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下的周口民俗资源保护(2)
时间:2018-03-06 13:08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周口地处河南东南部,是重要的豫东区域性中心城市。属于黄淮平原,有沙颍河、涡河、西肥河、汝河四大扇形水系,土壤肥沃,四季分明,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孕育了周口古老的农耕文化。因此周口民俗与农耕生活和传统节气密不可分。比如立春当天组织迎春队伍打春牛以策励农耕;二月二吃龙鳞(春饼)、龙须(面条)、龙子(米饭)、龙眼(馄饨)来祭龙神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新麦入仓后要在优尔月初一这一天用新麦面蒸馒头、包饺子供在庭院里,焚香祭天,以答谢神灵的恩赐。包括八月十五赏月祭月庆丰收,腊月初八喝腊八粥,冬至吃饺子都体现了对传统节气的重视和崇拜。周口民众有农业保护神神农信仰,有畜牧保护神神牛信仰,有地方保护神土地公信仰,有崇拜生殖的女娲信仰,这些民间信俗都是农耕文化的产物。 河南省是中国的产量大省,被誉为“中国人的粮仓”和“中国人的厨房”,而周口是河南省的产粮大市,周口的农业发展在增加粮食储量,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保护农耕文化下的周口民俗资源有着不容小觑的重要性。 (一)历史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过去时代流传下来的宝贵财富,无论哪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其产生的特殊历史环境。我们可以从中活态地了解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组织结构,人们的生活习俗、伦理禁忌等。就拿周口地区的舞狮来说:狮子是佛教中文殊菩萨的坐骑,因而从西域传入后作为一种瑞兽历来受到中原人的追捧,周口人为追求生活平安祥宁,不满足于门墩、年画、石栏印章上静止的狮子,沈丘人配合节气变更与农事生活创制了槐店窦氏武狮子舞和回族文狮子舞,祈求新年丰收、国泰民安;陈州狮子舞兴起于南北朝时期,盛唐时趋向繁荣,它的发展过程与唐人杜牧《江南春》中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相互印证,南朝统治者兴建寺庙、大兴佛教,北魏孝文帝振兴佛教,唐玄奘天竺取经,武则天即位后推崇佛教的历史从陈州狮子舞可以略见一斑;相传抗战时我武工队中会舞狮子的队员借舞狮杀死日本军队驻淮阳的中队长小野,且不论传闻真假,这传闻的存在和流传本身就把周口民众众志成城、抗击敌寇的拳拳爱国之心表现的淋漓尽致。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流变性的基本特征,以其活态的、朴素的、民间的形式存在,可以从不同程度上修补官方正史典籍的错误、疏漏,有利于人们更真实、更透彻地去认识和了解已经逝去的历史文化。跑旱船和踩高跷都是周口重要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旱船表演中,“艄公”与乘船者默契配合,船儿随着“波浪”上下颠簸,生动再现了渔家划船捕鱼辛勤劳作的的景象,这也是春秋末年刘楚两度灭陈,陈国成为北方重镇后生活方式受南方人影响的见证;古文献有关于《山海经》中“长股国”的注释: “长脚人常负长臂人入海中捕鱼也”,由此可见高跷表演也与渔民生活密不可分,而周口正是因明永乐年间有一周姓船户在沙河摆渡而得名周家渡口,通过跑旱船和踩高跷,我们可以想象在历史上作为京杭大运河通济渠区段组成部分的周口舟车辐辏、商贾云集、店铺林立的繁荣景象,也更能理解周口“小武汉”的别称。 (二)精神价值 虽然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不具有其产生之初的地位与功能,但它们作为民族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历史见证,作为民族精神情感的活态遗存,其意义和价值将随着社会的演变越来越重要。精神是无形的,但它对于个人而言是心灵世界的反映,是独特人格的表现;对于民族而言,是民族生存的基石,是民族特性的标志。淮阳每年都在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期间举办规模宏大的太昊陵庙会,赶会的有西华、项城、太康等周边县的,也有河北、安徽、湖北、山东等相邻省市的,还有来自国外的华人华侨。太昊陵显仁店东北角的的青石台基上有一个被游人香客称为“子孙窑”的圆形石窟,到这里的游人尤其是女性都要用手摸一下窑门以祈求人丁兴旺,多子多福。在太昊陵的女娲宫和西华的女娲宫都有泥娃娃(今为塑料娃娃),求子者用红线拴着娃娃的脖子,赶紧取个“留住”、“拴起”之类的名字,一路祈祷着带回家藏在床底下,意思是得到了娃娃,第二年就能生育,这一民俗被称为“拴娃娃”。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更相信唯物主义和无神论,但这并不能否定这些看似没有科学依据的民俗存在的意义。科学追求“真”,而人文追求“善”和“美”,每个个体的人都生活在科学的理性和人文的感性之中,只有两者达到一定平衡,人才能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太昊陵庙会的生殖崇拜恰恰是给现实中的人们一个美好的心愿和精神的寄托。 (责任编辑:qin) |