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我国现代农机装备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家的命脉,农业机械化发展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农业机械制造业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从无到有逐步发展起来的,是从增补旧式农具和制造推广新式农具起步的。
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确立了农机产品生产大国的地位,我国以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为代表的主要农机产品的数量远远超过其他国家。来自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大中型拖拉机实现产销39。2万台(数据来源于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高于德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联合收割机年产销量达到15。8万台,产量居世界首位。
从对外贸易情况来看。2010年,全行业实现出口65。6亿美元,达到历史最好水平。目前我国农机装备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为美国、日本、德国、越南、印尼、印度、尼日利亚等。出口数量较多的产品为拖拉机、牵引车,农产品加工机械,联合收割机,运输车,收获及场上作业机械,畜产品采集、加工机械等。
根据规划,到2015年,我国农机年产值(工业总产值)将达到4000亿元以上,出口贸易额达120亿美元,占全行业销售额的20%。“十二五”期间,农机行业将力争“建成协调有效的农机工业自主创新平台,在大型农业动力和作业装备领域实现重点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重大突破,推进新产品开发。形成若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开发的新产品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
三.存在的问题
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比如菲律宾、印度、泰国、智利、巴西等国家,也在大力加快本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并积极采用拖拉机等配套农业机械与装备来进行各项农业的作业。不过从总体上来看,全球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在不同的地区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且发展也极不平衡。
虽然中国农机总量快速发展,但巨大的人口基数仍使中国农机人均保有量处于世界平均水平之下,综合机械化水平仅约48%,并呈现明显的结构性不均衡:小型机械较多而大中型机械较少、动力机械较多而配套机械较少、机耕机械化水平显著高于机播和机收、粮食作物机械化水平普遍高于经济作物、丘陵地带机械化仍处于起步阶段。同时,由于我国的农业机械工业规模普遍偏小,产品技术含量较低,新技术和新设备又难以得到很好的推广,造成了农机行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滞后。
1。 零件三维结构设计
(1)。分析夹紧轮毂的结构特点;
(2)。建立零件三维图;
(3)。零件二维图;
2。零件的加工工艺与夹具设计
(1)。毛坯材料的选择;
(2)。铸造工艺制定;
(3)。机加工工艺制定;
(4)。关键机加工艺工装夹具设计;
(5)。热处理工艺设计;
3。零件的质量检验与问题改进
(1)。检验方法的选择与确认;
(2)。对加工工艺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3)。对零件进行三维扫描色谱分析。
研究方法步骤:
3。建立零件三维图与二维图,分析结构特征;
4。根据零件的实际应用与工艺要求选取合适的毛坯材料;
5。按要求对其工艺进行详细的理论分析;
6。对精密铸造工艺进行模流仿真分析;
7。针对主要工艺设计工装夹具; 夹紧轮毂的加工工艺夹具设计开题报告(2):http://www.youerw.com/kaiti/lunwen_96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