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在2008年以后,世界进入了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股市也由6000多点跌至现在的2200点左右,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股票市场的不断扩大规范,股价信息含量是否有所提高?同时,Mock等(2000)的研究是在不同国家层面上展开,同一市场下不同上市公司间的股价信息含量又是否存在差异?差异的原因又有哪些?对此我国学者的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市场化进程等宏观制度层面,微观因素方面,更多的围绕知情的市场参与者展开,较少关注公司治理层面的因素,尤其是在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对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方面。
财政部协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个部门先于2008 年6 月28发布了《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该规范于2009年7月1日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最先施行,同时也鼓励没有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执行。此《 规范 》的发布,是建设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取得重大突破的标志。此后于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协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等五部委再次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与2008年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标志着基本建成了与我国企业实际情况相适应的、与国际先进经验相融合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故随着我国法律和制度的规范化与健全化,投资者愈加谨慎的投资,企业在应对时,是否会更加注重提升自身价值,尤其是从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角度出发,更加优质高效的内部控制是否能显著提升我国上市公司股价信息含量,从而使整个证券市场的运行更加有效。
1.1.2 研究意义
本文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旨在丰富内部控制有效性与股价信息含量相关研究。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信息进入股价的路径,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现状选择了合适的股价信息含量测度模型。其次,从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微观视角分析对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主要从股权结构、盈余质量和会计信息透明度三个方面分析,为以后的实证分析奠定了研究基础。后半部分采用以实证为主的研究方法,但在这些实证章节中仍注重了规范和实证的结合。最后,本文又以规范研究的方法提出一些旨在增加我国上市公司股价信息含量,提高市场效率的建议。
1.2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1.2.1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前半部分从理论上分析了信息进入股价的路径,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现状选择了合适的股价信息含量测度模型,继而从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微观视角分析对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为以后的实证分析奠定了研究基础。后半部分采用以实证为主的研究方法,但在这些实证章节中仍注重了规范和实证的结合。最后,本文又以规范研究的方法提出一些旨在增加我国上市公司股价信息含量,提高市场效率的建议。
1.2.2 结构安排
本文共分为六章,各章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是选题背景意义和研究方法与全文结构;
第二章是股价信息含量的文献综述。沿着股价与信息间的关系这一主线,按照理论发展脉络对国内外股价信息含量的现有研究进行梳理,从测度、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三方面展开,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回顾确定本文的研究路线以及创新点;
第三章是股价信息含量、内部控制有效性定义和测度方法。在明确股价信息含量概念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内部控制有效性对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机制;
第四章是上市公司股价信息含量的测度,通过对已有文献中出现的股价信息含量测度指标进行梳理,结合我国股市现状分析指标适用性,最终选择R2对股价信息含量予以度量,在改进了Roll(1988)的模型后,利用我国2009年到201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计算股价信息含量,从发展时间和行业空间两个维度进行描述分析;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与股价信息含量相关性研究(3):http://www.youerw.com/kuaiji/lunwen_72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