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致 谢 16
参考文献 17
所得税会计与所得税纳税调整事项研究
0引言
企业所得税由于其税制的弹性比较大、收入比较多、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大等特点被称为税收中的主体大税。由于改革开放的国家政策在1978年得以实施,使得经济得以发展,外资得以被吸引,而这些变化使得内外不同税制应运产生。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我国内部市场已经满足不了国民的需求。内外不同税制已经不在适应我国的国情论文网,它的弊端也不断显露出来。于是我国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该准则自实施以来已经有八年。由于充分学习国际准则,所以在该准则中所得税会计处理理念、差异、会计处理和列报方面和原来的相比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在该准则中要求单位必须按规定运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来处理企业的所得税费用,并且要合理确定与之相关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这样的变化正好可以弥补以前的内外资两套税制并存带来的缺陷。也因为使用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代替以前的应付税款法使得企业所得税在核算方面得到了极大完善,同时也使得我国对所得税会计的处理逐渐向国际靠拢,最终实现国内外会计发展的趋同。
1 所得税会计的产生及定义
1。1 所得税会计的产生
所得税是指国家针对在一定时期内取得的各种收入且达到征税起点的个人或者单位征收的一种税收。目前我国新准则要求所有单位必须运用唯一的方法即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来核算本单位的所得税费用。它要求单位立足财务报表,分析资产、负债在报表上遵循会计准则计算的账面价值与遵循税法要求核算出的计税基础间的差额,根据差额的性质计入应纳税或者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同时核算出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和资产,然后计算出当期的所得税费用[1]。因为在企业中,往往遵循权责发生制和会计准则来确定公司当期应当缴纳的所得税费用,因此现在把所得税作为企业当期费用扣除的观点被广泛认同,并且这种费用观逐步成为国际会计的一种惯例。文献综述
所得税会计的出现主要由于企业的财务会计和税法遵循的准则,服务的对象不同。企业的财务部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金额时应该遵循企业的会计准则,而税务机关必须严格遵循税法要求来核算单位或者个人的应纳税所得额,所以两者之间计算出的应纳税的税基也不同。因此企业在日常核算所得税时,如果要计算出更加准确的应税收益,须根据所得税要求对原先实现的会计利润做出调整。
1。2所得税会计的定义
所得税会计就是用来研究分析企业在报表上列示的资产和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核算出来的账面价值和按照我国税法规定核算出的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新准则要求对于两者的差额按照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来分别划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且合理确认相对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2]。
所得税会计的基本结构有:所得税的征收对象、理论基础、标准、核算对象以及目的。具体如下:所得税征收对象是单位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实现的收益,理论基础是会计理论,标准是国家的所得税法,核算对象是企业当期未扣除所得税之前的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的差额,目的是纳税和会计之间保持平衡。它们之间互相存在某种逻辑平衡关系,互相制约。
2 所得税会计的发展
所得税会计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具体来说包括国际的发展及国内的发展。下面将具体研究这两个方面的发展: 所得税会计与所得税纳税调整事项研究(2):http://www.youerw.com/kuaiji/lunwen_96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