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缺乏清晰的人力资源战略
国际化人才除应具备传统意义上人才的一般特征外,还应该具备广阔的国际视野,掌握与专业相关的国际化知识,拥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较深厚的文化素养跨文化的交流沟通能力,无边界管理能力和信息选择接受及加工的处理能力。目前国内对这类人才非常缺乏, 也无法吸引和培养出一批国际化的经营管理人才。当前在海外经营性分支机构中的经营管理人员主要是国内选派过去, 这些外派的经营管理人员对当地的文化缺乏深入的了解,对当地市场也不熟悉,造成经营决策可能不符实际这些海外机构也有在当地招聘员工, 但在招聘的员工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海外华人华侨, 而外籍的员工其实并不多这样, 海外的分支机构很难融入当地的文化, 在当地全面开展业务中国银行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还没有明确的人力资源战略, 难以吸引和培养一批国际化的经营管理人才, 从而无法实现人才的国际化。
2.2与国外商业银行国际化的比较分析——基于中国银行与汇丰银行的比较
2.2.1国际化发展阶段
国际化发展阶段上:中国银行自1912年2月成立后,中国银行就走上了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在国际化发展方面一直走在我国其他商业银行的前列。在经历了国内银行这个阶段之后,在1997年至2006年为止,在这一阶段, 全球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 国内有良好的政治经济环境,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密切, 对外贸易不断扩大,中国银行在海外除了开展与外汇有关的业务外, 还积极投资, 扩大业务范围, 扩张的步伐也在加快, 中国银行己经成为国际银行但是, 中国银行的主要客户还是我国的居民和广大的海外华人华侨, 东道国的居民在中国银行的客户中所占比重还是相当小。在2006年之后,中国银行国际化脚步不断迈进,从国际银行进入全功能银行过渡阶段,目前, 中国银行能向全球不同客户提供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资产管理和飞机租赁等全面的金融服务, 基本上能够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在这一阶段, 中国银行在海外的分支机构在当地积极开展业务, 努力开拓市场, 为全球客户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 中国银行正在向国际全功能银行演变。
汇丰银行的发展历程:19世纪中叶,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打开我国的市场,西方对华贸易快速扩张,引致贸易金融需求大增,汇丰银行应运而生,以贸易对金融的全部需要作为主要业务,国际化起步阶段开始。 上世纪中后期,是汇丰国际化从多国到跨国经营的关键期,重点表现为扩张亚太、北美和欧洲的国际化“三脚凳”战略的实施,在国际化“三脚凳”战略的指导下,本阶段短短的数十年间,汇丰实施了快速的海外扩张。在区位选择上,在三大区域平衡布局;在目标市场的进入模式上,新建、并购同时并行;在人才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国际事务官培养机制。在管理上,从本阶段之初的各国网点分散管理开始转向地区性的业务统一和地区总部管理。更为重要的是,汇丰开始注重在各大区域内,进行附属机构间的资源整合,从多国经营走到了跨国经营。至1998年,汇丰集团初步完成全球布局,但由于其管理模式局限于区域中心主义的理念,尽管经营规模很大,却没有形成全球经营合力。对此,汇丰对其传统做法进行修正,开始注重各个国家和地区机构之间、分支机构与总部之间的协作与整合。本阶段是汇丰国际化发展的全球化经营阶段,汇丰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进行了大肆并购和多元化扩张,取得了较好的经营成果。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诱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华尔街投行不堪重创纷纷破产、转型,而花旗银行、美国银行、RBS等国际金融巨头则在破产的边缘挣扎。汇丰虽也遭受不小冲击,但却靠稳健的国际化经营和灵活的风险防范再次渡过了危机关头,目前已经成为全球化经营阶段的国际全功能性银行。 国际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影响(5):http://www.youerw.com/jingji/lunwen_3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