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经济论文 >

后危机时代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启示(3)

时间:2021-05-27 22:37来源:毕业论文
金融内在风险的监管需求理论。该金融风险理论的研究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金融主体的有限理性和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性。Paul.Kru

金融内在风险的监管需求理论。该金融风险理论的研究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金融主体的有限理性和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性。Paul.Krugman提出了一种支付平衡表模型研究银行金融危机,用于解决信贷过程中银行风险的控制。 

2、金融监管的效应理论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公共利益论作为解释监管的标准理论受到了挑战。经济学家们开始把注意力从研究“市场失灵”转向决策的具体过程,尤其是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从“危机防范”轨道转移至“运作效率”轨道。

3、金融监管策略

在最近几十年我们所采取的以及未来一段时期我们也将采取的许多步骤都与宏观上的比较谨慎的监管密不可分。在Lucia Quaglia(2007)的分析中这些监管措施的焦点都集中在这个变化中的金融系统。随着机构的日益膨胀,市场部门中竞争的日益加剧以及资本市场重要性的激增,监管者们将会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建设市场和机构的相互关系中,更好的应对来自整体系统的风险。根据这个宏观谨慎的监管,监管者有三个基本的关注点。他们要促进在庞大机构中风险管理的实践,限制弊病的暴露,确保监管措施在整个经济的实施中没有不利的或者不合时宜的影响。

风险监管已经越来越多的成为在大小各个机构中应对风险管理的一个基础性的措施。根据 Thomas M. Hoenig(2004)的分析,在风险监管之下,监管者们将其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一些风险承担机构。对于更大的机构来说,这个必然包含一种风险承担的意识,也对其他的公司和整体的经济提出一种潜在的威胁,包括在个别市场中任何重要的风险积聚。

4、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从大萧条到1999年是一个大转折,再到2010年新的美国金融监管法案出台,这些都体现了监管规制的强化和回归。危机后的今天,需不需要进行严格的金融监管已不是争论的重点,如何科学监管、在监管的同时保证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保证不压制效率、压制金融发展或许是更需要花心思去探索的。危机发生以后,人们开始检讨是什么改变了我们的传统,银行为什么出现了大量的次级贷款、然后引发了金融危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金融监管的重要性。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莫顿(Merton)认为,金融就是人们在不确定环境中进行资源的时间配置。传统金融主要强调资金的来源到资金的运用。现在有人提出新金融的概念,新金融实际上就是在原来存款、贷款、汇款的基础上,过渡到更加依赖市场,做一些销售或者证券发行。新金融脱离了“存款”,高杠杆运作,对监管的需求增强了。

金融体系中,有的以银行业为主,有的以资本市场为主。简单讲,一种是债务融资,一种是股权融资。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以及前苏联、日本、德国主要是以债务融资为主,股权融资主要代表是美国和英国。中国的金融体系是银行主导型的,当前中国提出要加大直接融资的比例,提高直接融资在供应、分配、调节资金中的作用。在银行主导与市场主导的国家,不同资源配置方式产生的监管制度也是不同的。

但无论哪种金融结构,都需要金融监管。市场失灵是理论上需要监管的重要原因。市场失灵主要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包括逆向选择、契约不完备,还有市场配置过程当中不公正、不公平,都会带来市场低效。这时,监管者会补充或者来调整市场不足,需要“看得见的手”帮助。监管可以解决市场失灵和外部性问题以及维护金融消费者利益。当然,保护金融消费者利益,可以依靠法律,但打官司一是需要时间,二是需要花费较高成本,所以通过监管来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文献综述 后危机时代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启示(3):http://www.youerw.com/jingji/lunwen_7572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