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勘单位财务风险管理与防范
一。地勘单位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一)财务风险的基本内涵
地勘单位的财务风险,是指在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和无法控制的因素,使地勘单位财务成果与预期的经营目标发生偏差,从而使单位受到经济损失的可能性。财务活动是地勘单位生论文网产经营活动的前提,它是资金筹集。投资。营运。分配等活动的有机统一,财务风险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作为一种信号,通过它能够全面反映地勘单位的经营状况。地勘单位的财务风险包括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内部财务风险主要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因经济业务往来形成,与内部财务管理相关;外部财务风险主要因各种外部因素形成,存在于生产经营的不同阶段,包括筹(融)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等。
(二)地勘单位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事业管理体制的地勘单位,由国家财政提供经费,地勘单位负责完成地质任务,勘查成果上交国家,经费当年核销,单位只需把控好资金的使用,无须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投入过多精力。而在转为企业以后,地勘单位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除少量公益性。基础性地质工作外,其余地质工作均是企业行为,为了应对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地勘单位都积极发展了跨行业。多业务的产业,单位的经营成果受国际矿产品市场和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影响较大。地质工作因时间跨度大。工作流动性强。勘查投资数额大,投入大量的勘查资金不一定能够取得预想的勘查成果,找矿成果的转换还需要开发资金的再投入等,因此勘查投入具有高风险投资的特点,这些都给他勘单位带来更大的财务风险。因此,地勘单位需要通过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和控制措施,对经营活动中的财务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与预测,科学配置资金,良性投入,以最小的资金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收益和更好的找矿效果。
二。地勘单位主要财务风险及原因
(一)投资主体变化引起的筹资风险
地勘单位企业化经营以后,投资主体由单一的国家投入逐步向国家投入。企业自筹和市场投入多元化转变,申请国家资金勘查单位还要提供相应的配套资金,很多地勘单位由于积累有限,为了抓机遇求发展,就向银行进行贷款,或者以自有矿权或技术参股,采取了矿企联合勘查。股份制改造,甚至采用向内部职工融资等方式。从某些方面来说,从社会融资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富余资金,有利于把地勘单位所承担的探矿风险转化为由社会投资者承担,加快工作进度,吸收职工入股有利于调动单位职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但是,负债经营在为地勘单位带来大量资金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大了筹资的风险,如果筹资方式不合理,或者管控不足,很容易造成财务危机。
(二)经营环境变化导致的投资风险
地勘单位企业化以后,地质勘查工作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工作性质由国家统一出资。统一部署。统一实施,转变为包括国家公益性。地方公益性和商业性地质工作的新体制,服务对象由地质系统体内循环,向为政府乃至全社会服务转变,工作内容也开始向城市地质。农业地质。国土资源规划。地质灾害防治等多个领域延伸。但是,除了部分工勘项目以外,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地质市场尚未发育成熟,地勘单位在从事相关经营产业的过程中,对地方经济政策法规和管理方式,存在着认识。熟悉。理解的过程,要真正适应和融入地方经济还需要一个不断摸索和渗透的过程,同时由于没有形成有效的投资管理机制,导致地勘单位各项投资缺乏科学性,给资金投资和营运带来风险。
(三)勘查市场及外部环境变化引起的资金回收风险
近几年来,世界经济已进入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深度调整阶段,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前几年因矿产品需求上升引起的盲从式地质勘查投资热情逐渐消退,地质勘查及矿产品市场发生衰退,全球矿业进入了深度调整期,经济疲软致使矿业萧条,矿业产业链条最前端的地勘经济也呈现出不景气迹象,传统地勘市场和矿业经济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冲击。地质工作从发现矿点,到动用各种工程验证资源,再到找矿成果的开发利用,工作期较长,市场的疲软占用了大量的勘查资金,由于投资不能取得预期的经营成果,社会资金投资地质勘查更加理性,在投资期初就需要对资金回收风险进行评估。
(四)地勘单位内部管理不善引起的资金营运风险
一方面,地勘单位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不同程度存在着以权代法“的观念,领导说了算,对内部控制的实施持消极态度,最终致使财务监督力度削弱,形成财务管理盲区;另一方面,财务人员道德素质较低,在财务工作中因己私利违法乱纪,进而人为地引起财务风险;此外,对应收账款缺乏有效控制,为了赢得市场发展的优势,地勘单位盲目地扩大经营规模,在没有对客户资信程度进行全面了解的情况下,以自有资金垫资的形式进行经营,导致大量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形成坏账,影响了资金的流转。
三。地勘单位财务风险管理与防范的对策建议
(一)投资和资金回收风险管理
地质勘查工作和国家的产业政策,以及勘查所在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地勘单位要加强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的分析和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适时调整经营决策和财务管理策略,以防范因环境变化带来的财务风险。首先,要提高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分析市场需求。供求关系变化对勘查投入和经营的影响,主动将自己的技术。产品和服务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之中,适时调整策略,降低财务成本。其次,要关注地勘市场及相关市场格局的变化,发挥技术优势逐步向其他产业进行调整,完成自己的特色产业链,一方面向地质勘查的纵向产业延伸,扩展服务领域,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其他方面的优势,实行多元化经营。第三,地勘单位在进行多元化投资时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重视项目的可行性论证,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使资金投向合理。投资规模适度。第四,地质勘查的高风险。高投入,在投资项目论证时要切实落实谨慎性原则,负债经营的地勘单位要分析国家产业政策。投资政策。财税政策等方面的变化,控制其在投资项目。经营项目。筹措资金。经营成本等方面的影响,防范由此带来的财务风险。(二)筹资风险的管理
地勘单位要关注国家货币金融政策的变化,银行货币政策的调整都会对单位的筹资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紧缩银根使项目因缺乏资金而延缓工期,影响地勘单位预期经营目标的实现。其次,必须量力而行,严格控制负债经营规模,保持资金的良性循环,避免盲目和力不从心的举债扩张造成的筹资风险。此外,还要选择合适的筹资方式,力求风险小。效益高。成本低。结构佳和还款期限合理。地勘单位应建立战略投资研究机制,对投资项目进行详细论证。精心运作,合理利用自有资金,条件成熟时借力资本市场,利用项目多渠道进行融资,走资源。资产。资本相融合的路子,对于投机性强的投资者则应慎重对待。
(三)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
地勘单位需要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管理机制,对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进行事前识别。分析和判断,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
1。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健全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财务风险的主要表现是收不抵支,因此,地勘单位要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通过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将动态的现金流动情况全面地反映出来,并借以预测未来的现金收支状况,以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从根本上讲,地勘单位发生财务风险很多是由于举债所导致,因此,地勘单位还要建立长期财务指标预警系统,分析单位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潜力等,以随时掌握和评价地勘单位的经营情况。
2。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内部风险管理水平。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建立合理的。协调的激励约束机制,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单位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全员内部控制意识;结合实际建立收集。分析。评估。反馈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组织内部职能部门对承受风险的能力和潜在的财务风险实施有效的监控,把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坚持财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健全完善的财务核算和内部审计监督系统,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预算。投资。资金调控的控制,筑起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的第一道防线。
3。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建立科学的内部决策制度。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就是企业目标分解。实施。控制和实现的过程,地勘单位应该建立起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以财务风险控制为目的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要将各项经营活动全部纳入单位预算,使预算能够体现本单位的经营目标,还要建立预算逐级审批权限,在执行过程中,因客观原因或情况变化需要调整预算的,按程序进行逐级审批。在全面预算管理实施过程中,地勘单位要将财务风险意识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将经营者和决策层的纳入全面预算和内部控制范畴,降低因失误造成的财务决策风险。此外,还要建立预算定期反馈。分析。考核制度,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差异,深入分析原因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
4。对财务风险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对于无法避免的财务风险,地勘单位可以采取转移。分散。回避和消化等方法,把财务风险降到最低限度。风险转移机制,即通过参加社会保险。转包。转租。签订远期合同等,将部分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风险分散机制,即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投资多元化分散财务风险;风险回避机制,即综合评价各种决策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采取保守的经营策略,停止实施有风险的项目;风险消化机制,即按照稳健性原则,建立风险基金(如偿债基金。坏账准备。投资跌价准备等)和积累分配机制,及时增补自有资金,提高抵抗财务风险的能力。
四。结语
在地勘单位企业化经营的进程中,财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地勘单位必须重视财务风险的防范工作,通过对自身所面对的财务风险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强化管理。健全制度,切实消除不利因素,采取措施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和防范。
(作者单位为陕西地矿第三地质队)
浅析地勘单位财务风险管理与防范
浅析地勘单位财务风险管理与防范【3913字】:http://www.youerw.com/kuaiji/lunwen_126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