其市场份额是十分必要的。于是,我通过这篇论文来探讨货币型基金的发展过程,包括其背景、进程、发展遇到的障碍和探析其在中国该如何发展,进而占领中国的金融市场。
本文主要分五部分阐述货币基金的发展,首先介绍货币基金的背景和进程,然后描写货币基金在中国发展的近况,探析其遇到的难题,再了解先进国家发展货币基金的历史,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吸取经验,依据我国国情,提出有利于中国货币基金发展的措施,最后探讨了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前景。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了解货币基金的背景和历程,采用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探析货币市场基金在中国的发展情况,采用经验总结法来总结国外货币基金的发展历史以及货币基金在中国的发展途径。通过多种研究方法,多方面地探究货币型基金的发展。
二、货币市场基金的背景
货币市场基金最先诞生于美国,在1971年创立。而中国第一只货币基金的正式建立是在2003年12月10日。
20年代初,美国《Q项条例》出台,美国商业银行和储蓄银行的存款利率受到限制,人们的收益下降,但是美国货币市场的准入门槛高,中小投资者无法进入货币市场。于是,他们决定将资金集合起来,由专业的人员管理并将其投资于货币市场,货币基金从此诞生。
自1971年起,货币基金在发达国家已经发展了几十年,硕果累累,形成了相当大的规模。同时货币基金的发展不断推进所在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它们金融市场的创新,在国际上闯出了响亮的名声。然而,在2003年前中国却从未出现过货币市场基金,中国市场上多为封闭式基金。在1991年,“珠信基金”和“武汉基金”创立,随后多种股票基金和债券基金活跃在中国金融市场上,可是,这时依然没有货币基金的身影。伴随中国重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程度加深,国际间的贸易增多,利率市场化程度加深,资本市场基金在金融市场上越发活跃,此时人民对货币型基金的需求增强,我国需要刻不容缓地创建货币型基金。经济蒸蒸日上,货币市场逐渐成熟,各子市场也相对完善,有了良好的经济环境和运行环境,货币型基金应运而生。 货币市场基金发展分析+发展现状及建议(3):http://www.youerw.com/jingji/lunwen_1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