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会计论文 >

行为金融和公司财务行为关系研究+文献综述(3)

时间:2018-04-19 21:47来源:毕业论文
(3)行为金融学行为金融理论阶段 罗尔(1986)通过分析兼并收购活动,提出了狂妄自大假说.该假说认为大多数的并购活动并不会增加企业的价值。 管理 者之所


  (3)行为金融学行为金融理论阶段
  罗尔(1986)通过分析兼并收购活动,提出了狂妄自大假说.该假说认为大多数的并购活动并不会增加企业的价值。管理者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狂妄自大盲目自信,对目标价值有了错误的估计。所以经常有不理智的收购行为发生。通过搜集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基于管理者过分乐观的心态,西顿提出了“过度投资-投资不足”为模型。他的模型为信息不对称和理性代理成本这两个原因洗除了罪名,模型认为即使没有这两个原因,企业也会产生“过度投资-投资不足”的问题。
巴巴里斯和席勒(2002)对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进行了描绘,这些行为主要包括自信情结、回避损失、从众心理、后悔与谨慎等,最终导致非理性市场,股票价格不公允。斯坦认为,当证券市场非理性时,理性的决策者会因为不同的客观情况采取不同的融资手段:如果公司股价被高估,理性的决策者会充分迎合投资者的喜好,趁机发行更多的股票;反过来,如果股价被低估,企业的高管就会选择回购股票,待股价上升时再卖出。
  贝克和Wurgle(2002)基于斯坦的资本配置模型,提出了资本结构的市场时机假说。按照市场时机假说,企业的资本结构只是企业较长时间内财务决策行为累积的结构。格雷厄姆和哈文对392家美国上市公司的问卷调查表明, 问卷结果显示,有34%的企业有较严格的资本结构的区间目标,10%的企业有较严格的目标债务比率,2/3的CEO们承认“公司股票被高估和低估的程度是其融资决策中的一个重要的考虑”。对于管理者的决策选择,行为金融理论认为,决策者的小情绪可能是致命的,可能严重影响投资行为,从而降低资本配置效率,企业无法实现价值最大化。 行为金融和公司财务行为关系研究+文献综述(3):http://www.youerw.com/kuaiji/lunwen_1367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