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会计论文 >

研究开发支出會计处理對企业绩效的影响【7157字】

时间:2023-03-24 13:05来源:毕业论文
研究开发支出會计处理對企业绩效的影响【7157字】

研究开发支出会计处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一。引言

研发开发会计处理主要有三种方式:有条件资本化。费用化与资本化。西方学者认


研究开发支出会计处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一。引言

研发开发会计处理主要有三种方式:有条件资本化。费用化与资本化。西方学者认为,研究开发会计处理方式会对企业业绩产生影响。其中:资本化会计处理能够给企业形成不断增长的潜力,对企业业绩具有正的影响;费用化会计处理在短期内会给管理论文网当局业绩压力,并有可能使管理者为避免因研发投资导致当期出现亏损而减少研发活动;而有条件资本化只将符合条件的开发支出资本化,既降低了管理当局的业绩压力,有利于经营业绩的增长,并能向外界传递企业研发活动成功可能性等有价值的信息。然而,由于这三种方式均存在明显的利弊,西方学者对研发会计处理方式是否能够提高企业绩效,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提高企业绩效,哪种会计处理方式更能够提高企业绩效等问题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而由于数据的缺乏,学者对研发开发支出会计处理方式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相关实证研究很少。2006年为了激励企业加大研究开发投入,实行新的无形资产会计准则,改变原来研究开发支出全部费用化的会计处理方式,允许企业将开发阶段的部分研究开发费用资本化,并对企业研发信息的披露提出了要求。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尤其是不断规范的企业研发信息披露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数据上的支持。因此,本文拟采用2009年至2012年A股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数据,实证分析费用化。资本化和有条件资本化这三种会计处理方式与企业业绩的关系,以为会计准则部门和监管部门制定合理的研发会计处理方式提供经验证据。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关于研发支出会计处理方式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早在1988年,Nix和Peters对200名研发投入(R D)主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将近70百分号的主管认为,研发支出会计处理对公司的研究开发投入有很大影响,其中研究开发投入费用化的会计处理对企业研究开发活动的开展具有消极影响,可能使企业减少研发投入活动。随后,Lev和Sougiannis(1996)以经常进行研发活动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首次实证研究了有条件资本化和全部费用化这两种研发支出会计处理方式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研发支出的部分资本化会计处理方法与企业当期及滞后期间的绩效均呈显著正相关,且研发支出越多,企业的经营绩效越好。RabahAmir(2000)研究发现,对无形资产投资予以资本化会提高企业账面值与企业内在价值的一致性。JenniferFrancisetal。(2000)以英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调整后的企业价值与研发投入的关系,发现调整后的企业价值和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呈正相关关系。BaruchLev(2001)以韩国公司为样本,研究研发支出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每单位R D投资可以带来约25百分号的公司的成长价值,研发支出对企业绩效有2―4年的连续正面影响,而且,采用研发支出有条件资本化方法的公司的业绩要好于全部费用化处理的公司。NigelFinch(2006)认为,在美国,1970年以后报告亏损的公司比例不断增加的原因之一是由于美国会计准则规定研发支出要全部费用化处理。他认为全部费用化导致了一些本来盈利的公司出现亏损。Han和Manry(2004)研究发现,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程度比研发支出费用化金额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更强,从而他们支持研发支出有条件资本化的处理方法。Lev,Nissim和Thomas(2005)分行业对研发支出有条件资本化处理方法是否能增加企业绩效及增加程度进行了研究,发现有条件资本化的会计处理方法能增加企业价值和盈余信息的相关性。Anne(2005)则研究发现,采用资本化会计处理的企业比采用费用化会计处理的企业具有更低的研发支出,对于研发支出同时资本化和费用化时,费用化部分与未来业绩有更强的负相关性。

(二)国内文献随着企业研发信息披露的不断完善,学者也开始关注研发支出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结论基本一致,认为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但对于研发支出会计处理方式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较少,且由于数据收集的困难,已有研究多为规范分析。如曾爱民(2006)研究认为,R D支出有条件资本化可以更真实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避免管理者的一些短期行为。龙淑华(2008)。梁来歆(2009)也认为,有条件资本化可以使企业享受到更多的税收优惠,增强企业外部融资能力,提高企业研究开发的积极性。金颖(2011)则对比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实施前后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强度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后发现,企业会计准则的变化对研发投入强度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影响不大。

三。研究设计

(一)理论分析对于研究开发会计处理,国内外主要有三种方式,即全部费用化。全部资本化和有条件资本化。(1)全部费用化。是指将企业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全部计入当期损益,完全不确认为无形资产。这种会计处理方式主要是考虑到研究开发支出不符合资产确认中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的特点,而研究开发活动最终能否成功很难预测,其未来的经济利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美国和2001年之前的中国均采用这种会计处理方式。全部费用化的优势有:核算简单,只影响本期的利润和亏损,以后各期无需进行调整,后续阶段的业务和损益核算简单;从规避风险的角度考虑,费用化处理更符合会计的稳健性原则;可以消除管理层在选择资本化时需要确定无形资产摊销期限进行利润操纵的可能。不足之处是:全部费用化不符合一致性原则;费用化不符合真实性原则。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时减少当期利润,可能使企业由盈利转为亏损;而研发成功时,又可能虚增企业利润;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不符合配比原则。研究开发支出所带来的未来收益超过了一个会计期间,但若因为收益不确定就将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是不合理的;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不利于促进技术进步。由于研发支出费用化导致企业当期利润的直接下降。公司高管可能会过量的削减研究开发支出或者进行盈余管理,以确保短期利益,这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2)全部资本化。这种方法与全部费用化正好相反,研究开发支出在发生时就归集起来,完全确认为无形资产,直到等到项目成功并取得收益时才将开发成本摊销。这种方法假定,研究开发支出在未来几年能产生持续性的影响,预计部分项目可以成功产生收益。全部资本化的优势在于,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企业的短期行为。不足之处是不符合稳健性原则。因为研究开发项目是否能成功,是否能为企业未来带来经济流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将研究开发支出全部资本化可能会虚增资产和利润,从而导致更大的风险。(3)有条件的资本化。这种方法将满足条件的研究开发支出确认为无形资产,是间于全部费用化和全部资本化的一种方法。目前,国际会计准则及中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典。丹麦等多个国家实行这种会计处理方式。2006年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对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会计处理思路,规定研究阶段的支出规定在发生当期计入当期损益。而在开发阶段的支出,如果同时满足五项条件,可以作为无形资产予以资本化。从理论上来说,有条件资本化的做法比全部费用化的方式更科学,符合科技发展的趋势,也符合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需求。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全部费用化的弊端,尤其是对于研发投资逐年增加的企业,资本化可以使收入和成本更配比,从而更好的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而且,有条件资本化要求企业在报表附注中对不同类型研发活动投资予以区分并详细披露研发投入数据,可以让投资者更好的评价投资项目的价值,从而做出更合理公正的投资决策(Lev Zarowin,1999)。但这种方法在实务操作中非常困难,因为从一开始就需要企业估计研发项目的未来经济利益流入,主观性较大。(二)研究假设已有国内外文献显示,研究开发会计处理影响到企业绩效,且不同的会计处理方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不同。多数学者认为资本化的会计处理能够给企业形成不断增长的潜力,对企业业绩具有正的影响,资本化会计处理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要强于费用化会计处理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另外,研究开发活动具有高风险。成功不确定。时间长。收益滞后的特性。一般来说,研发项目的时间超过1年,项目产生的收益往往要1年以后甚至更长的时间之后才会产生。实证研究也证实,研发投入的产出效果具有滞后性(何玮,2003;梁莱歆等,2005)。这样,如果对研发采用费用化的会计处理方式,在研发活动投资的当期,巨额的管理费用会严重影响当期的利润。而如果采用资本化的会计处理方式,则不会影响当期利润。当然,随着研发活动的逐步推进,项目成功并应用到业务流程,研发的好处比如使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或产品质量提高导致产品价格上升等等将逐渐反映到企业的经营成果中来,从而大幅提高企业的绩效。据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费用化会计处理与当期企业绩效负相关,而资本化会计处理与当期企业绩效正相关,有条件资本化与当期企业绩效可能正相关,也可能负相关

假设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化会计处理。费用化会计处理。有条件资本化会计处理与企业未来绩效均正相关,但费用化会计处理与企业未来绩效的相关程度低于资本化会计处理与企业未来绩效的相关程度

(三)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本文的样本全部通过手工收集,模型中研究开发支出数据来自2007年至2012年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相关认证的上市公司的年度财务报告。研究开发支出主要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开发支出“。现金流量表附注中的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流量“和管理费用的明细中反映。由于企业会计准则未对规定企业披露研究开发支出提出强制性要求,在实际中,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中披露研究开发支出的名称五花八门,如:研发费。研究开发费。技术研究费。技术开发费。科研费。咨询及技术开发费等等,在本文中均视作为研究开发支出。模型的其他数据来自CSMAR数据库。本文对样本公司执行了如下筛选程序:(1)剔除ST上市公司;(2)剔除数据缺失的公司;(3)剔除金融保险行业的公司。最终共获得3022个研究样本(见表2)。本文数据处理软件是StatalO。0。

(四)变量定义和模型建立本文选取如下变量:(1)因变量的衡量。研发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标很多,本文选取了总资产收益率(ROA)来反映企业绩效。这是因为这个指标比较全面。国内外学者多采用这个指标来衡量企业绩效。(2)解释变量的衡量。本文的主要解释变量有:研发投入总额(RDI);研发支出资本化部分(ARD);研发支出费用化部分(ERD)。分别代表有条件资本化。资本化和费用化这三种研发会计处理方式。这三个指标均以研发密度的方式来表示。研发密度=研发支出/营业收入。该指标属于相对指标,可比性比较强。(3)控制变量的选取。企业绩效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本文借鉴辛云峰(2012)。金颖(2011)的做法,选取了公司规模(SIZE)。资产负债率(LEV)。所得税水平(TAX)。企业的成长能力(GROWTH)等可能影响企业绩效的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公司规模。一般来说,大型企业拥有的资源多,承受研发失败风险的能力强,研发能力比中小企业更强。大量的实证研究也证实,公司规模会影响企业绩效(刘运国等,2007;魏锋等,2008)。本文以年末总资产的自然对数来表示公司规模,并假设公司规模与企业绩效正相关。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是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一个重要变量。一方面,由于研发活动的高风险性使其很难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因此,研发活动的资金大多来源于企业的自有资金,这样高的资产负债率会抑制企业的研发活动。另一方面,资产负债率代表了企业的资本结构,合理的资本结构可以降低融资风险和融资成本,而不合理的资本结构会降低企业业绩。所得税水平。企业的所得税水平直接影响企业利润的高低。为激励企业提高研发投入,国家一般都会制定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对高新技术企业有15百分号的优惠税率,新成立的高新技术企业享受所得税豁免及三减半征收等等税收优惠政策。研究变量的定义如表(1)所示。

针对研究假设,本文构建如下两个模型,其中模型(1)用来检验有条件资本化会计处理方式对企业当期和未来绩效的影响。模型(2)用来检验费用化会计处理方式和资本化会计处理方式对企业当期和未来绩效的影响。

ROAt+i=?琢+?茁1RDIt+?茁2LNSIZEt+i+?茁3LEVt+i+?茁4TAXt+i+?着t+i…(1)

ROAt+i=?琢+?茁1ARDt+?茁2ERDt+i+?茁3LNSIZEt+i+?茁4LEVt+i+?茁5TAXt+i+?着t+i

…(2)

式中,ROA代表企业绩效。RDI代表研发投入总额,ARD代表研发支出投入总额中资本化部分。ERD代表研发投入总额中费用化部分,LNSIZE代表公司规模,对总资产取对数,LEV代表资产负债率,TAX代表所得税水平。i=0,1,2,t表示当期,t+1表示后1期,t+2表示后2期。由于2013。2014年企业绩效的数据尚未公布,本文在分析研发投入与当期绩效的相关关系时,研发支出的数据选取了2007年至2012年的数据,而在分析研发投入与后期绩效的相关关系,研发支出的数据只选取了2007-2010年的数据。

四。实证检验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表(2)是按年份划分的披露研究开发支出的公司数和研究开发支出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可以看出,首先,披露研究开发支出信息的公司数量是逐年增加的。2007年,披露研发支出信息的公司数为229家,2012年则增加到640家。当然,这一方面与研究开发信息披露规则的完善有关,另一方面与A股上市公司不断扩大的规模数有关,尤其是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的推出,大大增加了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其次,上市公司研发密度也是逐年上升的。2007年上市公司研发投入总额占到营业收入的比重为3。26百分号,2012年上升到4。53百分号。相比而言,除了2007年,其他各年度研发支出中资本化部分的研发密度均大大低于费用化部分的研发密度,说明在实际中,真正能够符合条件资本化为无形资产的研发支出还是比较少的。(二)相关性分析表(3)是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研发支出投入总额(RDI)和当期总资产收益率(ROA0)显著负相关,与后1期总资产收益率(ROA1)显著负相关,与后2期总资产收益率(ROA2)显著正相关。研发支出费用化部分(ERD)与当期总资产收益率(ROA0)显著负相关,与后1期总资产收益率(ROA1)负相关,但不显著,与后2期总资产收益率(ROA2)显著正相关。研发支出资本化部分(ARD)与当期总资产收益率(ROA0)显著负相关,与后1期总资产收益率(ROA1)正相关,但不显著,与后2期总资产收益率(ROA2)显著正相关。说明研发投入的产出效果具有滞后性,滞后期至少为1年。公司规模(LNSIZE)与研发投入总额(RDI)。研发支出费用化部分(ERD)。研发支出资本化部分(ARD)相关性均不大。说明研发投入的多少与公司规模关系不大。资产负债率(LEV)与公司业绩。研发支出。公司规模均负相关,但均不显著。所得税水平(TAX)与研发投入总额(RDI)。研发支出费用化部分(ERD)。研发支出资本化部分(ARD)均显著负相关,且与研发支出费用化部分(ERD)的相关系数远大于与研发支出资本化部分(ARD)的相关系数,说明所得税水平确实影响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性,且对费用化会计处理的影响程度高于资本化会计处理。

(三)回归分析模型1和模型2的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见表(4)。表的上半部分是模型1的回归结果,反映的是研究开发有条件资本化会计处理方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当期研发投入总额(RDI)与企业当期绩效负相关且在10百分号的水平下显著,第2年与企业绩效仍负相关,但负相关程度降低,与第3年的绩效正相关且在5百分号的水平下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当前采取的研发支出有条件资本化的会计处理方式确实能够提高企业未来业绩。表的下半部分是模型2的回归结果,反映的是研发开发支出中资本化部分和费用化部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研发支出费用化部分与当期及后1期企业业绩显著负相关,但与后2期企业业绩显著正相关。说明研发支出费用化会计处理对当期企业的业绩的负面影响较大,但过2期后,这种负面影响消失,转化为正面影响。同样,研发支出资本化部分与当期企业绩效显著负相关,但与后1期。后2期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说明研发支出资本化会计处理对当期绩效的负面影响经过1期后即转化为正面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化会计处理对企业绩效的提升速度快于费用化会计处理对企业绩效的提升速度。与假设2基本相符。回归结果与假设1不相符,原因可能在于不管采用何种会计处理方式,研发支出对企业绩效均存在滞后效应,所以即使是资本化处理,仍然会影响到企业当期绩效。此外,其他的控制变量与企业绩效的回归分析结果基本上与表3的相关系数分析的结果一致。

(四)稳健性检验为进一步检验结果的可靠性,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对模型(1)(2)的检验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测试,总体上不改变本文的主要结论,由于篇幅有限,检验的结果在此不再展示。一是采用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指标分别替换衡量企业绩效的总资产收益率指标,这两个指标也是学者们常用的衡量企业绩效的指标。替换后的模型的研究结论基本不变。二是采用研发投入数与资产总额的比值替换衡量研发投入的研发密度指标。以往也有较多文献采用这个指标来衡量企业进行研发投入的程度。替换后的模型的研究结论仍基本不变。

五。结论

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为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性,世界多数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激励企业研发投入的政策,研发支出会计处理方式作为配套的辅助政策,其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作用到底如何,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本文采用证券市场2007-2012年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数据,对研发支出会计处理方式:有条件资本化。资本化和费用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不管是研发投入总额,还是其中的资本化部分和费用化部分,均与当期企业绩效显著负相关,但资本化部分与当期企业绩效的负相关系数要小于费用化部分与当期企业绩效的负相关系数。从滞后1期考察,研发投入总额与费用化部分与滞后1期企业绩效负相关,但不显著,而资本化部分与滞后1期企业绩效正相关。从滞后2期来考察,研发投入总额。资本化部分和费用化部分均与滞后2期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且资本化部分与企业绩效的相关系数大于费用化部分与企业绩效的相关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当期研发投入会降低当期企业业绩,但会提高企业未来的业绩,且研发支出资本化会计处理对企业未来业绩的影响程度要高于费用化会计处理方式。本文的研究为各种研发支出会计处理方式的经济后果提供了经验证据。研究结论可为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和监管机构完善研究开发支出会计处理方法和信息披露提供证据参考。也可为投资者提供一个解读上市公司研究开发支出信息的思路和方法,以便作出更为科学。合理的决策。

星号本文受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一五“规划项目(项目编号:09B21)资助

研究开发支出会计处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研究开发支出會计处理對企业绩效的影响【7157字】:http://www.youerw.com/kuaiji/lunwen_15214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