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会计论文 >

關于养老金會计核算的思考【2397字】

时间:2023-03-14 22:53来源:毕业论文
關于养老金會计核算的思考【2397字】

本文通过借鉴国外养老金会计核算中的成熟经验,针对养老金会计中的会计核算主体。核算原则。年金计划。处理方法和信息列示和披露等方面的理论缺憾与实践不足进行了较为


本文通过借鉴国外养老金会计核算中的成熟经验,针对养老金会计中的会计核算主体。核算原则。年金计划。处理方法和信息列示和披露等方面的理论缺憾与实践不足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随着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正在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论文网要的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它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第二层次是企业年金(又称企业年金);第三层次是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2006年3月,颁发了第一部规范企业年金基金的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__企业年金基金。同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__职工薪酬也对养老金的会计处理有了新的规定。本文试图通过借鉴国外养老金会计核算中的成熟经验,对养老金会计中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养老金会计的顺利实施和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1。企业:养老金会计的核算主体

2005年颁布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要求,设立企业年金的企业及其职工作为委托人与企业年金理事会或法人受托机构(以下简称受托人),受托人与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管理机构(以下简称账户管理人)。企业年金基金托管机构(以下简称托管人)和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机构(以下简称投资管理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书面合同关系。作为企业年金委托人的企业则依照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__职工薪酬以企业为主体来规定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应当按照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和受益对象,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确认为当期费用。

而企业年金的受托人。托管人。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__企业年金基金以企业年金为会计主体,规范企业年金的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的确认和计量,以及财务报表列表等内容。

因此,严格来说与绝大多数企业相关的养老金会计应依照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__职工薪酬实施,其会计主体是企业本身。而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__企业年金基金是用来规范企业年金的受托人。托管人。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要求他们以企业年金基金作为独立的会计主体进行确认。计量和列报,要求他们应当将年金基金与其固有资产和其他资产严格区分,以确保企业年金基金的安全。这有助于提供关于企业年金财务状况。净资产变动等方面的有用信息,进而反映相关各方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2权责发生制:养老金会计的核算原则

以前对养老金的核算是收付实现制,而今年的新会计准则开始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这是由于以下两点原因:

2。1对于养老金的会计处理,国际上通常是在社会福利观“或劳动报酬观“的理念指导下进行的

社会福利观认为:职工退休后不再从事岗位性的劳动,但却领取养老金,这是对剩余价值的再分配,实质上隶属于社会福利的范畴。与此相应的养老金成本的会计核算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企业职工在职期间并不确认养老金成本,只是在实际支付养老金时列为营业外支出“或管理费用“。劳动报酬观认为:职工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是职工劳动力价值的组成部分,与职工在职时领取的工资一样属于劳动力再生产费用的一部分。这种观点主张,养老金是递延的劳动报酬,属于递延工资“的范畴。权责发生制要求,与当期收入相关的费用,不论其是否实际支付,都应在当期确认。因此,在会计核算中,按照权责发生制来确认养老金成本,能够保证在那些将来有权取得养老金的职工提供服务的期间将养老金成本(递延工资)系统的。合理的分配于各会计期间和各个成本项目。在实践中,绝大多数国家的会计理念都在由社会福利观“向劳动报酬观“进行过渡,与此相应,养老金成本的会计核算原则也由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转变,养老金会计的发展也印证了这一轨迹。

2。2在对养老金的成本确认和基金筹措之间的关系上,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也有根本不同的认识

基金筹措是一个财务程序,其目的是转移资产以实现有可动用的资金以履行将来支付养老金的义务;养老金成本的确认是确保将养老金成本系统的。合理的分配于那些将来有权取得养老金的职工提供服务的期间。可见,养老金的成本确认和基金筹措是两个独立的环节。而收付实现制却将两者合二为一,即养老金成本直接等同于拨付给托管人的现金数。相反,权责发生制将成本确认环节与基金筹措环节分开,无论当期基金的拨付数是多少,都采用某种可接受的精算方法来计算当期的养老金成本。另外,由于企业的拨付数往往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所得税。企业的现金流量及是否有其他的投资机会,这时,某一会计期间的养老金成本不一定等于该期间企业拨付给养老基金的金额,使用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当期养老金成本有利于排除这些干扰因素。

无论从何种角度看,与收付实现制相比,权责发生制确认原则可以提供更为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3企业年金计划:既定缴存或既定受益

企业年金计划分为既定缴存计划和既定收益计划。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87号__雇主对养老金的会计处理对两种养老金计划都作了详尽的阐述,其主要观点是:

3。1既定缴存计划(DefinedContributionPlan)

既定缴存计划为每个计划参与者提供一个个人账户,并按照既定的公式决定参与者的缴存金额,并不规定其将收到的福利的金额;将来在其有资格领取养老金时,参与者所收到的养老金福利仅仅取决于向该个人账户的缴存金额。用该缴存投资赚得的收益以及可被分摊至该个人账户的对其他参与者福利的罚没款项。这样基金的主办者(企业)承担了按预先的协议向职工个人账户缴费的责任。当职工离开企业时,其个人账户的资金可以随之转移,进入其他企业的企业年金账户,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职工更换工作的成本,促进了人力资源的流动。企业仅承担按期向账户缴费的义务,不承担职工退休后向职工支付养老金的义务,也不承担与企业年金基金有关的风险(如通货膨胀。生活费用水平的提高。死亡年龄的推迟及投资风险等),这些风险将由企业年金基金的托管机构或基金参与者自行承担。因此,企业向基金管理者缴存的资产不再确认为企业的资产,企业当期应予确认的养老金成本是企业当期应支付的企业年金缴存金,确认的养老金负债是按照基金规定,当期及以前各期累计的应缴未缴企业年金缴存金。

[1][2]下一页

關于养老金會计核算的思考【2397字】:http://www.youerw.com/kuaiji/lunwen_14865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